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LCC的计量混输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14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0986.2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LCC的计量混输系统,包括GLCC分离装置、气体储罐、多相储罐,以及多个依次串联的多相涡流混合器,GLCC分离装置上端的气相出口与气体储罐通过气相连接管路连通;GLCC分离装置下端的液相出口通过液相连接管路与首级多相涡流混合器的环形流道连通;末级多相涡流混合器的底部出口通过悬浊液管路与多相储罐的入口连通;多相储罐的底部设有电潜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多相涡流混合器和底部设置电潜泵的多相储罐,在强旋流场的作用下使气相破碎为小粒径微气泡,微气泡在液相中形成分布均匀的悬浊液,悬浊液进入多相储罐后,在电潜泵的作用下,加大多相储罐内部压力,使气体溶解度上升,此时微气泡溶解于液相中。

    一种气液分离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20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15596.5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设备,包括管柱式气液分离器、底流管、溢流管、倾斜入口管和捕雾装置;所述管柱式气液分离器包括竖直的分离筒体,分离筒体的顶部设有气相出口,分离筒体的底部设有液相出口,分离筒体的侧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捕雾装置安装于分离筒体的内顶部;所述分离筒体的气相出口安装有渐扩型溢流管,溢流管与输气管道连通;所述溢流管的下口为渐扩型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分离筒体的顶部设置渐扩型溢流管,提升了分离筒体外旋流面积,增加了分离空间,其底部内陷结构减少了短路流流量,有效避免了“溢流跑粗”现象发生,计量结果更准确。

    高效的原油三相分离器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2869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191235.9

    申请日:2014-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的原油三相分离器,包括卧式罐体和罐体内依次分隔设置的稳流舱、分离沉降舱、油舱和水舱,稳流舱内的进料撞击吸收器作为入口形式,液体通过稳流管流入分离沉降舱,减少液体流入对整个罐体液面波动影响,稳定水-油,油-气临界面,分离沉降舱内的中上部设置加热器,热量集中于油层。本实用新型能耗低,分离效率高,能够直观测定水-油临界面。

    一种原油砂石的分离及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45758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50155.5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砂石的分离及回收装置,包括除砂罐、砂石收集装置和砂石输送装置,除砂罐包括卧式罐体,卧式罐体底部设有底座,顶部设有油气进口和排气口,卧式罐体内部空腔的上部沿轴向倾斜向下设有导向板,下部通过竖直隔板分隔成排油腔和排砂腔,排油腔的底部设有排油管,排砂腔内设有冲砂装置,排砂腔底部设有排水管和排砂管;砂石收集装置一端与排砂管相对应设置,另一端与砂石输送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除砂效率高、可对物料回收再利用。

    一种除砂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03884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450227.6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砂器,包括罐体,罐体由中间的圆柱筒体和两端的椭圆半球体组成,其底部设有底座,顶部设有油气进口和排气口,罐体内部空腔的上部沿轴向倾斜向下设有导向板,罐体内部空腔的下部通过竖直隔板分隔成排油腔和排砂腔,排油腔的底部设有排油管,排砂腔内设有冲砂装置,排砂腔底部设有排水管和排砂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除砂效率高。

    一种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的狭缝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8813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86657.4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的狭缝检测机器人,包括柔性钢带、转向行走系统及内窥镜;转向行走系统包括基座、夹持装置、转向装置及支撑装置,夹持装置设有夹持空间,基座内设有贯通通道,柔性钢带依次穿设于贯通通道和夹持空间,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并驱动柔性钢带沿夹持空间的延伸方向移动;支撑装置用于在转向行走系统进入核电蒸汽发生器后,对基座、夹持装置、转向装置和柔性钢带提供支撑;转向装置用于驱动柔性钢带转向;柔性钢带设有安装槽,内窥镜设于安装槽内,用于对核电蒸汽发生器的穿热管狭缝进行检测。该用于核电蒸汽发生器的狭缝检测机器人结构紧凑,使得检测过程简单、易操控,提高了核电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间隙检测的效率。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6128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0532049.4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供气机构、供钠机构、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所述钠储存机构上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具有出气口,所述供钠机构具有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供钠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钠口连接并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具有进钠口,所述钠储存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的进钠口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固定有工件,所述供气机构用以将所述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抽真空并向其内供应惰性气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基于旋流分离的循环冷却水抑垢除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939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41416.X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旋流分离的循环冷却水抑垢除垢系统,其至少包括高变频电源集垢器、循环池、若干并联的水力旋流器、回收槽、换热器等。本发明可将循环水中的钙镁的析出并通过旋流器收集。旋流器的溢流液经换热装置后再通过抽水泵送回循环水池中,从而有效避免了换热装置中使用阻垢剂对管道造成腐蚀的情况,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换热效率,同时抑制了循环池中藻类的生长,没有二次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