-
公开(公告)号:CN111228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00351.5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环流浆态床反应结晶器,包括上升管、脱气区和降液管,上升管下端连通有进气管、进液管和固体加料管,上升管上端与脱气区下端连通,且脱气区顶部开口,降液管上端与脱气区侧壁固定为一体且降液管与脱气区内部连通,降液管下端设有至少一个水力旋流器,且降液管与水力旋流器连通,水力旋流器上端设有溢流口、下端设有底流口和阀门,阀门用于控制底流口的流量,溢流口与上升管连通,含有小颗粒结晶产物的结晶母液能够通过溢流口进入到上升管内,该外环流浆态床反应结晶器同时实现反应、结晶与分离,成本低,实现生产连续化,且适应不同的晶体粒径分布范围和处理量,有效分离结晶产物,实现晶体粒度分布和形貌的精确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7321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240235.7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环流反应结晶器,主要包括由外到内安装的反应器外筒和导流筒,它们将反应器分隔成内外两层,可分别作为上升区和降液区,上升区底部设有用于进料的气液集成分布器,降液区底部设有用于分离结晶产物的水力旋流器,含有小颗粒结晶产物且相对清洁的液体从水力旋流器溢流口排出并留在反应器中继续反应结晶,达到一定粒度的结晶产物从底流口排出并收集在反应器下方的储罐中。本发明集混合、传质、反应、结晶和分离于一体,反应器中的定向循环使反应物料混合均匀,有利于传质、反应和结晶,又给水力旋流器提供固液分离的动力,实现了结晶产物的自动、连续分离。此外,通过控制反应结晶条件,可以精确控制晶体的粒度和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09225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40198.5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4C5/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体开缝结构的水力旋流器,其包含进料管、圆柱段、圆锥段、套管、溢流管、底流管。其中,在圆锥段壁的中下位置开有缝隙,缝隙以圆锥中轴线为中心线圆周均匀分布,圆锥段底部密封,分离的重相通过缝隙切向由圆锥段滑入套管,再经由底流管排出。由于锥体切向开缝结构的存在,本发明与同尺寸的常规水力旋流器相比,在基本保持常规旋流器较高的分离效率的同时还大大减小了压降,可将其用于对能耗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浆态床反应器内部的过程强化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28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103152.2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出口结构的水力旋流器,其包含进料管、圆柱段、圆锥段、底流管、溢流管、套管和实心柱体。其中,溢流管下端内部通过薄片固定有套管,同时该水力旋流器采用短锥、大直径底流口设计,并在底流管中心插入实心圆柱,使得环隙底流口与同锥角常规水力旋流器的底流口面积相同。本发明与常规水力旋流器相比,减小了圆锥段的长度,节约了水力旋流器的占用空间,并且,在不减小分离效率的情况下,水力旋流器溢流管下端的薄片套管和大直径底流口设计,使得其压降大幅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3260.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利用固体催化剂的搅拌反应器,涉及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壳体、搅拌桨、水力旋流器和液相出口通道;所述水力旋流器安装于反应器壳体内侧,所述液相出口通道包括互相连接设置的连接环和液相引出管,所述连接环内部中空且与水力旋流器连通;在工作时,搅拌桨在搅拌下激发的物料动能为水力旋流器提供分离动力,分离后的液体进入连接环,通过液相引出管排出反应器外,分离后的固体催化剂截流在反应器内部。能够实现固体催化剂与液体的连续、自动分离,并使固体催化剂颗粒长时间截留在反应器中进行固体催化反应,实现节能减排和增加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20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59960.5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广西田东锦鑫化工有限公司 , 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颗粒精准分级的流化筛分装置及方法。将液体容器与滚筒筛配合使用,可通过滚筒筛的转动为液体容器内液相导电介质提供适宜的流体力学环境,使待分级浆料中的团聚颗粒先被流化,实现颗粒之间的初步分散、分离,然后再利用滚筒筛筛网的精准截留功能进行颗粒筛分,解决了现有颗粒分级设备存在的因夹带或聚团导致的分级准确度差、精度低和效率低的问题,可实现微米级颗粒精准分级,进而获得具有窄粒径且单峰分布的粉体。由于颗粒进行了预分散处理,再配合滚筒筛内外浆液对筛网的冲刷,有效避免了颗粒在筛网表面堆积、堵塞,也避免了团聚大颗粒对筛网的磨损,有利于延长滚筒筛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2207.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流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旋流器,至少包括自外至内同轴设置的一圆柱外筒、一圆柱内筒、一溢流管和一圆锥筒;圆柱内筒底端与圆柱外筒底端之间封闭连接,圆柱内筒下端接有倒置的圆锥筒,溢流管设置于圆柱内筒的内部且伸出圆柱内筒和圆柱外筒顶部,圆柱外筒和溢流管外壁之间通过锥形密封筒连接,圆柱外筒与圆柱内筒之间形成第一环隙空间,圆柱内筒和溢流管之间形成第二环隙空间,第一环隙空间和第二环隙空间之间保持连通。该水力旋流器解决了现有水力旋流器存在的停留时间短和分离效率低等问题,改善水力旋流器中常见的“溢流跑粗”现象,提高分离效率,降低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10542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030494.3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反应结晶器出料浆液中小晶体颗粒返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反应结晶器的出料浆液首先进入浆液储罐,之后被文丘里管吸出和来自清液循环泵的清液混合、稀释;(2)稀释后的浆液进入水力旋流器进行大小晶体颗粒的连续分离,大颗粒和少部分清液作为底流采出进入产品储罐,小颗粒和大部分清液作为顶流排出进入沉降回流槽;(3)在沉降回流槽内,小晶体颗粒沉降下来并回流到反应结晶器内继续长大;(4)沉降回流槽内的大部分上清液被清液循环泵抽出作为载流体和稀释剂,小部分去水处理单元。该方法设备投资小、易于实现连续操作,可有效改善产品的粒度分布,同时可提高原料液的利用效率,避免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9056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55068.3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浆态床中环保节能地采出清洁液体的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浆态床中的浆液被虹吸进入采料管,然后喷射进入沉降槽,固体颗粒在沉降槽中沉降并通过下料管返回到浆态床;S2沉降槽中的上清液沿沉降管向上流动,在管道交汇处转而向下流入清液管并流入清液过渡罐;S3清液过渡罐通过溢流方式排液,维持液位恒定和虹吸所需压力;S4采料管中的气体进入逸气管并不断被排出,以确保逸气管中的液位始终高于管道交汇处,进而确保浆态床和清液过渡罐始终联通,液位持平。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简便、安全可靠、不易出现故障,易于实现大规模连续操作,分离效率和精度易于调节,设备投资小,操作成本低,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050821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885635.7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循环浆态床反应器,包括气液集成分布器、上升管、脱气区、固液分离循环组件和储罐,工作时,反应物经过气液集成分布器进入上升管,浆液混合向上运动到顶部的脱气区进行脱气,气泡得以大量脱除,夹带着催化剂颗粒的浆液进入降液管中向下流动,浆液依次进入一级水力旋流器和多级水力旋流器中进行固液分离,一级水力旋流器的直径较多级水力旋流器的直径大,分离出的固体颗粒回流入上升管中继续参加反应,不仅能够分离、循环微米以上级别的固体颗粒,还实现了生产连续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避免现有技术中过滤分离易导致堵塞的问题,同时利用反应器本身的定向流动为固液分离循环组件提供了初始动力,节约了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