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滚子热处理用感应器及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2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9724.4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直径滚子热处理用感应器及热处理方法,属于大直接滚子热处理技术领域;感应器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板和感应线圈,连接板设有两件,两件连接板分别与工频加热装置、频加热装置相连。大直径滚子热处理方法包括:将感应器与淬火机床相连,并将待热处理的大直径滚子置于感应线圈中;启动工频加热装置对大直径滚子进行透热加热;启动中频加热装置对大直径滚子进行加热;大直径滚子浸入淬火盐槽中进行冷却,完成对大直径滚子的热处理。本发明采用先通过工频加热装置对其进行透热加热、再通过中频加热装置对其表面温度进行升温并保温、最终通过盐槽进行冷却以实现淬透;简化了整体热处理的过程,以有效降低对大直径滚子的热处理成本。

    一种用于大型回转支承内齿圈的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722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04734.9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回转支承内齿圈的热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内齿圈固定在淬火机床上,使用淬火感应器对齿进行淬火,然后回火,得到中间工件A;S2:使用淬火感应器对中间工件A的挡边进行淬火,然后回火,得到中间工件B;S3:使用淬火感应器对中间工件B的滚道进行淬火,然后回火,得到中间工件C;S4:检测得到的中间工件C的圆周方向以及齿锥度是否变形,若存在变形,则转步骤S5;若不存在,则转步骤S6;S5:使用内顶冷校机对中间工件C进行冷校,然后使用热校感应头对内齿圈中的齿进行热校,转步骤S6;S6:齿终加工,得到一种经过热加工的大型回转支承内齿圈。

    一种套圈挡边组合淬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179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104694.8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圈挡边组合淬火装置,包括至少两组淬火组件,分别用于对套圈上的不同挡边进行对应淬火;淬火组件包括感应头,相邻感应头之间的间距大于200m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套圈挡边组合淬火方法,包括将两个淬火组件的感应头分别朝向套圈的主推挡边和径向挡边设置;在套圈上标记软带位置的起淬点和终淬点,当套圈的挡边旋转至起淬点和用于对该挡边淬火的感应头位置相对时,与该感应头对应的淬火组件开始工作;当终淬点和用于对该挡边淬火的感应头位置相对时,该感应头对应的淬火组件停止工作。本发明可同时通过一台淬火机床连接两个感应头进行主推挡边和径向挡边的淬火,节省了加工时间,同时可避免相邻感应头之间产生热影响。

    一种齿形淬火感应器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85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70087.5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形淬火感应器,包括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为整体铣削结构,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内部设有贯通的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两块连接板上;感应器主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淬火液喷水器的螺纹丝套安装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齿形淬火感应器的加工方法,包括加工基准面后铣削导磁体安装槽;并钻削第一方向的冷却管路段;铣削连接板,并钻削第二方向的冷却管路段;铣削感应头,并钻削两个感应头之间的连通冷却管路段;加工螺纹丝套安装孔等。本发明中的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为整体铣削结构,形成了一种零焊缝整体式的感应器,能够提高齿形淬火感应器在淬火过程中的导电性、刚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大直径掘进机主轴承尺寸的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40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71779.1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直径掘进机主轴承尺寸的测量工装,包括内设位移检测模块和角度检测模块的测距仪以及用于支撑测距仪的支撑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直径掘进机主轴承尺寸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测量工装与被测主轴承间隔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将当前检测位设置为第一检测位A'并记录第一个距离值a和第一角度值α;沿被测主轴承圆周移动测量工装至第二检测位B',并记录第二距离值b和第二角度值β;采用沿被测主轴承圆周移动测距工装至第三检测位C',并记录第三距离值c和第三角度值γ;根据第一距离值a、第二距离值b、第三距离值c、第一角度值α、第二角度值β和第三角度值γ,计算被测主轴承的内径、外径、椭圆度或锥度。

    一种主轴承套圈感应淬火回火方法及所得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97364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44692.2

    申请日:2025-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轴承套圈的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轴承套圈感应淬火回火方法及所得产品。该产品由该方法制备得到。该方法包括安装工件;安装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设定淬火参数并完成对所述工件当前待淬火面的感应淬火处理;设定回火参数并完成对所述工件当前待淬火面的感应回火处理;在所述感应淬火处理和所述感应回火处理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工件的喷淋冷却处理;组合使用所述感应淬火处理和所述感应回火处理依次完成对所述工件下一个待淬火面的淬火和回火作业,依次类推,直至完成对所述工件所有待淬火面的淬火和回火作业。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表淬处理方式需要及时回火造成的生产效率低、能耗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淬火感应喷淋装置、加工工艺及加工工件

    公开(公告)号:CN118600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3472.1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淬火感应喷淋装置、加工工艺及加工工件,涉及大型环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淬火感应喷淋装置包括:包括感应器和喷淋器,感应器用于对回转支承感应加热,喷淋器用于在感应淬火时对回转支承的加热位置喷淋淬火液淬火,感应器包括至少两组配合部,配合部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和至少两个平直部,弯曲部位于相邻的平直部之间,弯曲部的一端与相邻的平直部的其中一个平直部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平直部的另一个平直部的端部连接,弯曲部用于伸入回转支承的沟道以对沟道加热;本申请的淬火感应喷淋装置、加工工艺及加工工件,提高了回转支承感应淬火的淬火效果和效率。

    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27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18083.2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实验圈,实验圈上设有多个淬火部位,相邻淬火部位之间设有间隔区,避免相邻淬火部位在淬火实验过程中相互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感应淬火实验组件的设计方法,包括统计轴承中各零部件中需进行淬火实验的淬火区域的种类及尺寸;将多个淬火区域分类组合,集成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实验圈上,使一个或多个实验圈上设有与轴承上淬火区域相对应的淬火部位供淬火实验使用;通过对实验圈进行淬火实验,获取轴承淬火的最优实验参数。本发明通过统计多种规格主轴承的感应淬火部位,整合成多个实验圈进行感应淬火实验,充分利用实验圈的可淬火实验面,节约了实验圈材料的成本,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完整性。

    一种环锻件感应热矫正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80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1688.X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环锻件感应热矫正方法,涉及耐磨环椭圆矫正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环锻件感应热矫正方法,通过将环锻件安装在感应淬火机床上并标记多个待矫正点,通过椭圆度检测件,检测环锻件在各待矫正点的椭圆度,根据环锻件预设的椭圆度要求,利用感应淬火机床上的感应器对环锻件进行加热矫正,感应器对环锻件的加热温度相较于传统火焰的加热温度低,并且能够精准控制,不会使环锻件的表面组织发生较大程度的转变,能够提高环锻件的矫正质量,进而提高环锻件的整体质量,解决了传统加热矫正导致工件表面组织发生转变,工件质量降低的问题。

    一种薄壁件感应淬火系统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9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70073.3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壁件感应淬火系统,包括感应器和冷却装置;感应器包括分别用于对薄壁件上、下端面进行加热的感应部一和感应部二;冷却装置包括分别用于对薄壁件上、下端面喷射淬火液的喷射部一和喷射部二;喷射部二的进液口面积大于喷射部一的进液口面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薄壁件加工方法,包括将薄壁件和与其同轴配合的零部件进行合锻;对薄壁件的上、下端面同时进行感应淬火等。本发明通过感应部一和感应部二对浮动环上下端面同时进行淬火,可以使浮动环上下面淬火产生的残余应力互相平衡,减少变形;冷却装置中位于底部的喷射部二的进液口面积大于喷射部一的进液口面积,可使上下淬火面受到的淬火液喷射压强一致,使淬硬层深度一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