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4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1084486.2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知方法、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感知方法包括:获取发射信号和发射信号的回波信号;根据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构建信道信息矩阵,信道信息矩阵包括导频部分和数据部分;对导频部分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感知结果;判断感知结果是否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若感知结果不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根据感知结果对信道信息矩阵进行相位补偿;对补偿后的信道信息矩阵中的导频部分和/或数据部分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更新的感知结果,并返回执行判断所述感知结果是否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的步骤,直至更新的感知结果满足感知分辨率需求,得到最终的感知结果。本发明可以提高估计的感知结果的感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80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932836.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调配方法、装置和基站,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资源调配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车联万物V2X网络中的目标用户发送的建立副链路Sidelink的请求;根据第一距离,为所述目标用户调配用于建立Sidelink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所述目标用户与已连接的Sidelink之间的距离;所述目标用户与上行用户之间的距离;所述基站与下行用户之间的距离。采用该方法,即尽可能考虑到V2X网络中链路间的距离信息,为请求建立Sidelink的用户调配用于建立Sidelink的资源,使得用户接入成功率更高,支持更多的节点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414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52680.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防碰撞方法、装置及无人机,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发送一体化信号,所述一体化信号用于雷达探测,且所述一体化信号包括无人机的第一通信信息;接收反馈信息,并依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无人机防碰撞。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无人机的防碰撞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9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736067.1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目标识别方法、节点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问询信息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第一信号的回波信号,获取反射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节点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一节点在接收第二节点回复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状态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号对所述第二节点进行合法性识别。本发明实现了目标外形属性识别与合法性识别的并行处理,大大地缩短了目标识别时间,在对时延要求高的场景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另外,本发明基于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实现目标识别可以共享感知通信硬件,节约了硬件成本,减小了硬件体积,增强了节点的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54088.9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对NC‑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信号进行调制时获取频谱判决序列;根据频谱判决序列确定空置的子载波;根据确定的空置的子载波对一体化信号进行二维FFT信号处理获得目标的距离和速度。采用本发明,可以在部分子载波空置时,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进行估计。对抗噪声和干扰的影响;降低噪声对测距结果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子载波进行速度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97387.3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被动协同感知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回波信号的频段确定主动感知的第一回波信号和被动感知的第二回波信号,消除回波信号中的发送信号信息获得主被动感知的目标感知信息,对主被动感知的目标感知信息进行相关处理,消除第二回波信号中携带的时频误差,获得被动感知中用于对目标物体进行测距测速的感知信息。以实现消除被动感知中的TO和CFO,提升感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3876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577660.8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运动轨迹认知的宽带毫米波波束追踪方法,涉及无线通信领域,首先,根据通信场景中双方车辆初始时刻的位置和姿态,得到波束角度的粗估计值,从下一时刻开始,根据发送波束角度的突变变化率判断车辆的状态;如果处于转向突变模式,计算接收信号的观测值如果处于平滑变化模式,计算观测值将不同模式下的观测值输入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中,进行波束细估计,得到优化值和uk;并利用当前时刻的波束优化值,重新估计收发波束成形向量对给车辆进行调整,发送下一时刻导频信号;通过不断调整各个时刻的波束成形矢量,得到误差范围内的波束追踪。本发明提高角度突变情况下波束追踪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64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459290.1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具有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搭载在雷达通信一体化设备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工作模式为同时同频双工工作模式;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的码道进行信号传输,信号为码分多址‑正交频分复用CDM‑OFDM信号;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通过分别生成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以进行双向同时通信;其中,发射波束在通信接收方散射产生回波信号,且回波信号被通信发射方的接收天线接收以进行雷达信号处理。如此,能够满足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双工交互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77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943966.1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协同该工作系统包括设置有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收发端设备和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的接收端设备;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雷达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分别将OFDM信号发送至接收端设备和雷达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后,获取OFDM信号中携带的通信信息,其中,接收端设备至少为一个;雷达模块接收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的OFDM信号经反射后的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并基于至少一个反射信号和OFDM信号,确定收发端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姿关系,周围环境至少包括接收端设备。从而可以提高收发端设备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161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54084.8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毫米波波束资源分配与优化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针对静态热点地区场景,运用基于匹配理论的分布式多基站多用户协同框架,构建了能够动态感知毫米波基站回程能力和基站内、基站间波束干扰的双边匹配效用函数,在计算复杂度低的前提下实现毫米波多波束的高效分配。利用毫米波波束发射功率的优化策略,推导得到最优发射功率的理论凸上界和凸下界,实现网络吞吐量的最优化;针对动态车辆网络场景,在V2I阶段,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波束选择方案实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车辆内容初步缓存。在V2V阶段,提出一种基于联盟博弈的收发车辆合作方法,实现差异化内容的高效分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