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69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3078.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C23/07 , E01C23/09 , E01F9/608 , E01F9/615 , E01F9/662 , G16Y10/3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0 , G16Y20/20 , G06T17/00 , G06V20/56 , G06V2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和养护机器人的路面智能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养护机器人,养护机器人基地,配料罐,BIM系统,养护分析调度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和无人机摄影技术自动分析和识别需要养护的质量缺陷区块,并制定合理科学的养护策略,以控制养护机器人高效、有序的对质量缺陷区块进行全天候智能养护,全程无需工人介入,能应对各种地形、地貌复杂或极端环境下,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路面养护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954113.X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吹填区路基,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搅拌桩层、小片石垫层、砂碎石垫层和回填土路基层,所述水泥搅拌桩层由若干个垂直地面的水泥搅拌桩组成,所述水泥搅拌桩的下端伸入吹填区的粉质黏土层中,水泥搅拌桩的上端处于吹填区的淤泥层与吹填区的素填土层的交界处,所述小片石垫层与水泥搅拌桩层中桩间的软土一起组成复合地基,所述砂碎石垫层平铺在小片石垫层的上方,所述回填土路基层平铺在砂碎石垫层的上方;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滨海吹填区路基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滨海吹填区路基存在的结构可靠性差、易出现反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58660.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布了一种保护性基础回填结构及回填施工方法,属于房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00、浇筑施工基础模块和地梁;S200、确定框架柱预留腔的边线,在框架柱预留腔的边线外侧确定模板预留腔的外圈边线;S300、以模板预留腔的外圈边线为内控尺寸,砌筑支撑胎模;S400、采用遮挡布支设在基础模块上方对框架柱预留腔进行遮挡;S500、将回填土方进行回填,并将基础模块及地梁进行覆盖。本申请通过支撑胎模保证过程填土不侵入柱头范围,减少后续的柱头清理工作,同时预留了一个模板与一个木枋背楞的厚度,既可以将支撑胎模作为模板安装的定位依据与压脚措施,又有效保证了后续的拆模空间,加快模板的安拆效率,实现基础预留柱模板的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13737.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7/10 , G06F16/29 , G06Q10/047 , G06F111/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础设施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GIS+BIM的弃土场施工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弃土场的地形数据构建出弃土场所属区域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精确反映弃土场的实际地形条件,通过BI M技术构建的三维地形模型能够准确再现弃土场的地貌特征,同时准确的三维地形模型为后续分析弃土场施工状况提供了模型参考基础,对弃土场所属区域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弃土场所属区域的初始择取施工路径,优化弃土场施工流程,从而提高弃土场施工效率,对弃土场所属区域的三维地形模型进行优化,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弃土场的实际地形条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314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68801.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路灯的交通预警系统,涉及交通技术领域。首先监测采集各智慧路灯的隶属运行区域的各道路的交通数据,然后分析得到各智慧路灯的隶属运行区域的各道路的交通行为表征值,有助于更精确预测和规划每个道路的照明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为系统调整路口的灯光模式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根据各智慧路灯的隶属运行区域的各道路的交通行为表征值,对智慧路灯的灯光模式进行调整,并在路口显示屏进行预警提示,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风险,提高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性,实现对照明情况的精准把握,提升交通流动性,还能有效提高交通安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21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50135.9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瑛 , 蔡岳峰 , 谭亦高 , 罗桂军 , 周普 , 张灿 , 许静宜 , 余威 , 李天舒 , 卢枫 , 朱佳怡 , 荣嘉豪 , 肖跃龙 , 高青 , 李亿 , 刘柱梁 , 汤林声
IPC: H05B47/105 , H05B47/115 , H05B47/165 , H05B45/10 , H05B4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亮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多功能智能路灯亮度调节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路灯所处环境状态数据集,比对得到智能路灯基准亮起亮度,获取智能路灯监测行人状态数据集,综合分析得到智能路灯监测行人状态特征值,获取智能路灯响应状态数据集,比对得到智能路灯亮度调节特征偏差值,基于智能路灯监测行人状态特征值、智能路灯亮度调节特征偏差值,综合分析得到智能路灯亮度调节评估值,比对得到智能路灯基准亮起亮度的调节方案,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智能路灯亮度调节方法环境适应性不足、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有助于提高路面安全性和行人的视认率,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38860.X
申请日:2023-05-14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扩建工程中基于BIM的地下管道改迁规划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改扩建工程中施工段及周围场地进行测绘;S2、利用测绘得到的数据生成施工现场三维实景模型;S3、查找原始地下管道修建数据,在施工现场三维实景模型中建立原始地下管道模型,确保原始地下管道模型与实际现状管道的高程和位置一致;S4、在施工现场三维实景模型中创建改扩建工程模型;S5、在施工现场三维实景模型中按不同方案进行管道改迁布置,从而生成管道改迁方案不同的若干个施工现场三维模型,之后筛选出管道改迁方案较优的施工现场三维模型;S6、将施工现场三维模型生成施工图指导现场施工。采用本发明方法可筛选出较优的管道改迁方案,并生成施工现场三维模型和施工图指导现场施工,从而达到节约施工成本及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9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54113.X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吹填区路基,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泥搅拌桩层、小片石垫层、砂碎石垫层和回填土路基层,所述水泥搅拌桩层由若干个垂直地面的水泥搅拌桩组成,所述水泥搅拌桩的下端伸入吹填区的粉质黏土层中,水泥搅拌桩的上端处于吹填区的淤泥层与吹填区的素填土层的交界处,所述小片石垫层与水泥搅拌桩层中桩间的软土一起组成复合地基,所述砂碎石垫层平铺在小片石垫层的上方,所述回填土路基层平铺在砂碎石垫层的上方;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滨海吹填区路基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滨海吹填区路基存在的结构可靠性差、易出现反弹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84293.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隔壁法施工隧道初支变形侵限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隧道发生侵限变形的左导洞和/或右导洞的处治段断面进行量测,以获得各处治段的初支变形侵限数据;S2、根据步骤S1获得的初支变形侵限数据,由隧道洞外向洞内,逐段向前对各处治段依次进行变形侵限处治施工;S3、对完成初支变形侵限处治的各处治段进行质量检测和后期维护。本发明对各处治段采用跳段施工处理,并利用分体式台车支护和错位换拱联合施工对处治段进行变形侵限处治,不仅施工效率高,且施工中无支护真空期,可有效抑制围岩再次变形和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对围岩、原系统锚杆和已施工的处治段扰动小,变形控制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16108517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1069469.2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围檩的安装固定装置及基坑围护结构,用于将钢围檩安装固定在钢板桩的内侧面上的安装位置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于钢围檩上的拉环以及用于将拉环与钢板桩拉紧连接的伸缩拉紧机构,伸缩拉紧机构的第一端与拉环连接,伸缩拉紧机构的第二端呈钩状吊挂于钢板桩的顶端,使钢围檩贴合于钢板桩的内侧面上,进而通过伸缩拉紧机构的伸缩调节以带动钢围檩移动至钢板桩的内侧面上的安装位置处,从而将钢围檩固定于钢板桩的内侧面上的安装位置处。本实用新型的钢围檩的安装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并且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