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292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966514.1

    申请日:2016-10-28

    申请人: 中山大学

    IPC分类号: F23L15/02 F28D20/00

    CPC分类号: Y02E20/348 Y02E60/1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及其预热方法,该预热器包括支架、动力装置、预热装置和外壳,预热装置固定在支架上,包括转轴、转子壳体和若干个转子叶片,转子叶片均匀设置在转轴和转子壳体之间,在相邻转子叶片之间构成换热腔,转子叶片内设置有封装层,封装层内封装有熔融盐传热蓄热材料;外壳覆盖在预热装置的外围,形成一密封空间,该密封空间分为烟气侧和空气侧,在烟气侧的外壳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在空气侧的外壳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热风出口、冷风入口,工作时,空气流入空气侧的换热腔,烟气流入烟气侧的换热腔;动力装置驱动转子叶片转动。本发明能充分吸收烟气中的热量,降低排出的烟气温度,大大提高传热率。

    一种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0471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4557.9

    申请日:2015-03-25

    IPC分类号: C09K5/12

    CPC分类号: C09K5/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金属镁粉0.05~2%、氯化钙98~99.95%。本发明通过将金属镁粉与氯化钙混合,搅拌均匀,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中加热至固体全部熔融成液体,保温,然后冷却、粉碎、干燥,得到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该高导热的金属-氯化物熔盐材料原料来自于盐湖钾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弃盐,使盐湖尾矿废弃盐得到高值化利用,实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而且该体系导热系数高,传热性好,适合应用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和工业节能领域。

    一种太阳能热化学储能吸热器及其吸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923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35957.4

    申请日:2013-09-23

    申请人: 中山大学

    IPC分类号: F28D20/00

    CPC分类号: Y02E60/142 Y02E70/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化学储能吸热器及其吸热方法,该吸热器以吸热层和反应层作为储能吸热体置于腔体内,开口由石英玻璃窗密封,外部包覆有保温层。该吸热方法是:聚光太阳辐射透过石英玻璃窗投射到吸热层表面,反应气体在吸热层内吸收聚光太阳辐射升温后进入反应层,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把太阳能储存在反应产物中。反应产物可作为燃料用于燃气轮机发电,也可直接作为气体燃料使用。吸热层可均匀加热反应气体,并可保护反应层,避免局部过热;采用热化学过程储存太阳能,反应产物可长期常温储存,实现太阳能的高效稳定吸收与储存;结构紧凑简单,反应流体与产物方便运输,可以满足规模化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的要求。

    氨基功能化硅胶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2092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310039289.3

    申请日:2013-01-31

    IPC分类号: B01J20/10 B01J20/30 B01D5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功能化硅胶吸附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浸渍法,将有机物中的氨基官能团负载在介孔硅胶的内表面,该方法制备过程比较简单,耗能小,且脱附、再生也容易,可大幅度减少工业应用过程中的能耗及成本。该复合材料中有机胺有效负载量在20~60%之间,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脱附能力,且稳定性良好,由于采用了制备简单,可大量生产的多孔硅胶作为复合材料的载体,相比其他分子筛类多孔材料,该吸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能够满足工业过程二氧化碳气体捕集的对吸附剂材料的要求。

    一种判断含氧酸熔盐工作温度上限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0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59500.5

    申请日:2024-04-1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含氧酸熔盐工作温度上限值的方法,涉及熔盐领域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包括以下步骤:S1、列出含氧酸盐熔盐体系可能发生的反应,计算各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非标准状态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确定热力学上可以发生的反应和发生倾向大的反应;S2、建立和优化含氧酸盐熔盐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模型,寻找热力学上可以发生反应路径,分析反应在动力学上的可行性;S3结合热力学计算结果和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判断熔盐发生劣化分解的速度和程度,确定含氧酸盐熔盐工作温度上限。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热稳定性实验对质量损失进行探究工作量大、不确定性高、周期长等问题,可以预测含氧酸熔盐的工作温度上限模拟值,能够有效提高研究效率。

    一种交叉缩放式太阳能吸热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6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0758164.9

    申请日:2018-07-11

    申请人: 中山大学

    IPC分类号: F24S10/00 F24S70/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试验系统及其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叉缩放式太阳能吸热装置及方法,所述太阳能吸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HTF的流入口与流出口,所述流入口、流出口均设有用于连接HTF容器的法兰;所述装置本体上部设成波纹凸起结构,内部设有交叉缩放式流动通道。本发明通过所述装置本体设有波纹凸起结构的设置,能增大吸热面积,增加装置对太阳光的二次及多次吸收,提高吸热效率;同时装置本体内部设有由扩张段和收缩段交替组成的扩缩隔板,这样设置能增加流体换热,使流体始终在方向反复改变的纵向压力梯度作用下流动,扩张段产生的剧烈漩涡在收缩段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收缩段还有提高边界层速度的效果,强化HTF传热。

    一种基于相变储热单元的模块化梯级储热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9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710196922.8

    申请日:2017-03-29

    申请人: 中山大学

    IPC分类号: F28D20/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储热单元的模块化梯级储热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相变储热单元堆积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相变储热单元堆积系统设置在装置本体内,输入输出系统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上下端。相变储热单元堆积系统包括若干个相变储热单元,相变储热单元底部有支撑架支撑以形成换热工质的水平流动通道,相变储热单元在装置本体内按照其内部相变材料熔点高低梯级分布,单元内部为相变材料,外部包裹着固体储热材料。系统储热流程为高温流体依次从高温相变储热区流至低温相变储热区,最终从装置底部处流出;反之,则为放热流程。本发明储热能力强、热量可以梯级储存和梯级利用、易于单元堆积和系统放大、适用范围广。

    一种有效提高反应床导热能力的金属氢化物吸放氢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335113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6861.5

    申请日:2021-06-11

    申请人: 中山大学

    IPC分类号: B01J19/00 B01J19/24 B01J19/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提高反应床导热能力的金属氢化物吸放氢反应器,包括浴锅、控制器和反应器;浴锅内部设有加热腔;控制器设于浴锅上,控制器用于调控加热腔的加热温度;反应器设于浴锅内,反应器内部设有存储腔,存储腔内部设有多层钢丝球层和多层金属氢化物层,多层钢丝球层和多层金属氢化物层交替层叠布置,且多层钢丝球层的空隙内填充有金属氢化物;所以通过在反应床中引入钢丝球,并将金属氢化物填充在钢丝球的孔隙中,能够十分见效地提高反应床的有效导热系数,为吸放氢反应的动力学提供一个更好的温差驱动,从而有效改善金属氢化物吸放氢的工作速率与效率,从而切实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兼顾成本和导热能力的问题。

    一种基于透光透气聚热反应室的太阳能腔式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51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36513.3

    申请日:2020-01-14

    申请人: 中山大学

    IPC分类号: B01J8/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透光透气聚热反应室的太阳能腔式反应器,包括壳体、石英透光板、环形护盖和透光透气聚热反应室;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口,其底部中心处形成有用于输出生成物混合气的出口通道,其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均匀注入反应物混合气的入口通道;所述石英透光板的形状大小与环形护盖内部的形状大小相适应,所述环形护盖套在石英透光板的外部并与壳体的顶部通过螺纹密封连接,由壳体、环形护盖和石英透光板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石英透光板作为腔体的透光窗口;所述透光透气聚热反应室设于腔体内部,并位于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太阳能热化学反应器使用过程中太阳辐射利用效率低、热损失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