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7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57169.0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筑型实验用试件制作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顶板和六根立柱,在架体内从下到上平行设有两条下层轨道和上层轨道,在两条上层轨道的上方滑动安装有搅拌桶载具和清洗桶载具,在搅拌桶载具上安装有搅拌桶,在清洗桶载具上安装有清洗桶。在顶板下方安装有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和第三伸缩臂,在第一伸缩臂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杆相连接,在第二伸缩臂下方连接有推料塞,在第三伸缩臂下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下方连接有振动棒固定台,振动棒固定台下方连接多个振动棒。本发明同时还提供浇筑型实验用试件制作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代替人工实现实验用试件制作过程中的搅拌、振捣等高强度工作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22962.1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17/00 , E21B17/18 , E21B17/042 , E21B17/046 , F16L15/04 , E21B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通道钻杆的软硬连接结构,包括若干根多通道钻杆杆体、通道连接头、密封连接体、顶帽及约束带;多通道钻杆杆体内部中心沿轴向设有中心介质通道,在中心介质通道的外侧沿轴向设有多个外通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通道钻杆的软硬连接结构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将相邻两根多通道钻杆杆体的中心介质通道之间通过螺纹硬连接,外通道之间通过通道连接头及密封连接体进行软连接,并通过顶帽对密封连接体进行防护,采用约束带对多通道钻杆杆体、密封连接体及顶帽之间进行固定,使连接后的多通道钻杆杆体更加牢固,增加使用可靠性。本发明通过软硬结合的连接结构真正实现了多通道钻杆杆体之间的紧密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7683.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沿空留巷的挡矸密封支护装置,包括依次间隔设置在巷道内的若干个刚性支架和若干个安装在相邻两个刚性支架之间的柔性密封墙;刚性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支架顶梁、两个伸缩立柱、两个上部伸缩臂、两个下部伸缩臂、上挡矸板和下挡矸板;柔性密封墙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刚性支架的上挡矸板和下挡矸板相连接。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适用于沿空留巷的挡矸密封支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沿空留巷的挡矸密封支护装置与可伸缩U型钢及金属网一起实现对巷道采空区侧的支护和密封,使用步骤简单,同时工作量小,方便工人的施工,并且整个装置可以回收和重新利用,进而有效降低沿空留巷支护的整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4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05028.1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走向高抽巷漏风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检测装置的准备;步骤2,采煤工作面与采空区之间风流交汇区域划分;步骤3,工作面回风巷与走向高抽巷之间是否存在漏风情况检测;步骤4,走向高抽巷与采煤工作面之间是否存在漏风情况检测。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走向高抽巷漏风量估算方法。本发明借助SF6示踪技术进行回风巷与走向高抽巷之间是否存在漏风情况检测、走向高抽巷与采煤工作面之间是否存在漏风情况检测,能够准确测定走向高抽巷是否与采煤工作面之间存在相互连通的现象,并通过对走向高抽巷与采煤工作面之间漏风量的估算,实现了对走向高抽巷漏风情况的量化,从而方便为后期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9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56062.4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IPC: E21B17/10 , E21B17/00 , E21B17/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松软煤层顺层钻孔的护孔装置,包括钻杆组件和伸缩支架组件,所述钻杆组件包括钻杆杆体、膨胀胶囊和卡环体,在所述钻杆杆体上设有1个或2个膨胀胶囊,在每个膨胀胶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1个卡环体。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适用于松软煤层顺层钻孔的护孔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钻孔施工与护孔装置的投放工作同步进行,仅需在钻孔施工到位后向护孔装置内注入高压液体来完成伸缩支架组件的径向变形,整体施工程序简单并容易掌握。本发明护孔装置的钻杆杆体可重复使用,仅需额外配置伸缩支架组件即可实现顺层钻孔的护孔工作;同时,伸缩支架组件也可在采煤机割煤到位时进行回收和再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075902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3263118.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联润世新疆煤业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安全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支筒,伸缩支筒的内部卡接有伸缩支杆,伸缩支筒的左右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伸缩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柱,安装螺柱的外表面套设有支撑套。本装置通过设置的安装支板、伺服电机、第二齿轮盘、第一齿轮和支撑杆,能够通过伺服电机工作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通过与第一齿轮盘的啮合配合,能够带动摄像头角度摆动,有效增加摄像头的摄像范围,通过设置的防护罩、防尘网、探照灯和警报器,能够对摄像头进行外部防尘防护,避免摄像头受到大量灰尘堆积,并对煤矿场地进行探照照明,便于工作人员对露天煤矿的有效安全监控和及时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8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03769.9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掺量铁尾矿砂与铁尾矿粉的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喷射混凝土的各组分重量份为:胶凝材料450‑500份、碎石800‑850份、砂800‑850份、减水剂4‑10份和速凝剂28‑30份;所述砂由铁尾矿砂和天然砂组成,铁尾矿砂占砂重量的20‑30%;所述胶凝材料由水泥和铁尾矿粉组成,铁尾矿粉占胶凝材料重量的0‑20%。喷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密实性、强度及粘附性,回弹率大幅度降低,降低材料成本,并解决了铁尾矿砂环境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0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10668.8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K7/02 , G06F18/241 , G06F18/20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EMD与IWOA改进小波联合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属于热源定位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研的受载煤岩表面温度采集装置监测煤岩表面4点温度,并对其温度数据实时采集;之后分别对各组数据进行CEEMD分解,并通过求均值滤除分解后所获残余分量中的静态干扰,同时利用自相关函数辨识模态函数信号属性,利用IOWA改进的小波去噪方法对噪声为主的模态函数进行降噪;最后利用处理所获的各模态函数、残余分量实现对4路受载煤岩表面温度信号重构,并基于时间差原理获得受载煤岩内部热源所处理论位置。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受载煤岩内部热源定位方法,为利用受载煤岩表面温度获取煤岩内部损伤位置提供了思路,对进一步提升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效果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2699.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辐射能特征因子的煤岩受载破裂前兆预警方法,属于灾害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ICEEMDAN‑K‑Means‑IP算法提取原始电磁辐射中与煤岩形变相关分量,并结合未加载环境电场强度平均值计算电磁辐射能增量;之后累加电磁辐射能增量并分别求其一阶导数与希尔伯特变换,构造受载煤岩电磁辐射能特征因子;结合电磁辐射能特征因子时变规律,循环判断其极值点性质寻求预警区间开始时刻;分析特征因子临近极大值点的幅值大小,不断矫正预警区间开始时刻直至满足截止时刻,最终获得煤岩破裂前兆预警区间。利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受载破裂前兆预警方法,可充分利用煤岩破裂过程中电磁辐射能量特征,量化前兆预警区间判断方法,有效提升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水平,对保障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7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10570.2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少子模块MMC全电平模式混合调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少子模块MMC全电平(FullLevel,FL)模式下的最近电平PWM(NL‑PWM)混合调制策略(简称“FL‑NL‑PWM”)。该策略将NL‑PWM扩展到全电平模式使得输出电平倍增,改善了电压质量,辅以桥臂电抗器和环流抑制策略,使得循环电流水平与基本电平模式无差,且不增加额外的损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