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采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84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22566.1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注采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可以对于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图中任意的相邻两个网格单元,基于相邻两个网格单元对应的流通属性值,确定相邻两个网格单元的连接关系;其中,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图为根据目标油藏的油藏信息构建得到,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图中包括多个网格单元;根据连接关系,查找从第一井单元至第二井单元之间的连通路径,以得到查找结果;其中,第一井单元和第二井单元分别为目标油藏中注水井和生产井对应的网格单元,连通路径中任意相邻两个网格单元的连接关系均为可连接关系;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注水井与生产井间的连通性。本发明可以提高注采井间连通性确定效率。

    化学剂驱油全流程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00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1484406.8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砂粒运移而导致弱胶结储层物性变化特征。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剂驱油全流程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可视化浇筑平板模型,可视化浇筑平板模型上设置有进样孔、采用孔和出样孔;装油活塞容器和装水活塞容器,二者通过阀门组件与进样孔连接;平流泵,用于将装油活塞容器和装水活塞容器中的油或水泵送至可视化浇筑平板模型;取样容器和压力传感器,二者与取样孔连接,用于通过样品分析化学剂在多孔介质中的消耗状况以及监测取样地附近的压力状况;计量容器,计量容器与出样孔连接,用于收集流出的样品。该模型上设置有多个取样、测压点,(56)对比文件Guo C, Wang X, Wang H.Effect of porestructure on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ndoil-cluster morphology by using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μCT) technique.《Fuel》.2018,(第230期),430-439.于春磊.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研究《.断块油气田》.2016,第23卷(第5期),592-594.程晓军.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水驱后气驱提高采收率可视化实验《.新疆石油地质》.2018,(第04期),101-107.尤源;岳湘安;赵仁保;李先杰.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化学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钻采工艺》.2009,第32卷(第05期),30-33.康万利;路遥;于泱;李哲;杨红斌;白宝君.化学驱物理模型进展与应用《.日用化学工业》.2015,第45卷(第05期),285-287.李先杰.驱油过程中的油水乳化对波及效率的影响《.科技创新导报》.2013,(第11期),34-36.

    一种低速非连续注入的调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107622.9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注水。本发明通过依次向注入井中注入不同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速非连续注入的调剖 体,并将调剖体系分成多个段塞低速注入,每个方法。本发明调剖方法包括以下段塞阶段:试注 小段塞注入完成后关井侯凝。通过该方法可提高段塞,注入聚合物溶液,以调剖前注水速度进行 调剖体系在地层中的注入性能和成胶效果,有利试注测试,测试聚合物溶液的最大注入速度;调 于进一步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洗油效剖段塞,注入调剖体系,将调剖体系分成多个小 率,提高油藏采收率。段塞注入,每个小段塞注入调剖体系后注入聚合物溶液保护段塞并关井侯凝;调剖体系注入速度(56)对比文件许为,姚忠义,王佩华,王德智.扶余油田复合段塞调剖技术.石油钻采工艺.2003,(第02期),全文.龙昌明,李西林,王东,张萍,孙秀华,孙永章,赵贵刚.堵水调剖决策系统在七区中注聚后期的应用.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第03期),全文.吴俊.调剖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应用.辽宁化工.2012,第41卷(第09期),全文.刘强等.全液相高温调剖剂的研制.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1,第22卷(第02期),全文.宫壮壮.西峰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Ι辑.2015,(第2015(05)期),全文.邹剑等.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在渤海聚驱后油田的研究与应用.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21,第29卷(第10期),全文.李婷.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调剖技术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第Z1期),第111-112页.王大威;何春百;林春阳;未志杰;王旭东;黄斌.渗透率级差对聚合物驱产液指数的影响.油田化学.2018,(第02期),全文.代齐加;徐学智.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某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天津科技.2020,(第03期),全文.周志军;陆远航;丁海峰;姚帅旗.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的优化应用研究.当代化工.2020,(第02期),全文.陈丽蓥;周志军.长垣外围A区块调驱体系优选与评价.当代化工.2020,(第04期),全文.代磊阳;刘义刚;刘长龙;高尚;兰夕堂.海上油田裂缝性油藏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化学工程师.2020,(第09期),全文.师晓伟;李杰.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高含水井综合治理――以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为例.非常规油气.2015,(第06期),全文.饶鹏;杨红斌;蒲春生;李星红;吴飞鹏;张新春;杨兴利.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模拟应用研究.应用化工.2012,(第11期),全文.吴俊.调剖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应用.辽宁化工.2012,(第09期),全文.邹正辉;吝拥军;李建雄;王宏华;李青龙;柴志刚.橡胶颗粒复合调剖体系在复杂断块油田的应用.石油钻采工艺.2010,(第05期),全文.王富,任熵,戴彩丽.中含水期海上油田注水井调剖研究.石油钻探技术.2005,(第03期),全文.熊廷江;刘伟;雷元立;张杰;罗冬香;骆洪梅.柳28断块聚合物凝胶微球在线调剖技术.石油钻采工艺.2007,(第04期),全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