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4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46295.6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阻尼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以主体结构中的一个阻尼器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加载,剩余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试验子结构的实测数据开展参数识别,获得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将识别出的本构参数用于在线更新主体结构中其他阻尼器的数值模型,试验与数值结合获得全结构的动力响应,直到试验子结构的参数收敛为止,收敛参数即为拟检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值。本发明能够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加载路径下的阻尼器力学性能,识别出任意合理加载路径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可以只以其中一个阻尼器作为试件,评估多个阻尼器对结构的减振效果。

    一种基于开孔连接板的钢筋分离连接预制构件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4825.0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孔连接板的钢筋分离连接预制构件及连接方法,该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附加钢筋、特种混凝土后浇段、第一开孔连接板及第二开孔连接板;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第一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一预制构件内,第二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二预制构件内,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附加钢筋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开孔连接板、第二开孔连接板伸出部,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本发明能够提高承载能力。

    一种自复位金属与摩擦复合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6607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60564.5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金属与摩擦复合耗能支撑,属于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包括自复位系统、摩擦耗能系统、金属屈服耗能系统、第一端部连接件以及第二端部连接件;自复位系统平行相对设置,且在自复位系统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摩擦耗能系统;自复位系统中具有可相对滑移且能够自复位的滑移部件;摩擦耗能系统能够使滑移部件在相对滑移时产生摩擦力;金属屈服耗能系统设置于自复位系统之间;自复位系统和金属屈服耗能系统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端部连接件和第二端部连接件固接;第一端部连接件和第二端部连接件能够与抗震主体结构连接。该自复位金属与摩擦复合耗能支撑实现了分阶段高效耗能,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震动强度抗震要求。

    一种具备开合的防屈曲支撑连接板

    公开(公告)号:CN115949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074943.X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开合的防屈曲支撑连接板,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连接板包括第一节点板、第二节点板、螺杆、碟簧、螺母和低摩擦材料,第一节点板设置有弧形导向槽并与梁端相连接,第二节点板设置有螺杆孔并与柱端相连接,防屈曲支撑连接端设置有螺杆孔,并在连接段的两侧放置低摩擦材料。螺杆依次穿过第二节点板的螺杆孔、防屈曲支撑连接端的螺杆孔和第一节点板的弧形导向槽连接固定。该连接板能有效解决传统防屈曲支撑与钢框架连接存在节点刚域问题和开合效应问题,避免节点提前发生破坏,保证防屈曲支撑性能充分发挥。

    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75241.6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用于指示建筑物的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其中特征参数包括建筑物的弹性模量、密度和刚度,并且响应参数包括所述建筑物的响应频率;建立特征参数的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并利用初始有限元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确定响应参数的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建立用于指示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第一响应面模型,并根据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对第一响应面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和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确定第二响应面模型的参数;测量目标建筑物的响应参数;以及利用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所测量的响应参数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