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2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1400697.7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沉积构造演化的二维三维地层连片解释及标准化制图方法,其包括步骤:步骤一、厘定各套地层的地震反射波,完成层位解释;步骤二、利用连井剖面对二维和三维数据体进行校正,根据已钻井分层对已有的时间、深度构造图和厚度图进行分析和校正,进行二维、三维连片标准化制图;步骤三、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平剖结合、3D可视化解释、立体雕刻,对薄小地质体和储层进行预测和分析。本发明能够较好的解决地震资料连片解释中由于二维资料精度不够而三维资料覆盖面较小,导致出现的不同时期资料地层时深不匹配、难以连片制图的问题,并对三维区目标地质体进行了资料对比、储层预测及立体雕刻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94858.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1V1/36 , G06F18/21 , G06F18/2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规则地震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软阈值算法计算地震数据的稀疏系数;采用迭代硬阈值算法优化稀疏系数得到新的稀疏系数;以新的稀疏系数作为迭代软阈值算法的初始稀疏系数,控制迭代软阈值算法和迭代硬阈值算法交替迭代,直至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得到最优的稀疏系数;依据最优的稀疏系数进行反稀疏变换得到重建后的地震数据。本发明可应用于复杂地表障碍区、复杂山地起伏地表区等地区地震资料采集和数据重构,降低地震勘探成本,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06009.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IPC: G01V1/36 , G01V1/28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衰减核矩阵驱动的无监督反Q滤波方法,首先,将待补偿数据作为DL网络输入,补偿后数据作为输出。然后,将输出送入由近地表Q模型构建的衰减核矩阵中进行正演衰减。接着,利用正演得到的衰减地震数据与原始输入数据之间的误差,通过优化网络参数使误差达到最小,输出最终补偿结果。在整个网络预测过程中,无需制作数据标签,达到了无监督学习的效果。本方法引入了衰减核矩阵物理模型,从而摆脱了对数据标签的依赖,其解决了由于不均匀的高频噪声和复杂的地表环境,也同时具有数值稳定性、振幅补偿不足等因素,会严重地影响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导致无法有效分析地表结构体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7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06001.X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IPC: G01V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检测耦合效果的新型检波器,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感应器,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还设有水平传感器和蜂鸣器,设备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深度传感器,以及在设备外壳的中心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安装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下端连接有外扩固定组件,所述扩固定组件的下端连接有伸缩插锥组件。本发明能够让检波器使用时达到耦合的标准,并且让检波器尾椎达到埋置的深度,固定牢固,更为精准的得到检测,大大的减少误差的存在,进而提升地震采集资料质量,并且大程度排除因检波器耦合不好而产生的地震资料差的问题,大大减少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55391.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IPC: G06Q10/0637 , G06F16/29 , G06F16/587 , G06F16/56 , G06Q10/047 ,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震源点位布设及行驶线路设计方法,布设方法包括:(1)建立GIS地理信息数据库;(2)进行理论点位布设;(3)生成缓冲区;(4)进行隐患点位剔除;(5)进行线要素创建,并沿线等间距生成点要素;(6)对满足可控震源施工条件的区域采用可控震源点位代替井炮的方式来进行互补设计;(7)将预设点位下发野外现场复核点位班组;(8)野外班组现场复核增减点位;(9)对复核点位进行测量放样。行驶线路设计方法包括:(1)根据每日采集任务量进行精确分区;(2)分组规划;(3)路线规划并下发野外工作组。本发明可有效减少野外现场复核重复工作量,缩短点位预设计周期;以及进一步缩短勘探周期,降低勘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903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54479.X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黄土塬地区微测井资料的近地表地层Q值建模方法,其包括:步骤一:使用改进的微测井初至谱比法获得测井点的近地表微测井Q值;步骤二:利用克里金方法对微测井Q值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获得低频近地表Q值模型;步骤三:利用机器学习通过已知测井Q值数据预测其余空间位置Q值,获得高频近地表Q值模型;步骤四:对低频、高频近地表Q值模型进行尺度融合,建立精细近地表Q值模型;步骤五:利用精细近地表Q值模型对地震资料进行吸收衰减补偿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炮检点耦合关系不好导致提取的测井Q值不准的问题,为解决复杂近地表地区的吸收衰减补偿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关键Q值数据,可用于地震勘探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220709362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344140.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
IPC: G01V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检测耦合效果的新型检波器,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感应器,所述设备外壳的内部还设有水平传感器和蜂鸣器,设备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深度传感器,以及在设备外壳的中心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安装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下端连接有外扩固定组件,所述扩固定组件的下端连接有伸缩插锥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让检波器使用时达到耦合的标准,并且让检波器尾椎达到埋置的深度,固定牢固,更为精准的得到检测,大大的减少误差的存在,进而提升地震采集资料质量,并且大程度排除因检波器耦合不好而产生的地震资料差的问题,大大减少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38760.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控地震快速偏移成像方法,其包括波束合成、波束传播和波束成像,具体为:(1)在波束的合成中,首先在超道集的中心位置识别出局部同相轴的位置,然后沿着同相轴的斜率方向进行叠加完成波束合成,再通过合成的波束反向计算出地震记录,并与实际的地震记录比较来进行质量控制;(2)在波束传播中,首先从炮点和检波点位置沿着相应的斜率方向进行射线追踪,然后通过空间和时间准则来确定成像点的位置;(3)确定完波束的成像点位置之后,根据高斯波束的实部和虚部将波束在成像点附近展开,进行波束成像。本发明结合高斯波束偏移面向目标的成像能力,在井控的前提下提高基于高斯波束的随钻快速偏移的成像效果和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69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13463.8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三维地震工区的地震属性连片成图方法,其包括,步骤一:结合地质任务观察所选用的属性层位平面特征,对由于地震数据边界效应所产生的边界异常值进行切除;步骤二:对每个三维地震工区的属性层位的值域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值域范围统一;步骤三:观察各属性层位异常值集中区域,再次对层位值域进行运算,使其异常值范围大致相同;步骤四:将调整过的层位拼接在一起。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的调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三维地震数据、相同地震属性的显示特征,解决了未进行地震数据连片处理的多工区地区显示特征调整繁琐、效率低下,无法进行大区整体特征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920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1213463.8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三维地震工区的地震属性连片成图方法,其包括,步骤一:结合地质任务观察所选用的属性层位平面特征,对由于地震数据边界效应所产生的边界异常值进行切除;步骤二:对每个三维地震工区的属性层位的值域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值域范围统一;步骤三:观察各属性层位异常值集中区域,再次对层位值域进行运算,使其异常值范围大致相同;步骤四:将调整过的层位拼接在一起。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的调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三维地震数据、相同地震属性的显示特征,解决了未进行地震数据连片处理的多工区地区显示特征调整繁琐、效率低下,无法进行大区整体特征研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