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管道全位置焊接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5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60849.1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管道全位置焊接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管道、移动装置、焊接设施和焊接总控系统,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管道上,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和磁吸式万向轮,所述磁吸式万向轮设置在移动小车下方的四个角落,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焊接设施,所述焊接设施包括夹具、焊枪、气瓶和焊接电源,所述夹具固定设置在移动小车上,所述焊枪固定设置在夹具上,所述气瓶与焊枪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焊接电源与焊枪之间设置为电性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管道全位置焊接方法,本发明的基于视觉感知的管道全位置焊接系统及方法实现实时焊接、实时分析、实时检测、及时返修,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一种适用于中薄壁结构的双面焊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4642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1279685.9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中薄壁结构的双面焊接装置及方法,双面焊接装置包括焊接电源、焊枪、超声传感定位装置、滑轮驱动装置、操作平台、控制系统及协调运动系统。操作平台设置于工件两侧,用于承载焊接电源等设备,并固定焊枪和超声传感定位装置;滑轮驱动装置用于为滑轮提供动力,滑轮设置于工件端面上;超声传感定位装置用于对工件焊缝进行扫描,控制系统及协调运动系统接收扫描结果并分析后,控制焊枪调整装置对焊枪前端位置进行微调,使得焊枪前端处于焊缝中心并以一定角度进行焊接;焊接电源具有氩弧焊功能并配置相应焊枪。本发明可用于铝镁合金等中薄壁结构的焊接,能够实现一定厚度范围内的一次焊接成形,减少焊接热变形,保证焊接质量。

    一种K-TIG焊接系统及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1820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863911.7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TIG焊接系统,区别于传统TIG的固定送丝方式,本发明能自动识别K‑TIG大电弧宽度,依据电弧宽度检测值在送丝的过程中设置高、低送丝速度区域,从而进行摆动送丝,达到一次性焊接成型的目的。K‑TIG焊接中厚板时经常出现咬边、焊缝正面凹陷等缺陷,使用本发明能有效利用K‑TIG焊接电弧的高能量熔化焊丝对焊缝填充,从而有效解决K‑TIG焊接时熔池流动性差和咬边等焊接缺陷,实现焊缝一次性成形。本发明焊接过程稳定,焊缝质量高,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较低,焊后不用清渣,可广泛应用于低碳钢、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等材料的焊接,加大K‑TIG焊接生产效率。

    一种管道智能组对点固焊装配间隙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58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01123.5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智能组对点固焊装配间隙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智能焊接机器人、计算机系统、夹持系统、吊装系统、焊接电源、焊枪、焊缝激光视觉扫描系统、控制柜。吊装系统将管件、管道吊装至夹持系统上夹紧,夹持系统能够带动管件和管道进行位置调整,实现智能化组对,保证管件与管道之间坡口间隙均匀分布;扫描系统进行坡口间隙扫描,计算机系统根据扫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提取焊接工艺参数,控制智能焊接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点固焊焊接操作。本发明通过智能点焊的工艺参数优化,实现组对间隙均匀,为后续智能焊接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智能点焊的工艺控制,实现了点焊位置、焊点高度、焊点长度及焊点质量的精准控制,保证了焊接效果。

    一种不锈钢复合板智能化埋弧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205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054920.2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复合板智能化埋弧焊焊接方法,在待焊接的两块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处加工X型坡口,并在坡口末端位置处设置两个基准点,采用智能控制装置建立笛卡尔三维空间坐标系,进行焊接坡口三维检测,能够达到精准检测的目的,并对于需要调节的弧长高度提前感知,实现弧长调整过程均匀过渡。本发明将激光雷达探测装置及红外探测仪实时监测的工艺参数与预设工艺参数对比,实现精准控制,保证了焊接精准度,同时生成焊缝温度分布云图,对温度偏差较大的位置进行标识,能够为焊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提供重点位置指导。焊接时,本发明还利用自行设计的焊丝更换及配送装置进行焊材自动更换以及配送操作,整个焊接过程更加灵活高效。

    一种适用于马鞍形焊缝的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98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45634.3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马鞍形焊缝的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属于马鞍形焊缝加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主管、支管、变位机、支撑组件、焊接机器人、电池模块和总体控制及模拟分析系统,且主管架设在变位机和支撑组件上,支管垂直于主管外表面,支管下端孔洞坡口和主管上沿壁厚方向切割出孔洞坡口的切出角度均为30°,且两个孔洞坡口间留有间隙,焊接机器人前端设置有焊枪及接触传感器和激光扫描装置,电池模块内设置有实时监控焊接电压的弧压跟踪器,通过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对不同壁厚的管道,均可以达到连续自动化焊接的工作模式,避免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省时省力,降低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一种基于K-TIG的不锈钢横焊焊接系统与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77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334675.3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K‑TIG的不锈钢横焊焊接系统与焊接方法,焊接系统包括焊接电源系统、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机械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激光扫描装置;激光扫描装置采集焊接坡口数据并传输至计算机系统,计算生成焊接坡口三维模型,同时计算焊缝尺寸,将焊缝尺寸值进行分段处理,计算每段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在计算机系统工艺数据库中选取对应焊接工艺参数,形成工艺路径,控制系统控制焊枪运动到焊接起始位置,进行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激光扫描装置实时扫描坡口,以实时更新调整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工艺路径。本发明将K‑TIG焊接方法拓展到横焊领域,且可在焊接过程中实时进行工艺调整,扩大了K‑TIG焊接适应性。

    一种薄板低温钢K-TIG智能焊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5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572753.9

    申请日:2023-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板低温钢K‑TIG智能焊接装置及方法,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呈L型结构的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平台竖直段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焊接平台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焊接平台的一端伸入到焊接平台水平段的上方并在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呈剖面为H型的U形双轨结构,所述导轨的其中一条轨道上活动设置有焊接装置,另一条轨道上活动设置有超声波发射装置,所述焊接装置和超声波发射装置能够同轨和/或异轨,本发明结构简洁、操作方便;且集成了焊接装置与超声波发射装置,实现了焊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种预防不锈钢复合板焊缝晶间腐蚀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0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34822.5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不锈钢复合板焊缝晶间腐蚀的装置及方法,属于预防不锈钢复合板焊缝晶间腐蚀技术领域,预防装置包括焊接/冷却装置、传输装置、检测装置、热处理装置和整体控制装置,检测装置与热处理装置通信连接。预防方法选用含钛元素的超低碳焊材,并以小线能量、宽焊缝和小电流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焊后采用铜垫板和喷淋浇水等冷却方式提升冷却速度,减少焊缝在敏化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降至敏化温度区间以下后,立即传输至热处理装置中进行热处理,根据合金元素自动设定保温温度和时间等,提升基层金属的力学性能,同时保证覆层金属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从而达到预防晶间腐蚀的目的。

    一种适用于马鞍形焊缝的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986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245634.3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马鞍形焊缝的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属于马鞍形焊缝加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主管、支管、变位机、支撑组件、焊接机器人、电池模块和总体控制及模拟分析系统,且主管架设在变位机和支撑组件上,支管垂直于主管外表面,支管下端孔洞坡口和主管上沿壁厚方向切割出孔洞坡口的切出角度均为30°,且两个孔洞坡口间留有间隙,焊接机器人前端设置有焊枪及接触传感器和激光扫描装置,电池模块内设置有实时监控焊接电压的弧压跟踪器,通过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对不同壁厚的管道,均可以达到连续自动化焊接的工作模式,避免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省时省力,降低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