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3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7061.9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F03G6/06 , F28D20/00 , F25B15/06 , F24S60/00 , F24S23/00 , F03G6/00 , F01K25/10 , F01K7/32 , F01K17/02 , F01K19/00 , F01K13/00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漠塔式太阳能CO2发电及除杂系统,包括定日镜场及设于吸热塔上的吸热器,所述吸热器与熔盐储热子系统相连,所述熔盐储热子系统通过加热器与CO2发电子系统相连,所述CO2发电子系统通过高温冷却器、低温冷却器和溴化锂溶液吸收式制冷机组相连,所述CO2发电子系统中设有除杂系统回路。本发明采用膨胀后CO2的余热驱动溴化锂溶液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取冷量,从而将CO2冷却至临界点附近或冷凝至液体,以适应沙漠环境温度的变化;采用了气液分离器分离液态CO2中存在的杂质气体,提高了系统CO2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7066.1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F22B33/18 , F22B31/00 , F22B31/08 , F22G7/12 , F23J15/02 , B01D53/14 , C01B32/50 , F01K25/10 , F01K7/32 , F01K13/00 , F01K13/02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碳捕集的CO2自供应超临界CO2火力发电厂及运行方法,包括有燃料燃烧模块、超临界CO2动力循环模块、碳捕集模块和冷却水循环模块;利用超临界CO2动力循环代替传统的蒸汽朗肯循环进行发电,有效提高了系统发电效率;在超临界CO2动力循环中引入CO2液态储罐,不仅可以实现发电系统的变负荷调节,也可以有效排出循环工质中的杂质;利用醇胺法对火力发电厂中产生的烟气进行CO2捕集,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同时将得到的CO2直接用于超临界CO2动力循环中,可以补充泄露、检修等造成的CO2流失,有效实现系统CO2的自供应,减少火力发电厂购买及运输CO2的成本,除自身利用外,多余的CO2可以运送至其他需要CO2的行业,以参与整个碳市场交易,从而增加电厂的营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01896.7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大功率低纹波输出的制氢变换器及控制方法,包括六脉动换流单元,滤波电路,三相堆叠交错并联Buck电路。六脉动换流单元与滤波电路串联后,再与三相堆叠交错并联Buck电路3串联,最终连接负载。通过对晶闸管阀触发脉冲的相位控制来改变换流器的直流电压实现六脉动直流输电。三相堆叠交错并联辅助支路主支路用来实现功率传输,辅助支路用来实现消除输出电流纹波。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就可以保证主支路各相实现良好的均流效果;而通过控制辅助支路开关管SAX1和SAX2可以实现电流IAX和Idcmain的交流分量互补及纹波互补,进而实现变换器输出电流Idco零纹波,完成辅助支路的控制。本发明可以在低压大电流场景下实现大功率低电流纹波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51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234913.0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硬化能力高的铁锰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高强铁锰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铁锰合金中,Mn含量为17.5‑18.5wt%,氧含量小于等于0.03wt%,余量为铁;所述铁锰合金的屈服强度为220‑300MPa、极限抗拉强度为870‑998MPa。其所述铁锰合金以Fe‑Mn预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打印坯,然后在保护气氛下于450‑700℃进行热处理;得到产品,3D打印的参数为:激光功率200‑220W,扫描速度680‑720mm/s。本发明在确保产品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产品的抗拉强度,进而达到提升产品加工硬化能力的目的。本发明组分简单可控,产品加工硬化能力强,便于用作生物医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34913.0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硬化能力高的铁锰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用高强铁锰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所述铁锰合金中,Mn含量为17.5‑18.5wt%,氧含量小于等于0.03wt%,余量为铁;所述铁锰合金的屈服强度为220‑300MPa、极限抗拉强度为870‑998MPa。其所述铁锰合金以Fe‑Mn预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打印坯,然后在保护气氛下于450‑700℃进行热处理;得到产品,3D打印的参数为:激光功率200‑220W,扫描速度680‑720mm/s。本发明在确保产品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产品的抗拉强度,进而达到提升产品加工硬化能力的目的。本发明组分简单可控,产品加工硬化能力强,便于用作生物医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8846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725121.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疣体切割用辅助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筒,所述驱动筒内安装用于驱动第一夹持臂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筒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安装有限制第二夹持臂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液筒。本发明通过使第二夹持臂发生转动,如此可与第一夹持臂对疣体进行夹持,当弹性气囊与疣体接触后,可通过与疣体的接触情况来使限位机构运转,如此可在刚好夹紧疣体后,停止向驱动机构供气并使第二夹持臂位置固定,结构简单实用,能够对疣体进行稳固夹持的同时也不会致使疣体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392235.6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可降解医用材料领域,一种高性能生物可降解Zn‑Cu‑Ti‑xFe合金及应用。所述Zn‑Cu‑Ti‑xFe合金中x为0~0.5,Zn为余量。经真空熔炼技术、高温均匀化处理、预热、轧制变形后获得板状FeZn13相,使得合金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所述合金的室温拉伸屈服强度为150~200MPa,抗拉强度为200~300MPa,延伸率为30~50%;在模拟体液中均匀降解,降解速率为72~183μm/y;对SaOS‑2成骨细胞和HUVEC细胞的毒性低于2级,满足多种人体植入器件材料的使用要求,本发明组分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控,具有推广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56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51039.X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银的镁基复合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纳米材料包括氢氧化镁和银元素;所述银元素分布在氢氧化镁的内部和表面。其制备方法为:在避光条件下,将纳米氧化镁颗粒加入含银离子的溶液中,搅拌后摇晃;离心使固液分离;得到固体;所得固体在低于50摄氏度的条件下干燥;得到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所涉及的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成骨抗菌方面;也可在骨组织工程中充当添加相来间接促进骨愈合。本发明首次尝试了以纳米氧化镁为原料,通过纳米氧化镁水解成氢氧化镁的同时完成对银的定量装载;通过氢氧根以及二次团聚实现对银缓释的控制。本发明所涉及的产品具有优异的杀菌效果,同时能显著促进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胶原分泌。
-
公开(公告)号:CN109724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1046050.3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能源材料及热能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氢化物为储气介质的气隙式热开关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气隙式热开关包括:热端;冷端;间隙;肋片;氢化物罐;氢化物;导通管;过滤器;加热体;低热导密封圈等部件组成。对氢化物进行加热和冷却,可使热开关的间隙内充入的氢气压力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热冷端间的热阻,进而达到热开关导通和关闭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主动式气隙式热开关,可以实现多种工况下、长时间、高频次的交替开断动作,可广泛应用于制冷制热、超低温制冷、高精度温度控制、废热利用等许多技术领域。该方法相比现在有的气隙式热开关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其优势包括加工制造简单、成本低,具有耐久、可靠、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87668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45472.7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升华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锂离子层状正极材料进行改性的方法,将锂离子电池用的层状正极材料与低温熔融盐,按照层状正极材料与低温熔融盐的摩尔比(50~3):1混合于真空或于保护气氛中保温热处理后,再进行水洗——烘干。采用本发明方法可有效改善层状正极材料的首次首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并且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周期短,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