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389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0538663.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驱动的闭环回流的暂冲式亚跨声速风洞流场控制方法,其通过扩散段后的引射器作为风洞流场的主驱动,在回流调节阀、辅助进气调压阀、排气节流阀、栅指的配合下,建立稳定的亚、跨声速流场。其中在引射器调压阀和辅助进气调压阀共同作用下实现稳定段总压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在栅指系统的配合下可实现亚跨声速范围同一总压下任一给定M数的精确控制。本发明将传统的下吹式暂冲式风洞升级为吸入式暂冲式风洞,有利于降低来流高压气流脉动及噪声对风洞动态流场指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风洞流场动态品质,有利于提高脉动压力、颤振、动导数等动态试验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82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77991.7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洞柔壁联动控制系统及方法。设置有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两个二位三通电磁阀分别布置在1#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油路上,并且均连接在各油路上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单向节流调速阀之间。本发明不仅解决了调试难题,消除了别卡现象,改善了系统运行工况,而且有效提高关键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系统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柔壁在联动控制的同时,可以进行随动控制,两种控制有机结合,可以满足风洞试验、设备维护检修等各种工况下的不同需求,另外,联动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及成功应用,对今后类似工况的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7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1911225017.6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沿风洞气流方向,该保护装置位于风洞试验段弯刀支架的后方,包括内层保护机构和外层保护机构,内层保护机构整体置于外层保护机构中;外层保护机构由后保护罩、安装底座、前保护罩和盖板组成,内部具有联通的腔室,用以容纳内层保护机构。从十字测压排架引出的测压软管集束后,经保护装置穿出,进入风洞驻室与风洞测压系统连接。该保护装置采用金属波纹管保护测压软管,金属波纹管随丝杠前后运动,与外层保护机构共同作用,避免了超音速气流对测压软管的影响和破坏,有效保护了流校机构测压软管,解决了超音速风洞内流道多测压管走线问题,保证了超音速风洞试验压力测量数据的可靠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03790.8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锦州航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自由度平台的风洞纹影仪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风洞观察窗外的发射端系统和接收端系统;发射端系统包括:发射端支撑单元、发射端六自由度平台、发射端主镜系统、发射端反射镜系统和发射端光源狭缝系统;接收端系统包括:接收端支撑单元、接收端六自由度平台、接收端主镜系统、接收端反射镜系统和接收端刀口成像系统;本发明依靠视觉定位模块及PSD对准模块来控制六自由度平台进行光路对准,可以实现纹影仪系统对准定位智能化,从而缩短纹影仪调节时间,节省人力资源,提高风洞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4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31783.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超声速流校大行程单点移测装置及布线方法,涉及风洞超声速流场校核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风洞壁板、尾支撑、主支撑、执行机构、连接段、探头转接段和测压部,执行机构为伺服电动缸;测压部包括总压探头和静压探头;总压探头和静压探头连接有测量管路,测量管路与伺服电动缸的活塞杆固定缠绕;测量管路连接有位于风洞外的平衡重物。该单点移测装置增大了执行机构的行程,使测量区域更加广泛,且该装置的测量管路布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管路的走线贴近装置,减小了风洞中紊乱气流对测量管路的干扰,降低了该装置的堵塞度,经济适用;同时,该装置的位置控制精度高,测量数据更加可靠,操作与维护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6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03653.4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锦州航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纹影仪用离轴抛物面镜消重力三维调节支架,包括:底座,其上放置有一U型支撑臂;旋转弯臂,其连接在U型支撑臂上;所述旋转弯臂和U型支撑臂之间设置有用于离轴抛物面镜仰俯调节的俯仰调节机构;旋转镜架,其通过旋转连接板连接在旋转弯臂上;所述旋转镜架与旋转弯臂之间设置有滚转调节机构;所述旋转镜架上连接有离轴抛物面镜;用于离轴抛物面镜偏航调节的偏航调节机构,其设置在底座内,且所述偏航调节机构与U型支撑臂连接。本发明的纹影仪用离轴抛物面镜消重力三维调节支架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精度高,有效减小重力影响,纹影成像质量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6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503653.4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纹影仪用离轴抛物面镜消重力三维调节支架,包括:底座,其上放置有一U型支撑臂;旋转弯臂,其连接在U型支撑臂上;所述旋转弯臂和U型支撑臂之间设置有用于离轴抛物面镜仰俯调节的俯仰调节机构;旋转镜架,其通过旋转连接板连接在旋转弯臂上;所述旋转镜架与旋转弯臂之间设置有滚转调节机构;所述旋转镜架上连接有离轴抛物面镜;用于离轴抛物面镜偏航调节的偏航调节机构,其设置在底座内,且所述偏航调节机构与U型支撑臂连接。本发明的纹影仪用离轴抛物面镜消重力三维调节支架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精度高,有效减小重力影响,纹影成像质量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87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03675.0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锦州航星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2B27/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调节的抛物面镜彩色纹影成像装置,采用在风洞纹影仪的发射端光源狭缝系统上设置可切换的狭缝单元和掩膜单元以形成抛物面镜彩色纹影成像装置;发射端光源狭缝系统的侧面设置有监控相机Ⅰ;发射端光源狭缝系统包括:第一XYZ三维移动平台,其设置风洞纹影仪的发射端支撑单元上;光源,其通过支撑平台连接在第一XYZ三维移动平台的Z轴移动平台上;水平移动平台,其连接在支撑平台上;狭缝单元,其连接在水平移动平台的移动板上;掩膜单元,其连接在水平移动平台的移动板上;本发明通过更换狭缝、光阑和刀口,进行黑白纹影与彩色纹影的切换,保留了黑白纹影的功能,以满足更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9389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38663.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驱动的闭环回流的暂冲式亚跨声速风洞流场控制方法,其通过扩散段后的引射器作为风洞流场的主驱动,在回流调节阀、辅助进气调压阀、排气节流阀、栅指的配合下,建立稳定的亚、跨声速流场。其中在引射器调压阀和辅助进气调压阀共同作用下实现稳定段总压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在栅指系统的配合下可实现亚跨声速范围同一总压下任一给定M数的精确控制。本发明将传统的下吹式暂冲式风洞升级为吸入式暂冲式风洞,有利于降低来流高压气流脉动及噪声对风洞动态流场指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风洞流场动态品质,有利于提高脉动压力、颤振、动导数等动态试验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388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539925.1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驱动的闭环回流的暂冲式超声速风洞流场控制方法,其通过扩散段后的引射器作为风洞流场的主驱动,在回流调节阀、辅助进气调压阀、排气节流阀的配合下,建立稳定的超声速流场,其中在引射器调压阀和辅助进气调压阀共同作用下实现稳定段总压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在喷管型面和扩散段型面的配合下可在暂冲式超声速风洞中实现同一个运行总压下建立稳定的不同M数的超声速流场。本发明可在闭环回流的暂冲式超声速风洞中实现负压运行工况的模拟,有效拓宽了风洞的运行包线和模拟范围。同时可以显著降低传统暂冲式风洞高M数时建立超声速流场所需稳定段的总压,有利于降低模型的气动载荷。有利于提高风洞应变天平测量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