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77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887154.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成像雷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质成像雷达MIMO天线阵列控制方法及设备,利用虚拟阵元技术扩展原有二维物理阵列的孔径范围,提高阵列的横向分辨率。使用MIMO技术在场景扫描过程中无需移动天线就能实现多个不同位置的探测,扩大扫描范围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能够实现二维成像;将UWB技术与MIMO技术结合,可得到三维高分辨图像。UWB—MIMO雷达相当于在不同位置对探测区域进行扫描,多组接收回波信号叠加增强回波信号信噪比,具有很高的距离和方位分辨率,且能够对探测区域进行大范围扫描,实现多个目标的检测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4589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14066.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雷达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成像雷达UWB天线单元组结构,将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交叉后装配在安装底板上,并在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内分别设有曲线槽,便于分别装配同轴线内导体,且装配在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内的同轴线内导体分别上下错位设置,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内的同轴线内导体分别通过馈电端口装配在安装底板的TNC连接器上,两线交叉连接便于在较宽的工作频段上统一设计,具有端射辐射、工作频带宽、剖面低等特点,提高了天线频段的同时将结构小型化,比较适合作为地质成像雷达天线的设计方案;通过将两层覆铜介质板压接,并在两层介质板中间埋装内导体,从而达到小型化设计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4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02897.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工煤矿采区式无掘进巷道无煤柱采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某煤矿划定适合无掘进巷道无煤柱采区范围,从开拓大巷开口掘进三条采区巷道和末采工作面回风巷,连通三条采区巷形成采区的准备巷道和通风系统,这是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掘进第一个工作面的工作面运输巷和切眼,形成第一个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布置各项生产系统。第一个工作面回采,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保留一定宽度的工作面回风巷作为第二个工作面的运输巷使用。第二个工作面回采后形成第三个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后续工作面依次类推回采。实现采区内无掘进巷道无煤柱回采。采区回采完毕,三条采区巷可为相邻采区服务,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944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01997.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成像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成像雷达综合信号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通过对获取地质雷达所接收的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回波数据同时进行目标检测处理和三维成像处理,有效的识别出煤岩分界曲面,提供煤岩界面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为指导采煤机设备自动调节等智能开采决策控制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目标检测处理和三维成像处理的数据结果进行匹配分析处理,提高了地质成像雷达智能化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825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48287.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掘进无煤柱采留一体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定采区,将采区划分为大、小区段工作面,并完成每个区段工作面的先期导巷及先期开切眼,完成开采准备工作;首先开采小区段工作面,在完成两个小区段工作面开采后,大区段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并对利用的第二个小区段留巷切顶卸压二次留巷,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接着进行二次循环开采,二次循环利用的小区段留巷二次切顶留巷,使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直至整个采区全部开采完毕。本发明具有无顺槽掘进,无煤柱,连续开采的特性,其对于矿井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掘进,提高生产效率、减员增效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5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46072.X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留一体化开采沿空巷道顶板恒阻锚体梁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定采留开采区,在采留区内掘进形成垂直布置的采留区边界导巷和开采工作面,沿开采方向施工深孔预裂,形成切顶预裂破碎带;2)在开采工作面安装工作面液压支架、割煤机、输送机和巷旁切缝液压支架;3)利用割煤机割出沿空巷道,并通过可伸缩刮板输送机运输煤体;4)利用端头液压支架和巷旁切顶液压支架支护沿空巷道,利用恒阻锚索加固直接顶,并紧悬于基本顶;5)随着开采推进,采空区直接顶沿切顶预裂破碎带滑落,自身高恒阻力的阻锚体梁处于采场侧向卸压带内,并锚固于基本顶之上;6)沿空巷道稳定后,撤除沿空巷道内端头液压支架和巷旁切顶液压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5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711046072.X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留一体化开采沿空巷道顶板恒阻锚体梁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定采留开采区,在采留区内掘进形成垂直布置的采留区边界导巷和开采工作面,沿开采方向施工深孔预裂,形成切顶预裂破碎带;2)在开采工作面安装工作面液压支架、割煤机、输送机和巷旁切缝液压支架;3)利用割煤机割出沿空巷道,并通过可伸缩刮板输送机运输煤体;4)利用端头液压支架和巷旁切顶液压支架支护沿空巷道,利用恒阻锚索加固直接顶,并紧悬于基本顶;5)随着开采推进,采空区直接顶沿切顶预裂破碎带滑落,自身高恒阻力的阻锚体梁处于采场侧向卸压带内,并锚固于基本顶之上;6)沿空巷道稳定后,撤除沿空巷道内端头液压支架和巷旁切顶液压支架。
-
公开(公告)号:CN10788256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048287.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掘进无煤柱采留一体开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定采区,将采区划分为大、小区段工作面,并完成每个区段工作面的先期导巷及先期开切眼,完成开采准备工作;首先开采小区段工作面,在完成两个小区段工作面开采后,大区段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并对利用的第二个小区段留巷切顶卸压二次留巷,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接着进行二次循环开采,二次循环利用的小区段留巷二次切顶留巷,使大区段工作面形成“Y”型通风系统,直至整个采区全部开采完毕。本发明具有无顺槽掘进,无煤柱,连续开采的特性,其对于矿井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掘进,提高生产效率、减员增效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220825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783897.3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固煤柱的单孔多索对拉锚固结构,在煤柱采用单孔多钢绞线对拉锚索进行加固支护;实现了单孔多钢绞线对拉锚索双向加固煤柱的作用,极大地提高煤柱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可有效提高煤柱的承载能力,控制煤柱中塑性区、破碎区的发展;实现了埋深大、强矿压矿井在留设煤柱时的加固支护,进一步巩固了回采时的安全生产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18877161U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23122534.0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R21/013 , B60R21/0134 , B60Q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煤矿井下车辆防撞人的高精度预警保护系统,属于煤矿井下安全领域,其包括井下车载智能控制终端、多个井下移动终端、声光报警器、无线测速传感器、碰撞传感器、油门控制器、车载电源;所述井下车载智能控制终端与多个井下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并且所述井下车载智能控制终端与车载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多个所述井下移动终端用于佩戴于不同的井下工作人员身上;所述声光报警器、碰撞传感器、油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井下车载智能控制终端电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为井下车辆与井下作业人员的防碰撞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达到了井下车辆防撞人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