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协同被动感知方法、装置、接收节点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259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93729.8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点协同被动感知方法、装置、接收节点及介质,涉及协同感知技术领域。所述多点协同被动感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发射节点发送的感知信号,包括经过目标反射的NLoS径信号和未经过目标反射的LoS径信号;根据感知信号,获取每个发射节点的经过通信信息剥离后的NLoS径信号和LoS径信号;对经过通信信息剥离后的NLoS径信号和LoS径信号进行互相关处理,获得每个发射节点的互相关结果;根据每个发射节点的互相关结果,获取每个发射节点对应的目标的距离特征向量和速度特征向量;根据每个发射节点对应的目标的距离特征向量和速度特征向量,获取目标的位置感知结果和速度感知结果。本发明的方案,能够提高目标感知精度。

    主被动协同感知方法及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81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97387.3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被动协同感知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回波信号的频段确定主动感知的第一回波信号和被动感知的第二回波信号,消除回波信号中的发送信号信息获得主被动感知的目标感知信息,对主被动感知的目标感知信息进行相关处理,消除第二回波信号中携带的时频误差,获得被动感知中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测距测速的感知信息。以实现消除被动感知中的TO和CFO,提升感知性能。

    基于信号融合的多雷达空间配准的协同探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3851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50126.1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信号融合的多雷达空间配准的协同探测方法及装置,确定探测目标与各个协同探测雷达的相对位置信息;探测目标与每个协同探测雷达的相对位置信息,调整各个协同探测雷达的波束宽度,以使每个协同探测雷达的波束的地面探测区域一致;针对每个协同探测雷达,根据所确定的波束宽度,采用波束宽度可控的波束赋形算法,确定该协同探测雷达的天线阵元的加权系数;基于所确定的天线阵元的加权系数向探测目标发射探测波束,并将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地下光纤发送至信号融合处理中心,以使信号融合处理中心整合各个协同探测雷达发送的信号并进行协同处理。能够降低空间配准的复杂度并实现基于信号级别数据融合的多雷达协同探测。

    基于信号融合的多雷达空间配准的协同探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3851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0550126.1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信号融合的多雷达空间配准的协同探测方法及装置,确定探测目标与各个协同探测雷达的相对位置信息;探测目标与每个协同探测雷达的相对位置信息,调整各个协同探测雷达的波束宽度,以使每个协同探测雷达的波束的地面探测区域一致;针对每个协同探测雷达,根据所确定的波束宽度,采用波束宽度可控的波束赋形算法,确定该协同探测雷达的天线阵元的加权系数;基于所确定的天线阵元的加权系数向探测目标发射探测波束,并将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地下光纤发送至信号融合处理中心,以使信号融合处理中心整合各个协同探测雷达发送的信号并进行协同处理。能够降低空间配准的复杂度并实现基于信号级别数据融合的多雷达协同探测。

    一种协同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3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1314.4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协同预编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多用户数据之间干扰问题,获得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感知通信信号;基于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通信信号干扰问题和第一感知通信信号,获得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感知通信信号;基于第一节点多路径雷达回波干扰问题、第一感知通信信号以及第二感知通信信号,更新第一感知通信信号;基于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雷达回波干扰问题、更新后的第一感知通信信号以及第二感知通信信号,更新第二感知通信信号;在用户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和第一节点接收的雷达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未满足预设条件时,返回获得第一感知通信信号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案在改善目标用户通信性能的同时提升了节点的感知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