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46296.0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简化数值模拟与有限元模拟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实时混合试验系统中数值模型过于简化而影响试验精度、数值计算与数据交互无法严格保证实时性的问题,包括:建立数值子结构的简化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简化模型在实时工控机中运行,采用较小的时间积分步长,每步都与试验子结构加载程序实时交互加载命令和反馈;有限元模型在非实时计算机上运行,采用较大的时间积分步长,每步待计算完成后与简化模型及试验子结构加载程序进行数据交互,一方面更新试验子结构当前步的加载命令,另一方面利用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修正简化模型。本发明提高了数值子结构计算精度,保证了数值子结构计算和数据交互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568376.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可更换且阻尼力可调节的黏滞阻尼器及活塞更换方法,黏滞阻尼器包括筒体、筒帽、阻尼介质与活塞体系;筒帽可拆卸连接在筒体端面的安装槽内,筒帽将阻尼介质封闭在筒体内;活塞体系包括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的第二活塞杆套装在第一活塞的第一活塞杆内,第二活塞在平面内旋转用于对第一活塞上的阻尼孔进行遮挡;第一活塞的第一活塞头为平面时,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固连用于阻尼器正常工作,所述第一活塞头弯折后,由安装槽移至黏滞阻尼器外,此时第二活塞将安装槽封闭。本发明活塞可更换且阻尼力可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9102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32759.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模板拉筋的钢筋套筒连接方法、连接套筒,套筒内壁面加工有螺纹,钢筋伸入套筒内部,冷挤压设备从套筒中部向套筒端部开始,沿垂直于钢筋轴向的方向、对准钢筋横肋逐道挤压,形成凹痕与钢筋紧固连接,套筒内壁面的螺纹与钢筋表面接触增加摩擦力。本发明能够提高钢筋套筒连接的可靠性,提升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92234.8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方法,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附加钢筋和特种混凝土后浇段;第一预制构件连接端设置连接键,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预制连接端设置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键结构匹配,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二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附加钢筋同时与第一分离钢筋、第二分离钢筋连接,第一预制构件与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本发明能够降低现场湿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54763.0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两台规格相同的多相异步电机、安装箱体、力传感器、永磁起重器、配重块以及控制采集模块;装置将疲劳荷载施加于钢结构试件;永磁起重器通过磁吸力吸附于钢结构试件的表面;力传感器安装于永磁起重器的顶面;安装箱体安装于力传感器的顶面;两台多相异步电机分别安装于安装箱体内部;两台多相异步电机的两个偏心转子位于同一水平面,呈镜面对称、转速相反,对外产生上下单一方向的往复力;配重块安装于安装箱体的顶面;控制采集模块分别与两台多相异步电机和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满足钢结构疲劳试验加载需求,而且建设成本低、安装拆卸方便、资源能耗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4262.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接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钢筋接头及钢筋对接方法,所述接头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销管;销管为管状结构、其内壁设有螺纹齿,销管两端沿轴线方向设有开口槽;销管套装在钢筋a和钢筋b待连接处;外套管前段靠近待连接处,外套管前段内壁设有环形齿槽;内套管后段靠近待连接处,内套管后段外壁设有与环形齿槽配合的环形齿;外套管和内套管受外力同时分别自销管两端相向靠近、且套装在销管外,直至啮合固接,过程中外套管后段和内套管前段挤压销管使得其开口槽变形,锁紧待连接的钢筋。本发明可快速、方便地实现预制构件或钢筋部品的连接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60564.5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金属与摩擦复合耗能支撑,属于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包括自复位系统、摩擦耗能系统、金属屈服耗能系统、第一端部连接件以及第二端部连接件;自复位系统平行相对设置,且在自复位系统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摩擦耗能系统;自复位系统中具有可相对滑移且能够自复位的滑移部件;摩擦耗能系统能够使滑移部件在相对滑移时产生摩擦力;金属屈服耗能系统设置于自复位系统之间;自复位系统和金属屈服耗能系统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端部连接件和第二端部连接件固接;第一端部连接件和第二端部连接件能够与抗震主体结构连接。该自复位金属与摩擦复合耗能支撑实现了分阶段高效耗能,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震动强度抗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876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21509.4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建设施工中埋件铣平设备及其铣平作业方法,该铣平设备用于对一组埋件的上表面进行铣削,使得该组埋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铣平设备包括:支撑组件、铣刀及铣削驱动组件;铣刀通过铣削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用于带动铣削驱动组件和铣刀沿X轴、Y轴和Z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使得铣刀能够移动到待铣削埋件的正上方;铣刀位于铣削驱动组件底部,铣刀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铣削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铣刀绕Z轴方向进行转动,配合支撑组件提供的驱动铣刀沿Z轴方向的直线运动作为铣刀的铣削进给,实现对待铣削埋件的上表面的铣削;通过支撑组件和铣削驱动组件的配合,最终实现该组埋件中所有埋件上表面的铣削,使得该组埋件中的所有埋件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发明能够实现简易安装,操作便捷、加工精度高、施工效率高等特点,有效提升施工现场埋件的铣削实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46295.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阻尼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以主体结构中的一个阻尼器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加载,剩余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试验子结构的实测数据开展参数识别,获得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将识别出的本构参数用于在线更新主体结构中其他阻尼器的数值模型,试验与数值结合获得全结构的动力响应,直到试验子结构的参数收敛为止,收敛参数即为拟检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值。本发明能够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加载路径下的阻尼器力学性能,识别出任意合理加载路径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可以只以其中一个阻尼器作为试件,评估多个阻尼器对结构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4825.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孔连接板的钢筋分离连接预制构件及连接方法,该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附加钢筋、特种混凝土后浇段、第一开孔连接板及第二开孔连接板;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第一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一预制构件内,第二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二预制构件内,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附加钢筋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开孔连接板、第二开孔连接板伸出部,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本发明能够提高承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