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0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91519.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C08F289/00 , C08F8/12 , C08F4/40 , C09K8/588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液流转向体系用基体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深部液流转向体系。本发明深部液流转向体系用基体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木质素、甲醛和二甲胺进行反应,得到木质素叔胺;S2、在氧化引发剂和偶氮引发剂的作用下,所述木质素叔胺和丙烯酰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水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S3、将所述聚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水解,得到所述深部液流转向体系用基体聚合物。本发明液流转向体系用基体聚合物中木质素含量大于5%,能够与交联剂一起形成具有良好耐盐性的深部液流转向体系,深部液流转向体系具有良好的耐盐耐温性,在海水中形成的冻胶具有良好的封堵性和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22566.1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G06F30/20 , E21B43/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注采井间连通性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可以对于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图中任意的相邻两个网格单元,基于相邻两个网格单元对应的流通属性值,确定相邻两个网格单元的连接关系;其中,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图为根据目标油藏的油藏信息构建得到,油藏数值模拟网格图中包括多个网格单元;根据连接关系,查找从第一井单元至第二井单元之间的连通路径,以得到查找结果;其中,第一井单元和第二井单元分别为目标油藏中注水井和生产井对应的网格单元,连通路径中任意相邻两个网格单元的连接关系均为可连接关系;根据查找结果确定注水井与生产井间的连通性。本发明可以提高注采井间连通性确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0205.2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B01J19/00 , C07D295/13 , C07C231/10 , C07C237/20 , C07C23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官能团化丙烯酰胺单体的连续流制备方法。所述连续流制备方法采用扩缩M型连续流微反应器,其结构如下:包括贴合配合的上基片和下基片;下基片上设有M型主流道,M型主流道的一端依次连接汇流通道和入口通道,另一端连接出口通道;上基片上设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分别与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连接;M型主流道上布置若干混合扩缩单元。本发明利用连续流微反应器,合成制备了一种具有高度界面活性的丙烯酰胺功能单体;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能够实现对反应过程温度的精确控制,避免了釜式反应局部物料和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反应效率;所合成的功能单体具有缓蚀、高表面活性,通过自聚合或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成的聚合物,具有疏水缔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54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57279.2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7 , G06F30/27 , G06Q50/02 , G06F16/29 , G06N3/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疏松砂岩油藏化学驱开发产液指数曲线的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疏松砂岩油藏的基础地质参数和开发参数;建立化学驱数值模拟模型;基于油水两相流模型,计算差异地质和开发参数下化学驱的产液指数曲线并无因次化;分析产液指数曲线变化规律并筛选特征点,建立无因次产液指数曲线特征点的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预测特征点,优化特征点之间的连接曲线并构建无因次产液指数预测曲线。本发明方法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和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预测产液指数曲线的特征点并连接特征点的方法,得到化学驱开发过程的产液指数曲线,可为油藏化学驱开发的注采制度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871984.5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非匀质油田非连续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油田采用非连续化学驱通过合理接替组合,分别对储层中各小层进行采油;其中,所述非连续化学驱包括采用多种二次采油和/或三次采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1484406.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Abstract: 砂粒运移而导致弱胶结储层物性变化特征。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剂驱油全流程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可视化浇筑平板模型,可视化浇筑平板模型上设置有进样孔、采用孔和出样孔;装油活塞容器和装水活塞容器,二者通过阀门组件与进样孔连接;平流泵,用于将装油活塞容器和装水活塞容器中的油或水泵送至可视化浇筑平板模型;取样容器和压力传感器,二者与取样孔连接,用于通过样品分析化学剂在多孔介质中的消耗状况以及监测取样地附近的压力状况;计量容器,计量容器与出样孔连接,用于收集流出的样品。该模型上设置有多个取样、测压点,(56)对比文件Guo C, Wang X, Wang H.Effect of porestructure on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ndoil-cluster morphology by using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μCT) technique.《Fuel》.2018,(第230期),430-439.于春磊.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渗流特征研究《.断块油气田》.2016,第23卷(第5期),592-594.程晓军.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水驱后气驱提高采收率可视化实验《.新疆石油地质》.2018,(第04期),101-107.尤源;岳湘安;赵仁保;李先杰.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化学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钻采工艺》.2009,第32卷(第05期),30-33.康万利;路遥;于泱;李哲;杨红斌;白宝君.化学驱物理模型进展与应用《.