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3313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496748.9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机座总成,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机座筒,机座筒上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外通风道,下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内通风道,外通风道和内通风道分别通过通风孔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散热管,散热管通过通风孔I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各外通风道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筋I,各内通风道外壁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筋II,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筋III,并与散热管交替分布,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下方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筋IV,各散热管下方设置有散热筋V。本发明可提高机座的散热能力,增加电机的单机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40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97096.0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带式输送机用高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包括定子、转子、冷却装置;定子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机座内部的有绕组定子铁心;转子包括轴和设置在轴上的鼠笼转子,轴一端伸出机座外形成轴伸端,另一端位于机座的端罩内形成非轴伸端,轴伸端和非轴伸端分别通过端盖组件支撑于定子内;冷却装置包括导风筒、内风扇以及外风扇,导风筒和内风扇位于机座内,且固定在轴上,导风筒与内风扇连通,外风扇位于端罩内,且固定在轴的非轴伸端上。本发明可满足煤矿带式输送机的负载特性要求,以避免电动机启动时间长、电机温升高、转子端环脱落或融化、槽楔脱落、定子烧毁等质量问题,提升电动机的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63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336953.X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K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防爆型式的高效散热电机机座,包括机座筒和沿轴向设置于机座筒外表面的机座外散热筋,机座筒端部内侧与机座外散热筋对应位置设置有沿轴向的机座内散热筋Ⅰ和沿圆周方向的机座内散热筋Ⅱ;机座外散热筋在外观上更紧凑,同时在机座端部增加轴向的和环形的机座内散热筋结构,不仅散热面积大大增加,使得电机内部热量可及时由机座散发到周围空间,保证电机冷却效果,而且在增加散热面积的基础上,风阻较小,使散热系数与风阻大小达到平衡,从而对电机冷却形成有利条件;另外,本发明可使电机的容量做得更大,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防爆型场所(Ex dⅠMb、Ex dⅡA T4 Gb、Ex dⅡB T4 Gb、Ex dⅡC T4 Gb),通用化程度更高,更适应企业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639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36953.X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K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防爆型式的高效散热电机机座,包括机座筒和沿轴向设置于机座筒外表面的机座外散热筋,机座筒端部内侧与机座外散热筋对应位置设置有沿轴向的机座内散热筋Ⅰ和沿圆周方向的机座内散热筋Ⅱ;机座外散热筋在外观上更紧凑,同时在机座端部增加轴向的和环形的机座内散热筋结构,不仅散热面积大大增加,使得电机内部热量可及时由机座散发到周围空间,保证电机冷却效果,而且在增加散热面积的基础上,风阻较小,使散热系数与风阻大小达到平衡,从而对电机冷却形成有利条件;另外,本发明可使电机的容量做得更大,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防爆型场所(Ex d Ⅰ Mb、Ex d Ⅱ A T4 Gb、Ex d Ⅱ B T4 Gb、Ex d Ⅱ C T4 Gb),通用化程度更高,更适应企业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73313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496748.9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散热机座总成,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机座筒,机座筒上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外通风道,下部外壁两侧对称设有内通风道,外通风道和内通风道分别通过通风孔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散热管,散热管通过通风孔I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各外通风道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筋I,各内通风道外壁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筋II,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上方的外壁上均布有多个散热筋III,并与散热管交替分布,机座筒位于内通风道下方的外壁上分布有多个散热筋IV,各散热管下方设置有散热筋V。本发明可提高机座的散热能力,增加电机的单机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27631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96162.2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密度紧凑型矿用风机用电动机,包括定子、转子、冷却装置;定子包括机座和有绕组定子铁心;转子包括轴和鼠笼转子;冷却装置包括导风筒、内风扇以及外风扇;机座包括机座筒,机座筒外壁设有通风道,通风道分别通过通风孔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机座筒外壁上沿周向交替均布散热筋和散热管,散热管通过通风孔II与机座筒内腔连通。本发明通过全系列采用IC411管家片冷却方式,严格控制定子电流密度、转子电流密度、端环电流密度、电流倍数、转矩倍数,采用同时能承受较大轴向力及径向力的轴承结构,合理设计注排油管路等,满足煤矿风机的负载特性要求,以避免电动机温升过高、轴承损坏、注排油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761209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20364.5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K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防爆型式的高效散热电机机座,包括机座筒和沿轴向设置于机座筒外表面的机座外散热筋,机座筒端部内侧与机座外散热筋对应位置设置有沿轴向的机座内散热筋Ⅰ和沿圆周方向的机座内散热筋Ⅱ;机座外散热筋在外观上更紧凑,同时在机座端部增加轴向的和环形的机座内散热筋结构,不仅散热面积大大增加,使得电机内部热量可及时由机座散发到周围空间,保证电机冷却效果,而且在增加散热面积的基础上,风阻较小,使散热系数与风阻大小达到平衡,从而对电机冷却形成有利条件;另外,本实用新型可使电机的容量做得更大,并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防爆型场所(Ex d Ⅰ Mb、Ex d ⅡA T4Gb、Ex d ⅡB T4Gb、Ex d ⅡC T4Gb),通用化程度更高,更适应企业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4732998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424248.0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K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型式机座结构,包括机座本体,所述机座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端盖连接的端盖连接部及用于与接线盒座连接的盒座连接部,所述端盖连接部设有隔爆面Ⅰ,所述盒座连接部设有隔爆面Ⅱ,所述隔爆面Ⅰ及隔爆面Ⅱ均为圆筒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防爆型式机座结构,机座本体与端盖及接线盒座的隔爆面均采用圆筒状结构的安装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及安装,可同时满足平面隔爆、止口隔爆、圆筒隔爆三种不同隔爆形式,能够提高整机防护等级并可通用到多种不同的防爆场所(包括Ex d Ⅰ Mb、Ex d Ⅱ A T4 Gb、Ex d Ⅱ B T4 Gb、Ex d Ⅱ C T4 Gb),通用化程度更高,更能满足企业批量生产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04647313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82855.5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J1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油环,包括挡油环本体,所述挡油环本体的内表面设有挡油槽,所述挡油环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增大挡油环本体散热面积的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挡油环,挡油槽能够将润滑脂甩回轴承的润滑部位,使润滑脂得到充分利用以降低轴承的发热,防止轴承漏油现象的产生;同时,通过在挡油环本体设置散热组件,增大挡油环本体的散热面积,优化轴承内部冷却风路,提高散热效率,能够改善轴承的冷却效果,有利于保证轴承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超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877681U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20874442.3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N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盖储油盒构造,包括设置在轴承盖径向一侧的储油盒本体,所述储油盒本体内部为与轴承盖上设有的出油通道连通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底壁上设有竖直出油孔,所述储油腔底壁的内表面由两侧向中间逐渐降低形成导流面,所述竖直出油孔位于导流面中间的低点处。本实用新型具备竖直、水平两处出油方式,能够满足电机不同使用现场的不同需求,改善轴承润滑油的循环效果,便于润滑油的收集和排放,同时能够防止润滑油在排放时油脂附着在储油腔和竖直出油孔的壁上,便于清洁,极大地减少了维护工作量,还便于加工制造,节约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