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59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805377.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静 , 武广龙 , 曾鑫 , 刘尧祥 , 范玮 , 孙宇 , 何海军 , 贾传凯 , 徐通 , 闫文瑞 , 殷卫峰 , 杨允 , 向艳蕾 , 苏鹏 , 滕凤海 , 马洪洲 , 赵子东 , 武继龙 , 李峥 , 李振 , 杨若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仓,所述湿污泥仓的出口与预干化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预干化装置的出口与污泥干化机的污泥入口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尾气出口与旋风分离器入口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污泥出口、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粉尘出口均与干污泥仓的入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气体出口与降温除湿装置的气体入口连接。本发明不仅通过预干化装置将污泥干化机尾气余热用于干化污泥,而且利用预干化装置的空预器回收蒸发罐内的冷凝水热量将空气加热后送入污泥干化机,降低了蒸汽消耗量,大幅度地提高了污泥干化工艺的能量利用率,降低了污泥干化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833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36967.X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59/02 , B32B17/02 , B32B17/1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5/02 , B32B15/20 , B32B15/14 , B32B15/04 , B32B33/00 , B32B15/18 , B32B7/08 , B32B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力输送管道,包括:管道,管道用于对输送介质进行输送;固定保温层,固定保温层包覆于管道的外周面上,固定保温层缠绕有第一纤维布,第一纤维布用于裹紧并压缩固定保温层;防偏心保温层,防偏心保温层包括上部保温圆环和下部保温圆环,上部保温圆环和下部保温圆环均包覆于固定保温层的外周面上,且上部保温圆环和下部保温圆环贴合设置;常规保温层,常规保温层贴合包覆于防偏心保温层的外周面上。该热力输送管道能够解决保温材料偏心下沉的问题,降低空气夹层或缝隙带来的辐射换热损失,减轻外界环境因素对管道保温效果的影响,能够降低热力输送过程的散热损失,提高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64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328121.3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海军 , 马洪洲 , 曾鑫 , 简洪生 , 孙宇 , 杨允 , 向艳蕾 , 殷卫峰 , 范玮 , 徐通 , 周忠波 , 贾传凯 , 闫文瑞 , 唐钢锐 , 赵静 , 刘尧祥 , 武广龙 , 赵子东 , 李峥 , 李振 , 武继龙 , 杨若溪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锅炉调峰和储热用的一种高效蓄热装置。本高效蓄热装置包括蒸汽调节计量单元、汽水换热单元、高性能蓄热单元、乏汽回收单元、热水输出单元以及配套的仪表监测系统构成。本发明适应了燃煤锅炉调峰储热和蓄水补水的需求,拓宽了锅炉的负荷调节范围、增强了锅炉水处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可在一定时间段内将锅炉低负荷的余热废热通过蓄热水罐高效储存、并在高负荷时对外输出,能够有效避免锅炉超低负荷运行的排汽现象,增强锅炉高负荷时的供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224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69739.9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体运输领域,公开了一种解袋装置及拆包输送系统,解袋装置包括拉绳机构、导索、夹绳机构和复位机构,所述拉绳机构通过所述导索和复位机构相连,所述导索上设置有所述夹绳机构,所述夹绳机构被配置为夹紧捆扎在吨袋卸料口的系绳,所述拉绳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绳机构并带动系绳移动,使所述吨袋的卸料口开启。本发明的解袋装置可以实现在不割破吨袋的条件下完成吨袋拆包卸料。本发明公开的拆包输送系统,包括卸料箱及所述解袋装置,所述解袋装置安装在所述卸料箱上,本发明实现了密闭环境中在无需破坏吨袋情况下,实现吨袋的拆包及卸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854971.2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3/1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混合反应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自上向下依次排列的清水区、分离区、配水区和集泥区,所述混合反应装置的下部位于所述分离区的中央,所述混合反应装置的出口连通配水区,所述混合反应装置的顶部穿过所述清水区与位于所述壳体上方的进水口和药剂添加口连通。本发明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无需动力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本发明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仅依靠废水自身重力作用完成处理,投资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工艺控制要求低、处理流程短,可实现脱硫废水中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7902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63249.