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7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27946.X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闫鑫 , 丁湘 , 蒲治国 , 李哲 , 张坤 , 纪卓辰 , 冯洁 , 刘凯祥 , 贺晓浪 , 段东伟 , 刘溪 , 黄海鱼 , 谢朋 , 李兆扬 , 张齐 , 樊江伟 , 秦伟
IPC: E21B4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煤矿水害地面区域注浆工程浆液扩散路径确定方法,具体步骤为:1.施工长距离定向钻孔,2.形成已钻进完成钻孔轨迹,3.在已钻进完成钻孔轨迹的两侧,等间距分别布置2条第一电法物探测线,4.在注浆前开展初次电法物探作业,5.在注浆浆液中添加高导电指示剂后注入地层,形成设计浆液扩散范围,6.再次物探,在治理区地表圈定出电法物探低阻区,7.对比分析设计浆液扩散范围和电法物探低阻区,判断是否存在浆液扩散覆盖盲区或浆液异常扩散区,并采取相应措施,得出最终浆液扩散区域和浆液扩散路径。本发明通过在注浆浆液中添加高导电指示剂并及时开展电法物探测,实现确定浆液扩散路径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94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1867.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秦伟 , 丁湘 , 贺晓浪 , 蒲治国 , 段东伟 , 谢朋 , 张齐 , 李哲 , 黄海鱼 , 张坤 , 纪卓辰 , 闫鑫 , 刘溪 , 李兆扬 , 庞龙 , 刘凯祥 , 樊江伟
IPC: G16C20/30 , G16C10/00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大埋深煤层的离层注浆层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离层注浆工作面信息以及采集不同地层的不同岩性岩心进行岩石力学测试,分别作为基础数据集和运算数据集;步骤2,基于基础数据集和运算数据集判断关键层层位,并通过Winkler弹性地基上的薄板理论,计算得到岩板的挠度w;步骤3,基于岩板的挠度w,计算得到离层层位及其张开度,并划分离层空间的等级;步骤4,判断关键层层位和离层空间的等级之间关系,确定离层注浆的最佳层位。本发明能够可靠地确定出合适的离层注浆层位,有效防治离层水害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2219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01513.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丁湘 , 闫鑫 , 蒲治国 , 李哲 , 张坤 , 纪卓辰 , 冯洁 , 庞龙 , 刘凯祥 , 贺晓浪 , 段东伟 , 刘溪 , 黄海鱼 , 李兆扬 , 谢朋 , 张齐 , 樊江伟 , 秦伟 , 侯予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利用煤矸石浆体进行采空区充填的系统,包括矿井本体,待回采工作面回采后形成有煤层采空区,煤层采空区地势较低侧连通有矿井系统大巷,矿井系统大巷内开设有矩形水池,矩形水池通过排水管路连通有地面蓄水池,矩形水池还连通有多孔滤水管,地面蓄水池通过水管依次连接有净水机与煤矸石制浆池,煤矸石制浆池通过输料管道分别连接有煤矸石破碎单元与注浆泵,注浆泵通过注浆管与煤层采空区连通,煤矸石制浆池内设有搅拌机。本发明还公开采空区充填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利用煤矸石浆体进行采空区充填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浆水源不足以及采空区积累了大量的采空区积水未有效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20121.9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樊江伟 , 丁湘 , 黄海鱼 , 蒲治国 , 张坤 , 纪卓辰 , 李兆扬 , 刘溪 , 李哲 , 贺晓浪 , 段东伟 , 谢朋 , 闫鑫 , 刘凯祥 , 庞龙 , 秦伟 , 张齐 , 师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预防煤层直接顶弱胶结泥岩遇水弱化的顶板疏放水方法,施工一级钻孔并下入一级止水套管再注浆固管,在疏放水钻孔工序的二级钻孔钻进完后,从一级钻孔开孔位置安置二级实套管和花管,二级实套管长度不小于一级钻孔开孔位置至煤层直接顶弱胶结泥岩顶板的距离,并对二级实套管与二级钻孔孔壁之间的环状空间进行注浆,解决了井下顶板疏放水钻孔在煤层直接顶弱胶结泥岩条件下施工,导致顶板含水层砂岩水沿着钻孔流入煤层直接顶弱胶结泥岩,致使煤层直接顶弱胶结泥岩遇水弱化,膨胀、崩解,形成泥砂水混合物溃入采掘空间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61903.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6/2457 , G06F16/28 , G06F17/18 , G06F18/2135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矿井涌突水水源精准判别方法、系统和设备,以大量区域内的标准水样为对照组,建立区域上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数据库;对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数据库数据进行标准数据筛选,筛选后的数据进入到样本数据库,作为判别矿井涌突水水源的对照数据;将待判水样和样本数据库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水文地球化学相关图件,进行待判水样的初步判别;待判水样和样本数据库中的标准样本之间存在信息交叉,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最终的判别,确定矿井涌突水来源。本发明消除了其他水样对判别结果的干扰,消除了水样间存在的信息交叉影响,革新了矿井涌突水水源水文地球化学数据的获取方式,提高了涌突水水源判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9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32736.