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52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3243.8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义马豫西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溶地层岩的可注性试验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矿井水害防治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岩芯样品,获取待注浆岩样和待注浆岩样在注浆前的第一孔隙信息;获取待注浆岩样在注浆前的第一重量和岩样长度,对待注浆岩样进行注浆试验和浆液初凝,得到已注浆岩样,获取已注浆岩样的第二重量;基于第一重量、岩样长度和第二重量,确定待注浆岩样的延米注浆量;获取已注浆岩样的第二孔隙信息;基于第一孔隙信息、第二孔隙信息和延米注浆量评估岩溶地层的可注性。本发明实现了对目标治理层可注性的提前研究,为后续地面区域治理方案设计、工程量、注浆量预计、治理效果验证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44666.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义马煤业集团孟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 义马豫西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志巍 , 樊振丽 , 张玉军 , 尹希文 , 卢德芳 , 曹路通 , 王迪 , 赵秋阳 , 张鑫 , 赵相朋 , 秦振鹏 , 杨培 , 张连伟 , 刘宁 , 邵远洋 , 刘战伟 , 张震 , 何万里 , 张冠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奥灰含水层注浆定向钻孔的功能扩展方法,包括获取并分析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确定煤层的底板岩性结构特征、沉积特征、地质构造展布参数和水文地质参数,构建地层结构模型,基于地层结构模型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奥灰含水层中的治理层位,基于地层结构模型对地质构造展布参数进行分析,确定定向钻孔的轨迹设计参数;根据工程目的和预设的定向钻孔功能分类信息确定定向钻孔的功能,基于治理层位和/或钻孔的轨迹设计参数进行钻孔功能对应的定向钻孔设计。该方法的实施细化了定向钻孔的功能分类,提供了不同功能的定向钻孔设计方法,扩展了定向钻孔的功能,使得奥灰水害地面区域治理技术的功能更为丰富,更具有适用性和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94941.4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义马豫西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水害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近距离多煤层重复采动采空区积水高效疏放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防治区域进行地面物探勘查,并收集采空区煤层的回采信息;在防治区域内圈定积水异常区和地势低洼区;在积水异常区和地势低洼区布设水位监测孔和地面抽排孔;设计并施工井下定向钻孔,确保井下定向钻孔的轨迹能够覆盖积水异常区和地势低洼区;对井下定向钻孔进行透孔工作,直至每个井下定向钻孔的出水量降至目标值以下;对防治区域进行排水效果检验;本发明通过对防治区域进行地面物探勘查,并结合收集到的采空区上覆煤层的回采信息,能够精确地圈定出积水异常区和地势低洼区,通过在圈定的重点区域内布设水位监测孔和地面抽排孔,不仅实现了对这些区域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控,同时也具备了井上下同步疏排水的能力;通过设计并施工井下定向钻孔,确保其轨迹覆盖积水异常区和地势低洼区,可以更直接有效地针对目标区域煤层上覆采空区积水进行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7649.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煤矿井下防灭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抑制煤自燃的浆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抑制煤自燃的浆液材料,包括下述制备原料,粉煤灰、二氧化碳和水;所述粉煤灰中氧化钙的含量≥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所述浆液材料对遗煤具有良好的包裹性,可以提高CO、C2H4等标志性燃烧气体产生的温度,提高遗煤自燃着火点温度,有效抑制遗煤自燃;本申请所述浆液材料即使失水后也能保持较高的完整度,无裂隙产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此外,本申请所述浆液材料采用煤电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废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煤矿井下废水作为原料,提升了粉煤灰的固废利用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900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76987.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9B3/70 , B09B3/38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粉煤灰固碳反应方法和系统,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制浆机、一级反应装置、二级反应装置和缓存池,制浆机的进水口与水池相连,水池内储存有从矿井内输送上来的井下泌水,电厂烟道通过管路分别连接一级反应装置和二级反应装置,一级反应装置和二级反应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二级反应装置与和缓存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缓存池内设有液位计,一级反应装置和二级反应装置内设有pH计。本发明可缩短固碳降碱的反应时间,提高固碳降碱的效率,对高碱粉煤灰、电厂烟气和井下泌水三种废物利用起来,共同处理,而且使经过固碳降碱处理后的浆液进行井下充填,得到有效利用,且达到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80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75630.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耦合固碳降碱反应气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单位时间向各容器通入的高碱物的物料量;S2:根据物料量确定单位时间各容器内所需要通入的烟气的烟气量;S3:根据对应的烟气量确定单位时间向一级容器通入的烟气的第一阈值范围、向每个二级容器通入的烟气的第二阈值范围;S4:若第一流量计测得的流量位于第一阈值范围外,则通过调整第一阀的开度对第一支管的流量进行调节;若第二流量计测得的流量位于第二阈值范围外,则通过调整第二阀的开度对第二支管的流量进行调节。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实时的对烟气的供给量进行调控,从而使得烟气和粉煤灰能够保持合适的配比,保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充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2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81039.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聊城市水利工程总公司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房柱式采空区充填率的确定方法,通过房柱式采空区中原有煤柱的煤柱参数以及煤柱稳定性安全系数,从而能够合理的得到煤柱的剩余高度,即煤柱未被浆体充填的高度;然后基于煤柱的剩余高度以及原有煤柱的总高度,得到房柱式采空区的充填率,这样基于该充填率对房柱式采空区进行充填,既能够对原有煤柱进行加固,提高了原有煤柱的稳定性,以保证房柱式采空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无需将房柱式采空区填满,以降低成本及工程量,有利于注浆工程的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5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110729891.4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号:CN116557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6682.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及灾害协同治理方法,矿井的灾害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底板水层、煤矿瓦斯层、开采沉陷层;所述矿井的灾害协同治理孔结构包括:基础孔和治理孔;所述基础孔贯穿所述开采沉陷层、所述煤矿瓦斯层、所述底板水层;所述治理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基础孔,所述治理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底板水层、所述煤矿瓦斯层、所述开采沉陷层当中的一者或多者延伸。本发明采用一个基础孔,设置不同井型的治理孔,对多种灾害进行针对性地单独治理,实现对煤层底板突水、瓦斯、地面沉陷等多种矿山灾害的立体协同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005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27478.8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堵侧向烧变岩导水空间的井下注浆方法,包括:确定煤层侧向的烧变岩的导水空间和所述煤层中受导水空间影响的待采工作面,在待采工作面的回采扰动破坏范围外划定导水空间的帷幕线;在帷幕线和烧变岩之间布设多个第一注浆孔,对第一注浆孔进行注浆,确定不同浓度浆液的扩散范围;确定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和浆液浓度对应的浆液的扩散范围,根据浆液浓度对应的浆液的扩散范围确定第二注浆孔的间距;根据第二注浆孔的间距在帷幕线和烧变岩之间布设多个第二注浆孔,根据第二注浆孔对应的浆液浓度从待采工作面向第二注浆孔注浆。本发明提高了注浆封堵的精准性,减少了注浆时间,同时节约了注浆浆液的用量进而降低了注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