日用化学工业》.2015,第45卷(第05期),285-287.李先杰.驱油过程中的油水乳化对波及效率的影响《.科技创新导报》.2013,(第11期),34-36.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107622.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Abstract: 注水。本发明通过依次向注入井中注入不同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速非连续注入的调剖 体,并将调剖体系分成多个段塞低速注入,每个方法。本发明调剖方法包括以下段塞阶段:试注 小段塞注入完成后关井侯凝。通过该方法可提高段塞,注入聚合物溶液,以调剖前注水速度进行 调剖体系在地层中的注入性能和成胶效果,有利试注测试,测试聚合物溶液的最大注入速度;调 于进一步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洗油效剖段塞,注入调剖体系,将调剖体系分成多个小 率,提高油藏采收率。段塞注入,每个小段塞注入调剖体系后注入聚合物溶液保护段塞并关井侯凝;调剖体系注入速度(56)对比文件许为,姚忠义,王佩华,王德智.扶余油田复合段塞调剖技术.石油钻采工艺.2003,(第02期),全文.龙昌明,李西林,王东,张萍,孙秀华,孙永章,赵贵刚.堵水调剖决策系统在七区中注聚后期的应用.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第03期),全文.吴俊.调剖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应用.辽宁化工.2012,第41卷(第09期),全文.刘强等.全液相高温调剖剂的研制.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1,第22卷(第02期),全文.宫壮壮.西峰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Ι辑.2015,(第2015(05)期),全文.邹剑等.多段塞组合增效技术在渤海聚驱后油田的研究与应用.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21,第29卷(第10期),全文.李婷.濮城油田沙一下油藏调剖技术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第Z1期),第111-112页.王大威;何春百;林春阳;未志杰;王旭东;黄斌.渗透率级差对聚合物驱产液指数的影响.油田化学.2018,(第02期),全文.代齐加;徐学智.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某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天津科技.2020,(第03期),全文.周志军;陆远航;丁海峰;姚帅旗.聚合物凝胶调剖体系的优化应用研究.当代化工.2020,(第02期),全文.陈丽蓥;周志军.长垣外围A区块调驱体系优选与评价.当代化工.2020,(第04期),全文.代磊阳;刘义刚;刘长龙;高尚;兰夕堂.海上油田裂缝性油藏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化学工程师.2020,(第09期),全文.师晓伟;李杰.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高含水井综合治理――以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为例.非常规油气.2015,(第06期),全文.饶鹏;杨红斌;蒲春生;李星红;吴飞鹏;张新春;杨兴利.空气泡沫/凝胶复合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低温油藏中的模拟应用研究.应用化工.2012,(第11期),全文.吴俊.调剖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应用.辽宁化工.2012,(第09期),全文.邹正辉;吝拥军;李建雄;王宏华;李青龙;柴志刚.橡胶颗粒复合调剖体系在复杂断块油田的应用.石油钻采工艺.2010,(第05期),全文.王富,任熵,戴彩丽.中含水期海上油田注水井调剖研究.石油钻探技术.2005,(第03期),全文.熊廷江;刘伟;雷元立;张杰;罗冬香;骆洪梅.柳28断块聚合物凝胶微球在线调剖技术.石油钻采工艺.2007,(第04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99218.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C09K8/508 , C09K8/584 , C09K8/594 , C09K8/52 , E21B33/138 , E21B37/06 , E21B43/22 , C08F283/06 , C08F220/56 , C08F220/06
Abstract: 微泡“双重”作用实现地层深部运移并封堵,油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气速率可调的微泡自 现场应用降水增油效果显著,体系具有较好的注交联自适应凝胶深部调驱体系及其应用。深部调 入性和深部运移能力(起压低、见效晚),为油田驱体系,由自交联自适应凝胶、自生气体系和起 调剖调驱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进一步提高泡剂在水中制成;自交联自适应凝胶以分子间作 了实施效果。用力形成交联点,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配位键和物理缠结;自交联自适应凝胶的分子量为300~1200万,水解度为20~27mol%;微泡自交联自适应凝胶深部调驱体系中,以水的量为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6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17148.9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驱体系对稠油的长程长效降黏作用及低温热活化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油与化学驱体系的溶液按油/水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体系1,测试原油和混合体系1的黏度;S2、将混合体系静置至分层,测试上层油相黏度及下层水相浓度;S3、将步骤S2中上层油相与模拟水按S1步骤中油/水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体系2,测试混合体系2黏度;S4、重复S1、S2、S3步骤,但将S1~S3实验温度升高△T,黏度测试温度保持一致,测试黏度、下层水相浓度;将上述测定数据,经计算,即能定量评价出化学驱体系与低温热对稠油的多阶降黏作用或化学驱体系对稠油的长程长效作用或评价单位温度对稠油的热活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8256.7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IPC: C09K8/516 , C09K8/514 , C09K8/508 , E21B33/138 ,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配的温度响应性调剖凝胶。所述温度响应性调剖凝胶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聚合物的水溶液;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疏水缔合聚合物或耐盐聚合物;水溶液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为0.05~0.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0.2~1.0%。本发明通过将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利用两者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改变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温度响应区间,制备了满足油田应用的温度响应性调剖凝胶,在油田配注温度下体系粘度低易于注入,在油藏温度下成胶发挥调剖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