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层顶板弱胶结砂岩水防治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步骤1,确定待治理区域含水层的划分和地下水补给方向;步骤2,根据含水层的划分情况确定工作面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次要充水含水层;步骤3,针对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次要充水含水层采用分层分区治理方法;步骤4,进行治理效果检验。本发明提供的煤层顶板弱胶结砂岩水防治方法,解决了含水层残余动态补给水对弱胶结顶板岩层的弱化和多含水层疏放不充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64109.9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丁湘 , 蒲治国 , 樊江伟 , 黄海鱼 , 张坤 , 纪卓辰 , 李兆扬 , 刘溪 , 李哲 , 贺晓浪 , 段东伟 , 谢朋 , 闫鑫 , 刘凯祥 , 庞龙 , 张齐 , 秦伟
IPC: G06Q10/0635 , E21F17/1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层顶板弱胶结岩层溃水溃砂危险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煤层顶板垮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及其所导通岩层层位;选取导水裂隙带范围内与弱胶结岩含水层富水性相关的主控因素并进行叠加,划分弱胶结岩含水层富水性分区;确定煤层直接顶泥岩隔水层厚度,并结合垮落带、风险缓冲带的高度,划分隔水层破坏程度风险分区;结合弱胶结岩含水层富水性分区、隔水层破坏程度风险分区,划分弱胶结岩层溃水溃砂危险性等级,得到煤层顶板弱胶结岩层溃水溃砂危险性分区图。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弱胶结岩层富水性与煤层直接顶泥岩隔水层厚度对溃水溃砂危险性的影响,作出了更加准确、合理的危险性评价,为矿井水害防治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0126.1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秦伟 , 丁湘 , 蒲治国 , 贺晓浪 , 李哲 , 黄海鱼 , 张坤 , 谢朋 , 段东伟 , 纪卓辰 , 闫鑫 , 刘溪 , 李兆扬 , 庞龙 , 刘凯祥 , 张齐 , 樊江伟 , 岳扬凡 , 范琪 , 董伸培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SSA‑BP神经网络的砂岩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方法,包括:S1,建立基础数据库;S2,将S1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S3,通过S2处理后的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完成预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SA‑BP神经网络的砂岩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所测得的岩石力学参数误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27935.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丁湘 , 闫鑫 , 蒲治国 , 李哲 , 张坤 , 纪卓辰 , 冯洁 , 刘凯祥 , 贺晓浪 , 段东伟 , 刘溪 , 黄海鱼 , 谢朋 , 李兆扬 , 张齐 , 樊江伟 , 秦伟
IPC: G06Q10/0639 , G01N13/00 , G01N15/08 , G01N33/1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煤矿顶板含水层区域超前注浆治理效果综合验证评价方法,步骤如下:1.收集煤矿顶板含水层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2.施工长距离水平定向治理孔并注浆、施工地面钻孔取芯,3.施工长距离水平定向验证孔、开展压水试验并注浆,4.在井下工作面施工探查钻孔、出水水质化验,5.确定评价条件、制定评价等级。本发明综合验证评价方法是通过量化验证评价指标,制定注浆治理效果评价等级,对治理效果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立体综合验证评价,提高了验证评价过程的操作性和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27950.6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丁湘 , 闫鑫 , 蒲治国 , 李哲 , 纪卓辰 , 张坤 , 冯洁 , 刘凯祥 , 贺晓浪 , 李兆扬 , 樊江伟 , 段东伟 , 刘溪 , 黄海鱼 , 谢朋 , 张齐 , 秦伟
IPC: E21D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升降移动式倾斜巷道施工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平台本体,作业平台本体的外表面上铰接有转台且铰接位置位于转台的外表面,作业平台本体的外表面上固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转台间隔,转台与作业平台本体相对的另一面上间隔固定有两个第一连接转轴,一个第一连接转轴固接有第一液压支柱的一端,另一个第一连接转轴固接有第二液压支柱的一端且第一液压支柱的另一端和第二液压支柱的柱身通过第二连接转轴固接,第二液压支柱另一端水平固接有液压伸缩臂的一端,液压伸缩臂的另一端水平固接有操作台。本发明可将作业平台本体固定在倾斜巷道内,防止其滑动;可将材料或设备送至倾斜巷道内任何位置,无需重复搭建和拆除操作台,节省工作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