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96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7781.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正极片,所述正极材料,包括内核以及至少部分包覆所述内核的壳层;所述内核的化学组成为LiMxFe1‑xPO4,其中,0≤x≤0.6;所述壳层为包括若干微孔的碳层,所述微孔的孔径为y,y满足:0.6nm≤y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9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55730.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磷吸附材料包括多孔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生物质碳和至少部分缠绕多孔生物质碳的高分子纤维;多孔复合材料包含若干胺基,至少部分胺基结合有铁离子;且满足以下条件:0.36nm≤d002≤0.43nm,0.85≤ID/IG≤1.38,B≥240m2/g,0.20cm3/g≤V≤0.56cm3/g,其中,d002表示磷吸附材料中的类石墨微晶层间距;B为磷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V为磷吸附材料的总孔容。本发明提供的磷吸附材料对高/低磷浓度的含磷水体都有很高的理论吸附容量,而且该磷吸附材料可再生和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52373.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气装置,包括载体、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导流筒及曝气组件,载体适于悬浮在水体中,第一缓冲件与浸没在水体中的部分载体连接,第一缓冲件具有第一曲面部,第二缓冲件与第一缓冲件连接,第二缓冲件具有第二曲面部,第二曲面部与第一曲面部围合形成弧形流道,弧形流道一端适于与水体连通;导流筒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与弧形流道另一端连通,进水口适于与水体连通;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及导流筒均浸没在水体中,曝气组件包括供气件和充气件,供气件设于载体上,供气件与充气件连通,充气件设于导流筒内,供气件内的氧气经过充气件后输送至导流筒内。减少上升水流的流速损耗,提高换向后的上升水流的扩散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274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04453.4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地下污水管道网络补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城市排水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待补全的城市地下污水管道网络信息,城市地下污水管道网络信息包括污水厂的位置信息、每个第一管道段的位置信息,以及每个井盖的位置信息;从多个第一管道段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管道段,以及每个第二管道段对应的若干个第三管道段,以便于通过第四管道段,分别将每个第三管道段与对应的第二管道段连接,其中,每个第二管道段均与污水厂连通,每个第三管道段均与污水厂隔绝。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城市污水管网数据部分缺失,而实地勘测投入成本较高,且消耗人力物力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42178.8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水植物补光设备和控制方法,其中,沉水植物补光设备包括:壳体;发光元件,其设置在壳体上;第一密封腔,其形成在壳体上;导气管路,其一端与第一密封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源相连通;气流分配元件,其设置在导气管路上,适于驱动气体流入或流出第一密封腔;控制装置,其与气流分配元件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沉水植物补光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沉水植物补光设备需要人工进行安置和打捞,且难以调整对沉水植物的照射面积的缺陷,其能够至少部分代替人工对沉水植物补光设备进行安置和打捞,有效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能够便于操作者调整沉水植物补光设备对沉水植物的照射位置,有助于增大沉水植物的照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00608.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7/00 , C02F3/02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净化塘(102)、水泵(103)及生物炭滤池(104)。生态净化塘(102)用于接收生活污水排放口(101)排出的农村生活污水,并对储存的污水进行生态净化。生态净化塘(102)与生物炭滤池(104)的进水口连通,水泵(103)位于生物炭滤池(104)的进水口处,用于将生态净化塘(102)储存的塘内水通过水泵(103)泵取至生物炭滤池(104)中。生物炭滤池(104),用于通过基于稻田秸秆制备的生物炭滤料(203)对污水进行净化,并将净化后的污水排放至稻田中。该系统可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多级净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稻田灌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经济性与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0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81625.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A01G25/16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灌溉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涉及作物灌溉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灌溉地区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作物生长数据。根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以及作物生长数据,确定灌溉地区的灌溉参数,灌溉参数用于指示灌溉地区内的多个灌溉子区域的灌溉量和灌溉压力。根据灌溉参数对应的多个灌溉子区域的灌溉量和灌溉压力,确定每个灌溉子区域对应的控制阀的调整参数,并按照多个控制阀的调整参数,对灌溉地区进行灌溉处理。该方法结合了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通过确定灌溉参数和灌溉子区域的灌溉量和灌溉压力,实现了对灌溉地区的精细化管理和调控,可以实现精准灌溉,并提高作物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5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52843.3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A01G22/00 , A01G25/02 , A01G25/16 , A01C23/00 , A01C23/0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系统及防治方法。这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系统从源头减少径流量、经济成本低、防治难度低。上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系统包括:农作物种植区、缓流区、蓄水灌溉区和智控系统;农作物种植区有多个土壤墒情参数检测件;缓流区进水口与农作物种植区排水口连通,缓流区延缓径流流速并进行氮磷削减;蓄水灌溉区进水口与缓流区排水口连通,蓄水灌溉区存储径流,蓄水灌溉区的灌溉口与农作物种植区进水口连通;智控系统根据降水情况、农作物所需水量和肥量以及土壤墒情参数控制灌溉口出水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系统排污负荷较大、经济成本高、防治难度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2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588219.2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善通江湖泊候鸟栖息地生境的水库调度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通江湖泊流域内的水文数据、通江湖泊的水质数据以及底质数据;分析水文数据、水质数据以及底质数据,确定栖息地的生境因子适宜度指数;以最大生境因子适宜度指数为目标,在预设约束条件下,确定不同出库流量下的目标生境因子适宜度指数。通过实施本发明,采用枯水期水库调度的下游通江湖泊越冬候鸟栖息地的目标生境因子适宜度指数,来寻找更优的上游水库下泄流量范畴,以合理安排枯水期调度来维持下游通江湖泊的适宜水位和下游通江湖泊的水质,为越冬候鸟提供更好的栖息地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58543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1242178.8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水植物补光设备和控制方法,其中,沉水植物补光设备包括:壳体;发光元件,其设置在壳体上;第一密封腔,其形成在壳体上;导气管路,其一端与第一密封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源相连通;气流分配元件,其设置在导气管路上,适于驱动气体流入或流出第一密封腔;控制装置,其与气流分配元件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沉水植物补光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沉水植物补光设备需要人工进行安置和打捞,且难以调整对沉水植物的照射面积的缺陷,其能够至少部分代替人工对沉水植物补光设备进行安置和打捞,有效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能够便于操作者调整沉水植物补光设备对沉水植物的照射位置,有助于增大沉水植物的照射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