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及工艺,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烟气处理系统包括脱硫塔,包括内筒、与内筒之间形成夹层的外筒及烟气进管,烟气进管连通于内筒,烟气进管上设有粉末脱硫剂喷射口,进入内筒内的烟气能够沿内筒的内壁螺旋向下流动,内筒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夹层的导气结构,内筒的底部连通有第一集灰斗,外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烟口;脱硝剂喷射结构,用于向夹层内喷射脱硝剂;除尘脱硝塔,具有连通第一排烟口的内腔和连通内腔的第二排烟口,内腔内设置有多个催化过滤管和位于多个催化过滤管下方的第二集灰斗,烟气能穿过多个催化过滤管的管壁并由第二排烟口排出。相比现有技术,能实现通过同一套设备进行脱硫、脱硝和除尘。
-
公开(公告)号:CN11138921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92932.0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法烟气脱硫装置,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该干法烟气脱硫装置包括旋流筒和间隔套设在旋流筒外部的反应筒。旋流筒的上部沿切线方向设置有进烟管,且进烟管伸出反应筒设置,烟气和脱硫剂能够通过进烟管流入所述旋流筒,旋流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排烟管和排尘管,第一排烟管与反应筒的上部筒腔连通,排尘管伸出反应筒设置。反应筒的顶部密闭设置,反应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烟管。通过旋流筒可预先脱出烟气中的粉尘,保证烟气和脱硫剂充分混合,提高烟气脱硫效率。通过反应筒则可有效延长烟气和脱硫剂的接触反应时间,进一步提高烟气干法脱硫效率,经济性极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2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612575.2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掺烧多源固废的择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硫分、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灰熔点应符合锅炉入炉燃料性质需求;S2、计算不同固废燃料的较优掺烧范围:在对应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基于锅炉实际运行状况考虑,调整固废燃料掺烧比例;S3、在S2确定的掺烧范围内,进行多维度考虑,确定最佳掺烧量。本发明计算锅炉允许多源固废燃料的掺烧配比,在合适范围内寻找适合锅炉实际需求的最优掺烧配比,适当进行锅炉运行参数调节以保证固废燃料高效利用;可节省计算资源,一次性确定掺配范围,适用于不同锅炉可调节的最优配比确定,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炭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固废资源化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12575.2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16C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掺烧多源固废的择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约束条件: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硫分、水分、灰分、挥发分和灰熔点应符合锅炉入炉燃料性质需求;S2、计算不同固废燃料的较优掺烧范围:在对应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基于锅炉实际运行状况考虑,调整固废燃料掺烧比例;S3、在S2确定的掺烧范围内,进行多维度考虑,确定最佳掺烧量。本发明计算锅炉允许多源固废燃料的掺烧配比,在合适范围内寻找适合锅炉实际需求的最优掺烧配比,适当进行锅炉运行参数调节以保证固废燃料高效利用;可节省计算资源,一次性确定掺配范围,适用于不同锅炉可调节的最优配比确定,最大程度地降低煤炭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固废资源化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7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30821.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燃煤锅炉污泥掺烧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污泥掺烧系统、燃煤锅炉系统、湿法脱硫系统;控制系统,用于获取系统运行参数,并输出控制信号;污泥掺烧系统,基于控制信号将待掺烧污泥运输至燃煤锅炉系统;燃煤锅炉系统,基于控制信号提供掺烧污泥所需燃料并对待掺烧污泥处理;湿法脱硫系统,基于控制信号将燃煤锅炉系统掺烧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及余热回收处理。利用湿法脱硫系统将燃煤锅炉系统掺烧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及余热回收处理,将燃煤锅炉掺烧污泥时损失的热量通过湿法脱硫的余热回收系统回收,提高了系统整体热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燃煤锅炉掺烧污泥时系统整体热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降低了燃煤锅炉掺烧污泥时运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