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4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475298.3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应力的分析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用于高效且高精度地搜索出影响地应力的参数的量化数值,进而可根据确定的参数进行高精度的地应力分析。方法包括:处理设备通过计算模型以及第一影响参数值,对目标区域的测量点的地应力执行有限元分析处理,得到测量点的第一计算地应力;当第一计算地应力与实际地应力之间的误差不满足终止条件时,搜索误差的下降方向,并在下降方向上搜索第二影响参数值,并通过计算模型以及第二影响参数值计算测量点的第二计算地应力,若第二计算地应力与实际地应力之间的误差满足终止条件,则停止搜索;通过计算模型以及第二影响参数值,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结构的地应力执行有限元分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475267.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在对工程项目的目标区域进行数据分析时,打通地质还原以及力学分析之间的数据导通关系,避免两者之间存在数据割裂的情况,从而可保证两者都可正常进行,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正常推动。方法包括:处理设备确定待处理的目标区域,目标区域为基于地理区域划分得到的区域;处理设备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数据,地质数据是由目标区域的现场地质环境采集得到的数据;处理设备基于有限元分析处理的输入数据要求以及地质数据,搭建目标区域的地质模型,有限元分析处理用于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结构进行预设分析内容的工程力学分析,地质模型用于指示目标区域的地质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8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364582.7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厂房桥机吊车梁承载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岩体和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分为嵌入段和悬臂段,所述岩体上开挖有嵌入槽,所述悬臂梁的嵌入段与嵌入槽嵌合,所述悬臂梁包括纵筋和箍筋,所述箍筋套设在纵筋的外侧,所述纵筋布设于悬臂梁的四周且从所述悬臂梁的嵌入段的端面伸出,所述嵌入槽的端部开凿有若干个第一嵌入孔道,所述纵筋与第一嵌入孔道嵌合,本发明在岩体上开凿出与悬臂梁的嵌入段嵌合的嵌入槽,通过将悬臂梁嵌入岩体内,实现桥机吊车梁承载结构的稳定性提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岩壁质量差时,悬臂梁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岩壁和斜台之间发生塑性破坏,进而导致岩锚梁的结构失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64582.7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厂房桥机吊车梁承载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岩体和悬臂梁,所述悬臂梁分为嵌入段和悬臂段,所述岩体上开挖有嵌入槽,所述悬臂梁的嵌入段与嵌入槽嵌合,所述悬臂梁包括纵筋和箍筋,所述箍筋套设在纵筋的外侧,所述纵筋布设于悬臂梁的四周且从所述悬臂梁的嵌入段的端面伸出,所述嵌入槽的端部开凿有若干个第一嵌入孔道,所述纵筋与第一嵌入孔道嵌合,本发明在岩体上开凿出与悬臂梁的嵌入段嵌合的嵌入槽,通过将悬臂梁嵌入岩体内,实现桥机吊车梁承载结构的稳定性提高,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岩壁质量差时,悬臂梁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岩壁和斜台之间发生塑性破坏,进而导致岩锚梁的结构失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3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0953.0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桥煤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巷倾斜复合顶板的锚索注浆组合支护方法,倾斜复合顶板包括第一顶板软岩、第二顶板硬岩、第三顶板软岩和第四顶板硬岩;首先进行巷道开挖施工,巷道开挖后,在巷道顶板表面打若干锚杆孔,在锚杆孔内安装锚杆;在锚杆孔后,沿着巷道掘进方向一定距离打若干锚索孔,每个锚索孔均安装一个锚索,所述锚索打入到第四顶板硬岩内;待锚固杆和锚索稳定后,在巷道顶板表面打若干注浆孔,在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封隔器逐个注浆,浆液固化后,完成支护;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整个煤巷巷道的倾斜复合顶板的支护。本发明提高了锚索抗剪切破断能力和复合顶板的抗剪强度,去除了喷浆环节,提高注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升注浆加固在煤巷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64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32799.2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活动断层隧道减震缝结构、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布设于减震缝内的橡胶层,橡胶层纵向位于先施工段混凝土和后施工段混凝土之间,环向位于减震缝内层钢板和减震缝外层钢板之间;减震缝内层钢板一端与先施工段内层钢板固定,另一端与后施工段内层钢板固定;减震缝外层钢板一端与先施工段外层钢板固定,另一端与后施工段外层钢板固定;先施工段内层钢板与先施工段外层钢板、后施工段内层钢板与后施工段外层钢板之间分别安装钢筋网。本发明能够减小断层错动导致应力过大或者变形过大给隧道结构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隧道跨断层部位的韧性,保证隧道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7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54882.4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试验用隧道管片防水密封垫及其制作方法,防水密封垫包括:用于匹配的置于试验机整个沟槽中的由3D打印成型的一体式防水密封垫,沿所述防水密封垫的内部设有首尾相接的通道和/或通槽,所述防水密封垫根据其3D拓扑图的先前确定的数字化数据进行所述打印成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字缝试验用橡胶防水密封垫的设计与成型方案,解决了传统试验橡胶密封垫精度差、生产成本高、开孔形式相对单一、接缝处不平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187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10272536.8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02D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电化学加固的十字板复合电极,电极为薄片式金属板,每个正、负级均为单片电极组合形成的复合电极,复合电极是由四个薄片式金属板垂直对边焊接形成,加固区域内的十字板正电极与十字板负电极按等间距进行分组排列,每一排的复合电极通过电缆线进行串联,排与排之间为正负极交错排列。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为有效增大软土电化学胶结桩成桩半径、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876175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72435.0
申请日:2009-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上覆荷载的电化学成桩法加固软土模型试验装置,土样箱置于反力架底板之上,反力架底板与反力架立柱采用结构胶连接,反力架立柱通过螺栓与反力架顶板相连,塑料薄膜置于土样上表面,电极插孔板置于塑料薄膜之上,弹簧对中放置于电极插孔板之上,套筒对中套入弹簧上端,套筒与传力柱采用结构胶连接,传力柱与反力架顶板保持接触。反力架立柱上端打磨成螺纹杆,螺栓与反力架顶板相连。金属电极穿过电极插孔板和塑料薄膜,插入土样箱内的土样中。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操作方便,可更好地模拟现场有覆盖层的软土加固施工环境,能用于上覆荷载条件下软土电化学成桩法加固模型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458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72537.2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02D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电化学加固的三角形排列复合电极,其布置方法为:将3根圆柱形金属棒按等腰三角形排列,金属棒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并通过电缆线串联形成复合正电极或复合负电极;通过调整金属棒直径、间距,可控制电化学胶结桩的复合成桩半径。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为有效增大软土电化学胶结桩成桩半径、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