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4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52053.3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监测关键区域、第一参考区域和第二参考区域,监测关键区域位于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之间,第一参考区域位于第一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第二参考区域位于第二巷道远离监测关键区域的一侧;监测第一参考区域内的第一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一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第二参考区域内的第二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二围岩变形信息;监测监测关键区域内的第三围岩应力信息和第三围岩变形信息。基于该方法获得的前述各项信息,能够便于监测人员及时判断相邻两个巷道的围岩的稳定性发展情况,并及时对巷道围岩做出合理的支护决策。

    一种深浅层地热能与太阳能耦合的联合供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94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5955.X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浅层地热能与太阳能耦合的联合供能系统,包括深层地热能循环系统、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太阳能供暖循环系统、太阳能制冷循环系统和地源热泵管路系统;其中,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与所述太阳能制冷循环系统和所述地源热泵管路系统耦合连接形成冷能供应循环管路,利用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取冷,并经所述太阳能制冷循环系统补冷以实现供冷;所述深层地热能循环系统与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第一太阳能供暖循环系统和所述地源热泵管路系统耦合连接形成热能供应循环管路,利用所述深层地热能循环系统和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联合取热,并经所述第一太阳能供暖循环系统补热以实现供暖。

    一种水力剪切临界条件下注浆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0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63405.3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力剪切临界条件下注浆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试样、轴向加压系统、围压加载系统、注水循环系统及注浆循环系统,所述试样具有断层面,在所述试样上设有贯穿所述断层面的注水孔和注浆孔;所述轴向加压系统用于对所述试样施加轴压;所述围压加载系统用于对所述试样施加围压;所述注水循环系统与所述注水孔连通,以向所述试样施加注水压力,模拟水力剪切试验;所述注浆循环系统与所述注浆孔连通,以向所述试样施加注浆压力,模拟浆液注入试验;本申请能够模拟深部恒定荷载条件下断层破碎带高水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注浆过程,模拟注浆与富水断层滑移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种水力剪切临界条件下注浆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30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263405.3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力剪切临界条件下注浆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试样、轴向加压系统、围压加载系统、注水循环系统及注浆循环系统,所述试样具有断层面,在所述试样上设有贯穿所述断层面的注水孔和注浆孔;所述轴向加压系统用于对所述试样施加轴压;所述围压加载系统用于对所述试样施加围压;所述注水循环系统与所述注水孔连通,以向所述试样施加注水压力,模拟水力剪切试验;所述注浆循环系统与所述注浆孔连通,以向所述试样施加注浆压力,模拟浆液注入试验;本申请能够模拟深部恒定荷载条件下断层破碎带高水压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注浆过程,模拟注浆与富水断层滑移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种深浅层地热能与太阳能耦合的联合供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942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205955.X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浅层地热能与太阳能耦合的联合供能系统,包括深层地热能循环系统、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太阳能供暖循环系统、太阳能制冷循环系统和地源热泵管路系统;其中,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与所述太阳能制冷循环系统和所述地源热泵管路系统耦合连接形成冷能供应循环管路,利用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取冷,并经所述太阳能制冷循环系统补冷以实现供冷;所述深层地热能循环系统与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第一太阳能供暖循环系统和所述地源热泵管路系统耦合连接形成热能供应循环管路,利用所述深层地热能循环系统和所述浅层地热能循环系统联合取热,并经所述第一太阳能供暖循环系统补热以实现供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