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2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96061.5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总公司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弧声屏障板的全封闭声屏障,包括声屏障板和多个呈间隔平行设置的钢框架,所述钢框架通过连接件与桥梁或基础固定连接,所述声屏障板的两端设置于所述钢框架的翼缘槽中,形成供列车通行的隔声隧道,所述钢框架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声屏障板通过设置于所述翼缘槽内的紧固装置将所述声屏障板固定于所述钢框架的翼缘槽内;所述钢框架的圆心位于所述桥梁或基础的上方,且水平贯穿所述隔声隧道圆心的平面位于通行列车的中部位置。本发明提供采用圆弧形结构的钢框架,通过紧固装置将声屏障板固定在钢框架上,显著提高直立式声屏障的整体受风荷载及列车运行脉动风压的作用力分布,增强声屏障的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22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96056.4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总公司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弧形全封闭声屏障,包括钢框架(1)和声屏障板(2),所述钢框架(1)通过连接件(3)与桥梁或基础(4)固定连接,声屏障板(2)与钢框架(1)形成供列车通行的隔声隧道固定于呈圆弧形结构的所述钢框架上,所述钢框架(1)的圆心位于所述桥梁或基础(4)的上方,且水平贯穿所述隔声隧道(5)圆心的平面位于通行列车的中部位置。本发明采用圆弧形声屏障,其有效隔声范围大,同时将正对列车位置的声屏障处于圆弧长轴上,加大了声屏障与列车距离,能有效减小列车会车时的气动压力影响,有效缓解气动风压对声屏障的影响,提高声屏障整体安全性及声屏障板的使用寿命。(5),所述钢框架(1)呈圆弧形结构,声屏障板(2)
-
公开(公告)号:CN206289550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413514.0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总公司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弧形全封闭声屏障,包括钢框架(1)和声屏障板(2),所述钢框架(1)通过连接件(3)与桥梁或基础(4)固定连接,声屏障板(2)与钢框架(1)形成供列车通行的隔声隧道(5),所述钢框架(1)呈圆弧形结构,声屏障板(2)固定于呈圆弧形结构的所述钢框架上,所述钢框架(1)的圆心位于所述桥梁或基础(4)的上方,且水平贯穿所述隔声隧道(5)圆心的平面位于通行列车的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弧形声屏障,其有效隔声范围大,同时将正对列车位置的声屏障处于圆弧长轴上,加大了声屏障与列车距离,能有效减小列车会车时的气动压力影响,有效缓解气动风压对声屏障的影响,提高声屏障整体安全性及声屏障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6289551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413558.3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中国铁路总公司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圆弧声屏障板的全封闭声屏障,包括声屏障板和多个呈间隔平行设置的钢框架,所述钢框架通过连接件与桥梁或基础固定连接,所述声屏障板的两端设置于所述钢框架的翼缘槽中,形成供列车通行的隔声隧道,所述钢框架呈圆弧形结构,所述声屏障板通过设置于所述翼缘槽内的紧固装置将所述声屏障板固定于所述钢框架的翼缘槽内;所述钢框架的圆心位于所述桥梁或基础的上方,且水平贯穿所述隔声隧道圆心的平面位于通行列车的中部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采用圆弧形结构的钢框架,通过紧固装置将声屏障板固定在钢框架上,显著提高直立式声屏障的整体受风荷载及列车运行脉动风压的作用力分布,增强声屏障的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110001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45977.6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覆式声屏障,包括沿线路延伸方向错平面依次布置的第一声屏障部分和第二声屏障部分;第一声屏障部分及第二声屏障部分均包括主框架及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声屏障单元,各声屏障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主框架外侧;第一声屏障部分与第二声屏障部分通过过渡声屏障部分衔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声屏障单元安装在主框架外侧的结构,即采用外覆式声屏障,一方面可解决H型钢立柱的铰接支座的声屏障封闭的问题,另一方面,便于错平面的相邻两声屏障部分之间的过渡,有效提高声屏障的吸声、隔声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49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89810.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声屏障,属于环保领域噪声治理的设施领域。其包括门式钢框架(1)及铺设于所述门式钢框架(1)上的声屏障板(2),声屏障板(2)包括隔吸声屏障板(21)和透明型声屏障板(22),所述隔吸声屏障板(21)与所述透明型声屏障板(22)一起安装于所述门式钢框架(1)的外侧上。本发明采用透明声屏障板对声屏障内部进行采光,使其在自然采光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从而保证整个声屏障的对外隔声效果,保证透明声屏障板与隔吸声屏障板隔声量上的匹配,同时其还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抗风压性能,保证声屏障结构具有好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49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210589810.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声屏障,属于环保领域噪声治理的设施领域。其包括门式钢框架(1)及铺设于所述门式钢框架(1)上的声屏障板(2),声屏障板(2)包括隔吸声屏障板(21)和透明型声屏障板(22),所述隔吸声屏障板(21)与所述透明型声屏障板(22)一起安装于所述门式钢框架(1)的外侧上。本发明采用透明声屏障板对声屏障内部进行采光,使其在自然采光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从而保证整个声屏障的对外隔声效果,保证透明声屏障板与隔吸声屏障板隔声量上的匹配,同时其还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抗风压性能,保证声屏障结构具有好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06760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97572.4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全封闭声屏障,包括主体钢结构(1)、设置在主体钢结构(1)两侧的声屏障板Ⅰ(2)及设置在主体钢结构(1)顶部的声屏障板Ⅱ(3),所述声屏障板Ⅱ(3)的上部设有土壤层(4)和植物(5),所述植物(5)种植于土壤层(4)内。本发明结构强度高,安全性能好,在隔声降噪的同时实现了在其顶部种植植物的功能,充分利用了城市空间,另外,土壤和植物可以增加声屏障的隔声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3021930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745804.0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封闭声屏障,属于环保领域噪声治理的设施领域。其包括门式钢框架(1)及铺设于所述门式钢框架(1)上的声屏障板(2),声屏障板(2)包括隔吸声屏障板(21)和透明型声屏障板(22),所述隔吸声屏障板(21)与所述透明型声屏障板(22)一起安装于所述门式钢框架(1)的外侧上。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声屏障板对声屏障内部进行采光,使其在自然采光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从而保证整个声屏障的对外隔声效果,保证透明声屏障板与隔吸声屏障板隔声量上的匹配,同时其还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抗风压性能,保证声屏障结构具有好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784208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467669.0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型声屏障的水循环系统,其与铺设于声屏障顶部的土壤排水结构相连通,包括排水收集系统及净化系统,排水收集系统通过排水管路与土壤排水结构连通,用于收集所述土壤排水结构中的多余雨水,净化系统与排水收集系统相连接,用于对所收集的雨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声屏障顶部大面积区域收集的雨水,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和回收,用于生态型声屏障顶部绿植灌溉或周围环境的绿化、景观用水,实现水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