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528388U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21273020.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央储备粮泰安直属库有限公司
Inventor: 梅晓丽 , 姜传库 , 林涛 , 郝建兵 , 严蒙 , 张振鹏 , 杨忠玉 , 刘太峰 , 刘建国 , 汤亮 , 刘安贵 , 刘钊 , 李晓凤 , 白晗 , 林杰腾 , 郭炜昊 , 程锦 , 程俊 , 王涛 , 周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曲率的装配式滑模模板体系,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面板和设置于面板底部的多个门式提升架;面板上设置有附肋组合体,所述附肋组合体包括设置于面板竖向两侧边缘的竖边框,设置于所述竖边框之间的多个竖肋,以及连接于多个所述竖肋的横肋,所述竖边框的两端向内侧延伸设置有第一横肋连接板,靠近竖边框的竖肋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相邻的竖肋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横肋连接板,所述竖肋与面板焊接固定,所述横肋与竖肋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模板围圈采用与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曲率,改了传统的多块模板拼接的“以直代曲”类弧形做法,混凝土结构成型形状尺寸更加符合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2070588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559680.X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央储备粮泰安直属库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粮仓气体实时检测仪,包括箱体、上盖体、抽风机、电路板、氧气浓度传感器、氮气浓度传感器、磷化氢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上端和下端开口,箱体上端开口处设置上盖体,所述箱体内侧中部固定设置隔板,隔板上端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下侧分别连接氧气浓度传感器、氮气浓度传感器、磷化氢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一侧下部设置抽风机,箱体另一次下部设置过滤部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箱体下端开口处设置可滑动开闭的底部封挡一和底部封挡二,底部封挡一和底部封挡二可以快速打开方便工作工作人员清理箱体内的灰尘以及对传感器进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71601.X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雄安科铖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IPC: C04B24/24 , C04B28/00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聚合物混凝土的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外加剂由过烧生石灰、海泡石、触变润滑剂、分散剂、体系稳定剂、早强剂、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石膏及水组成。通过合理配比与制备工艺,使外加剂具备缓凝、减水、收缩补偿及触变性能,显著提升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施工性、体积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外加剂能够优化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解决现有硅酸盐水泥外加剂在地聚合物体系中的适配性问题,为地聚合物混凝土在修补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5191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93155.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 河北雄安科铖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SP‑ICA的探地雷达杂波的抑制方法和装置,涉及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在该方法中,获取探地雷达的原始回波数据矩阵,通过均值滤波消除所述原始回波数据矩阵中的偏移量以得到数据矩阵;对所述数据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根据分解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重构向量,并对所述重构向量进行白化处理以得到中间向量;使用基于固定点迭代的FASTICA算法,以负熵作为对比函数,从所述中间向量中计算独立分量;确定峰度阈值,根据所述峰度阈值从所述独立分量中确定目标独立分量,根据所述目标独立分量生成杂波抑制后的图像。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了有效去除杂波干扰,提升探地雷达数据的分辨能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24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56294.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平面防雨通风百叶,包括:上层百叶,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上叶板,相邻的两个上叶板之间设有第一通风间隙,上叶板呈上凸下凹的折板结构;下层百叶,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下叶板,下叶板呈下凸上凹的折板结构;封头板,每个上叶板两端底部分别设有一个封头板,封头板顶部与上叶板底部贴合连接,相邻的两个封头板之间设有一个下叶板,下叶板一侧与封头板底部一侧贴合;其中,第一通风间隙处于下叶板的开口上方且处于下叶板的开口范围内,上层百叶和下层百叶之间设有第二通风间隙。通过上层百叶反扣披水,下层百叶接水疏水,上下百叶之间的空隙作为通风通道,实现既能够通风又能够提高防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381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49187.7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雷达成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MIMO雷达图像的栅瓣抑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MIMO雷达图像的栅瓣抑制方法包括:获取MIMO雷达的阵列图像信息,其中,所述阵列图像信息包括全阵列雷达图像和多幅子阵列雷达图像;根据所述多幅子阵列雷达图像计算相位加权因子PF;根据所述多幅子阵列雷达图像计算幅度加权因子AF;将所述全阵列雷达图像、所述相位加权因子PF和所述幅度加权因子AF相乘,生成栅瓣抑制后的雷达图像。本申请将全阵列雷达图像、相位加权因子PF和幅度加权因子AF相乘,生成栅瓣抑制后的雷达图像,有效抑制MIMO雷达成像时存在的栅瓣。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4793.4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液压台车模板支撑系统,属于建筑模板支撑技术领域,包括台车主架、行走机构、模板结构、辅助定位机构和推行机构;台车主架包括立柱和连杆,立柱间隔设置,且通过连杆相互连接;行走机构包括导轨、基座和滚轮,导轨固设在基座上,滚轮设置在台车主架底部,并与导轨滑动配合;模板结构包括支撑骨架和面板,支撑骨架设置在台车主架的立柱顶部,面板铺设在支撑骨架顶部;辅助定位机构包括液压油缸和垫板,垫板设置在导轨两侧,并与基座连接;推行机构为水平液压油缸,并与台车主架连接。本发明的台车主架组装简单快捷,与行走机构配合,实现整体的灵活移动,无需重复搭拆,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4993.3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 河北雄安科铖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用智能运载平台,一种建筑外墙用智能运载平台,包括设备主仓、安装平台、与设备主仓固定连接的绳索和通过绳索带动设备主体移动的移动装置,安装平台能够安装对建筑外墙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安装平台滑动连接在设备主仓上且能向靠近建筑外墙的方向滑移,设备主仓上设置有能带动安装平台移动的驱动装置。本申请具有增加对建筑外墙的检测精度,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31483.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探地雷达杂波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探地雷达接收信号模型为低秩矩阵与稀疏矩阵之和,其中杂波矩阵用低秩矩阵表示,目标数据则用稀疏矩阵表示;通过鲁棒正交子空间学习与全变分正则化,将低秩稀疏分解问题转化为基于最小化低秩矩阵的秩、稀疏矩阵稀疏度以及稀疏矩阵全变分正则化项之和的联合优化问题;利用增广拉格朗日法与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所述联合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杂波抑制之后的目标稀疏矩阵。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鲁棒正交子空间学习及全变分的探地雷达杂波抑制方法,由于将稀疏矩阵全变分正则化项引入低秩稀疏分解优化问题中,能够进一步滤除杂波成分,提高探地雷达数据的信杂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58525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765628.0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15/10 , E02D7/18 , E02D5/38 , E02D13/06 , E02D29/055 , E02D33/00 , E21B7/00 , E21B7/04 , E21B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逆作法大直径钢管结构柱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逆作法大直径钢管结构柱全套管全回转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桩位放线定位;2、采用旋挖机引孔;3、振动锤下放护筒;4、钻进形成灌注孔;5、吊放钢筋笼,混凝土灌注,形成支护桩;6、吊放定位平衡板;7、全回转钻机就位;8、钢管柱与工具柱呈对接布置形成结构柱,吊放结构柱;9、全回转钻机下插钢管柱,垂直度调节、水平线调节和方位角调节;10、移除全回转钻机,沿钢管柱的内部灌注混凝土;11、拆除工具柱,间隙采用碎石回填,拔除护筒。结构柱通过垂直度调节、水平线调节和方位角调节,使结构柱的中心位置、水平标高及方位角偏差满足设计需求,保证了结构柱的施工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