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4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8801.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路灯的交通预警系统,涉及交通技术领域。首先监测采集各智慧路灯的隶属运行区域的各道路的交通数据,然后分析得到各智慧路灯的隶属运行区域的各道路的交通行为表征值,有助于更精确预测和规划每个道路的照明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为系统调整路口的灯光模式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根据各智慧路灯的隶属运行区域的各道路的交通行为表征值,对智慧路灯的灯光模式进行调整,并在路口显示屏进行预警提示,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风险,提高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实现对照明情况的精准把握,提升交通流动性,还能有效提高交通安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21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50135.9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瑛 , 蔡岳峰 , 谭亦高 , 罗桂军 , 周普 , 张灿 , 许静宜 , 余威 , 李天舒 , 卢枫 , 朱佳怡 , 荣嘉豪 , 肖跃龙 , 高青 , 李亿 , 刘柱梁 , 汤林声
IPC: H05B47/105 , H05B47/115 , H05B47/165 , H05B45/10 , H05B4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亮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多功能智能路灯亮度调节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路灯所处环境状态数据集,比对得到智能路灯基准亮起亮度,获取智能路灯监测行人状态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智能路灯监测行人状态特征值,获取智能路灯响应状态数据集,比对得到智能路灯亮度调节特征偏差值,基于智能路灯监测行人状态特征值、智能路灯亮度调节特征偏差值,综合分析得到智能路灯亮度调节评估值,比对得到智能路灯基准亮起亮度的调节方案,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智能路灯亮度调节方法环境适应性不足、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路面安全性和行人的视认率,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175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6699.6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规则弧形墙体结构的预制平台,其包括:底板,固定设置于底板上表面两侧的侧支板,固定设置于侧支板顶部的浇筑平台,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支板之间的模板组件和用以对模板组件进行加固连接的模板加固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上的第一顶推机构,水平滑动设置于底板上表面且外端与第一顶推机构的工作端连接的两块底模,沿底模长度方向依次布设于底模上表面的底模固定孔组和多个模板定位组件,分别安装于两块底模上的两块侧模,能拆卸连接于两块侧模端头之间的端模,固定杆,定位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面对连续不规则弧形墙结构施工时,需要搭建大量工作面,不仅耗时长,且难以保证结构符合线型要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4293.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隔壁法施工隧道初支变形侵限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隧道发生侵限变形的左导洞和/或右导洞的处治段断面进行量测,以获得各处治段的初支变形侵限数据;S2、根据步骤S1获得的初支变形侵限数据,由隧道洞外向洞内,逐段向前对各处治段依次进行变形侵限处治施工;S3、对完成初支变形侵限处治的各处治段进行质量检测和后期维护。本发明对各处治段采用跳段施工处理,并利用分体式台车支护和错位换拱联合施工对处治段进行变形侵限处治,不仅施工效率高,且施工中无支护真空期,可有效抑制围岩再次变形和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对围岩、原系统锚杆和已施工的处治段扰动小,变形控制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58660.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保护性基础回填结构及回填施工方法,属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00、浇筑施工基础模块和地梁;S200、确定框架柱预留腔的边线,在框架柱预留腔的边线外侧确定模板预留腔的外圈边线;S300、以模板预留腔的外圈边线为内控尺寸,砌筑支撑胎模;S400、采用遮挡布支设在基础模块上方对框架柱预留腔进行遮挡;S500、将回填土方进行回填,并将基础模块及地梁进行覆盖。本申请通过支撑胎模保证过程填土不侵入柱头范围,减少后续的柱头清理工作,同时预留了一个模板与一个木枋背楞的厚度,既可以将支撑胎模作为模板安装的定位依据与压脚措施,又有效保证了后续的拆模空间,加快模板的安拆效率,实现基础预留柱模板的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92757.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不中断条件下构件吊装安全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吊臂路径模拟施工获取吊臂进遮挡区域的三维坐标、出遮挡区域的三维坐标后进行预存,其中,吊臂进、出遮挡区域的三维坐标一一对应;S2、实际施工时当吊车吊物进入遮挡区域时,计算吊臂进遮挡区域的三维坐标,若计算的吊臂进遮挡区域的三维坐标与任一预存的进遮挡区域的三维坐标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触发跟踪型全站仪提前自动瞄准对应的出遮挡区域三维坐标,并在对应的出遮挡区域进行跟踪扫描,直至重新瞄准全反射棱镜,实现遮挡或干扰时跟踪型全站仪的快速跟踪与锁定观测,提高了遇遮挡时吊装安全监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3153.6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通公开了一种桥梁路面结冰识智能识别、预警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象观测站,温湿度传感器,结冰预防及信息采集装置,结冰信息处理模块,结冰预防及交通管控模块,车辆通行疏导装置和管理员终端。本发明能智能识别和分析桥梁的结冰情况,自动喷洒融冰剂以预防桥梁路面结冰或对已结冰路面进行融冰处理,同时能智能对桥梁车辆的通行进行调度管控和预警引导通行,具有较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0021618.0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挡墙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桩板式挡墙及使用方法,包括下墙体和下墙体一端的上墙体,所述下墙体的一端对称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有内扣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载重框架,所述载重框架的上端设有固定挂架,所述固定挂架用于卡入安装槽内,所述下墙体的一端还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挂架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用于下墙体与载重框架的固定。本发明通过两个下墙体与上墙体的组合连接结构,可提高对装置整体的支撑范围,可随着施工场地,对装置进行组合延伸,来阻挡指定位置的土壤,从而使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场地的安装操作,以及具备了延伸组装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026695.4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土方回填夯实施工中平整度的测量控制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土方待夯实的施工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区,全站仪,红外监测设备,土方回填夯施工数据生成模块;所述监测区为方形,所述监测区设置在施工区之外且覆盖所述施工区;所述全站仪用以测量监测区四个角端的顶点坐标位置,并将顶点坐标位置传输至土方回填夯施工数据生成模块;所述土方回填夯施工数据生成模块用以生成监测区平面图和土方回填夯实施工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在面对大面积土方回填夯实时,无法精准掌握夯实平整度,难以保证土方整体回填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13737.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10 , G06F16/29 , G06Q10/047 , G06F111/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设施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GIS+BIM的弃土场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弃土场的地形数据构建出弃土场所属区域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精确反映弃土场的实际地形条件,通过BI M技术构建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准确再现弃土场的地貌特征,同时准确的三维地形模型为后续分析弃土场施工状况提供了模型参考基础,对弃土场所属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弃土场所属区域的初始择取施工路径,优化弃土场施工流程,从而提高弃土场施工效率,对弃土场所属区域的三维地形模型进行优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弃土场的实际地形条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