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33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90953.0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桥煤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巷倾斜复合顶板的锚索注浆组合支护方法,倾斜复合顶板包括第一顶板软岩、第二顶板硬岩、第三顶板软岩和第四顶板硬岩;首先进行巷道开挖施工,巷道开挖后,在巷道顶板表面打若干锚杆孔,在锚杆孔内安装锚杆;在锚杆孔后,沿着巷道掘进方向一定距离打若干锚索孔,每个锚索孔均安装一个锚索,所述锚索打入到第四顶板硬岩内;待锚固杆和锚索稳定后,在巷道顶板表面打若干注浆孔,在注浆孔内安装注浆封隔器逐个注浆,浆液固化后,完成支护;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整个煤巷巷道的倾斜复合顶板的支护。本发明提高了锚索抗剪切破断能力和复合顶板的抗剪强度,去除了喷浆环节,提高注浆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升注浆加固在煤巷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98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97671.8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桥煤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弱泥岩锚杆/索孔的低扰动成孔装置及方法,上述装置包括:多节中空且可相互接续的外钻杆,外钻杆的一端安装有成孔钻头;内钻杆,内钻杆安装于外钻杆内,且内钻杆可沿外钻杆的轴心线旋转,内钻杆内沿内钻杆的长度方向设有水流通道,内钻杆上设有螺旋翼片;以及破碎钻头,破碎钻头安装于内钻杆相对靠近成孔钻头的一端上,且破碎钻头上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水流通道连通。本发明中采用内钻杆进水、内钻杆与外钻杆内壁间出水的形式实现钻头降温,上述降温形式可防止孔壁内围岩因大量浸水而导致强度降低甚至软化坍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359616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1859944.1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桥煤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弱泥岩锚杆/索孔的低扰动成孔装置,上述装置包括:多节中空且可相互接续的外钻杆,外钻杆的一端安装有成孔钻头;内钻杆,内钻杆安装于外钻杆内,且内钻杆可沿外钻杆的轴心线旋转,内钻杆内沿内钻杆的长度方向设有水流通道,内钻杆上设有螺旋翼片;以及破碎钻头,破碎钻头安装于内钻杆相对靠近成孔钻头的一端上,且破碎钻头上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水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内钻杆进水、内钻杆与外钻杆内壁间出水的形式实现钻头降温,上述降温形式可防止孔壁内围岩因大量浸水而导致强度降低甚至软化坍塌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610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19724.9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25J5/02 , B25J11/00 , H04N23/695 ,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信息预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超前地质信息预报机器人,包括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轨道和定位凸起,所述上壳体、所述中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三者自上至下依次转动连接,其中中壳体处设置有摄像头,下壳体内设置有传感器,所述轨道固定于隧道一侧内壁顶部,并与隧道行进路径一致,轨道正视截面呈工字型,轨道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凸起。本发明利用稳定机构,进一步提高机器人与轨道连接的稳定性,并可以在隧道行进过程中产生的垂直、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时,可以在平稳组件的作用下,确保设备能够与轨道抵接,避免设备在行进过程中发生磕碰,甚至掉落,从而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80926.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岩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岩应力监测模拟系统,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顶侧的安装架,安装架的内部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架的连接组件,工作台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载板,工作台的内壁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固定有压力块,载板靠近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压力块滑动在容纳槽的内部,载板的上方设有滑动在安装架内部的防护壳。本发明可通过对试块进行压缩试验,从而测定软岩的力学参数,为应力的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工作性能高,可帮助实验人员将试件搬入装置内部,使用方便,可对压缩的试件进行防护,安全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8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77040.6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注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巷道智能注浆设备,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承载平台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承载平台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体,且保温箱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罐;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于保温箱体内,用于对保温箱体内的水体进行温度调节。本发明利用搅拌机构搅拌作业时产生的作用力,将可以带动增压装置进行不间断的增压作业,使得保温箱体内部气压增大,并在压力下降温度调节控制后的水体顺着输送管对搅拌罐进行移动,实现对搅拌罐内部浆液温度的调节控制,实现低能耗的温度调节,从而保障浆液能发挥最佳性能,提高注浆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7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99054.2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浆加固界面过渡区宽度及宏观强度确定方法,该确定方法包括试样制备、宏观力学参数试验、微观纳米压痕试验、注浆加固界面过渡区宽度确定、注浆加固界面过渡区微观参数和注浆加固界面过渡区宏观强度六个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注浆加固界面过渡区宽度及宏观强度确定方法研究了浆煤胶结体的界面过渡区的力学参数,可精确确定界面过渡区的边界和界面过渡区宏观强度,使界面过渡区的测试结果具有统一的标准化和量化,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浆煤二元体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2638.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8/23 , G06F18/20 , G06N3/006 , G06N3/0464 , G06N3/04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卡机风险的评判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隧道掘进阻力,使用隧道岩体力学分析模型和朴素贝叶斯掘进阻力聚类算法,分类隧道掘进阻力中的阻力来源、阻力分布和阻力表现形式,通过掘进阻力处理技术,有效分类隧道掘进阻力的阻力来源、阻力分布和阻力表现形式,使掘进阻力更清晰,进而提高了围岩状态识别的准确率,采用工程地质BIM模型,可以准确地识别隧道环境的卡机岩层风险结构,结合刀盘旋转阻力和有效破岩推力,不仅提供了精确的破岩效率评判,还增加了系统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及时响应环境的变化本发明显著提高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卡机风险识别效率,保证了隧道掘进的有效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33876.7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采集装置领域,公开了用于围岩分级的隧道围岩形貌采集装置,包括行走机器,内部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执行箱;采集机构,其设置在执行箱的顶部,其下方设置有位于执行箱内的存储机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前期的缓冲,同时配合转动的转动板以及固定防护板,在掉落过程中,产生转动,进入到防护中,实现主动的安全防护,实现整体安全的采集工作,减少后期的维护以及使用成本,同时可以对转动板进行一定的清理,实现更好的采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410026430.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V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围岩裂隙探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端部固接有前端封堵检测组件,前端封堵检测组件一侧依次安装有与支撑组件连接的采样组件和后端封堵检测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承载管,承载管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前端封堵板,承载管另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后端封堵板。本发明改变传统探测施工方式,根据探测孔深度进行一次性封堵,实时检测探测孔内部空气状态,及时补充因溢流渗透的探测介质,降低因探测介质过少而导致的探测不精准情况发生,实现一次性封堵、实时补充探测介质的同时对探测孔不同位置的探测检测操作,降低了探测人员操作难度,提高探测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