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炉内合金化冶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16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771759.4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炉炉内合金化冶炼方法,包括将铁水和废钢加入转炉中;在转炉内部进行吹氧冶炼,同时在转炉底部底吹氩气;控制转炉内部总渣量为20~35kg/t;停止吹氧后,从转炉顶仓加入高碳铬铁,提升氩气流量进行底吹搅拌,实施炉内钢水合金化;检测钢水,符合冶炼要求后出钢,若不符合冶炼要求则进行补吹。本发明通过将转炉内的总渣量控制在20~35kg/t,可实现少渣炼钢,满足炉渣对钢水的脱磷作用的同时,避免炉渣过多,在钢水上部形成较厚的炉渣层,影响高碳铬铁穿过炉渣层,导致高碳铬铁无法完全熔入钢水中,影响铬合金化的效果。

    淬火感应器的检测整形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75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09088.1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淬火感应器的检测整形设备,所述淬火感应器包括铜管,铜管具有固定段和待整形处理的整形作业段,检测整形设备包括:底座;定位组件,定位组件为多个,多个定位组件间隔设置于底座,并与固定段定位配合;检测整形组件,检测整形组件包括移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整形装置,移动装置沿整形作业段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于底座,检测装置设于移动装置,以对整形作业段的变形数据进行检测和处理,整形装置根据检测装置处理后的变形数据对整形作业段进行整形修复。根据本发明的淬火感应器的检测整形设备,提高了铜管变形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检测速度,有助于提高淬火感应器的质量,改善轴承滚道热处理的加工质量,并且检测整形效率高。

    回转支承
    3.
    发明公开
    回转支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98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13184.3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回转支承,属于回转支承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隔离块与内圈和外圈之间容易卡死使得内圈和外圈无法相对转动的问题。该回转支承包括外圈、内圈、多个滚子和多个隔离块,外圈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滚动面和第一滑动面;内圈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滚动面与第二滑动面,第二滑动面、第二滚动面、第一滑动面和第一滚动面围设成滚动通道;第二滑动面或第一滑动面设置有导向凸起;隔离块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套设于导向凸起上;每个滚子位于相邻的两个隔离块中。该回转支承能够避免隔离块与内圈及外圈发生干涉,防止隔离块与内圈和外圈之间卡死而使得内圈和外圈无法相对转动。

    一种软带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439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71721.7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带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介质,所述软带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软带设计函数模拟软带打磨形状,对软带设计函数取样得到取样点,基于取样点以及软带打磨形状的特征获取检测点,根据检测点以及软带设计函数计算软带设计深度与软带实际深度,基于软带设计深度与软带实际深度计算相关距离和最大差值作为软带评价指标,通过软带评价指标得到软带打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得到软带检测结果,不需要人工记录数据再和设计打磨形状进行计算比对,简化了软带检测过程,提高了软带检测的效率;本发明建立坐标系,基于软带设计打磨形状结合坐标系建立软带设计函数,保证了软带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轴承分段保持架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20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71765.X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分段保持架的测量装置,包括上料组件、传送组件、图像获取组件、下料组件和图像处理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将轴承分段保持架放置于传送组件上;所述传送组件将轴承分段保持架运送至图像获取组件处;所述图像获取组件包括相机,所述相机对轴承分段保持架进行图像拍摄;所述图像处理组件与相机相连,用于对相机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得到轴承分段保持架的尺寸;所述下料组件对轴承分段保持架进行下料。采用上述测量装置对轴承分段保持架进行测量,包括待检测保持架的图像获取、图像处理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及将当前待检测保持架的处理结果与该待检测保持架的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一种齿形淬火感应器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856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70087.5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齿形淬火感应器,包括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为整体铣削结构,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内部设有贯通的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于两块连接板上;感应器主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淬火液喷水器的螺纹丝套安装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齿形淬火感应器的加工方法,包括加工基准面后铣削导磁体安装槽;并钻削第一方向的冷却管路段;铣削连接板,并钻削第二方向的冷却管路段;铣削感应头,并钻削两个感应头之间的连通冷却管路段;加工螺纹丝套安装孔等。本发明中的感应器主体和连接板为整体铣削结构,形成了一种零焊缝整体式的感应器,能够提高齿形淬火感应器在淬火过程中的导电性、刚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29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490328.2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组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轴承套圈组件中第二外圈坯料与主推挡圈坯料进行合锻,然后进行粗加工和调质处理;将主推挡圈坯料与第一外圈坯料过盈配合,一同进行低温回火处理;对主推挡圈坯料滚道面进行淬火和磁粉探伤,将合格的主推挡圈坯料与第一外圈坯料过盈配合,再次进行低温回火处理和精加工。本发明将主推挡圈坯料与第二外圈坯料进行合锻,既能避免主推挡圈坯料在单独锻造过程中发生变形开裂,又能保证第二外圈锻件与主推挡圈锻件内部组织的一致性;将第一外圈坯料与主推挡圈坯料过盈配合,将第一外圈坯料作为主推挡圈坯料的固定工装,一同进行热处理或加工,节省工序的同时减少工装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5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8010.X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检测装置,包括横梁和设置于横梁上的内挡板和外挡板,内挡板和外挡板分别用于抵靠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上;内挡板和外挡板中的一个与横梁滑动连接;还包括传感器,用于检测内挡板或外挡板的滑动距离。本发明将本检测装置先后设置在轴承上相隔180°的两个检测位置,通过内挡板和外挡板的相对运动对两个检测位置处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实现夹紧至极限位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内挡板或外挡板的滑动距离,从而得出轴承的径向游隙。检测过程中只需将轴承水平放置,不需撬动轴承,不会对轴承造成损害;更不需要将轴承竖直吊立进行游隙检测,提高了轴承径向游隙检测效率和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种轴承套圈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40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9182.0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圆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第一平板,设有两个用于与待测轴承套圈的端面接触的第一顶针;与第一平板垂直相连的第二平板,设有用于与待测轴承套圈的侧面接触的两个第二顶针和两个第三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各自远离第二平板的一端到第二平板的内表面的距离相等,以使测量时第二平板平行于待测轴承套圈的侧面,两个第二顶针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二平板且平行于第一平板;检测仪表,设于第二平板且位于两个第二顶针之间的连线的中垂线上,用于与待测轴承套圈的侧面接触,以当轴承套圈圆度检测装置沿着待测轴承套圈旋转一周时检测待测轴承套圈的侧面的径向变化量的数据。尤其适用于大尺寸工件的圆度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