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02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1355664.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师范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状片层结构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碳片层以及分散在碳片层表面的三氧化二钒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状片层结构的铝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复合正极材料采用碳片层作为支撑骨架,并复合三氧化二钒纳米颗粒,降低了铝离子的扩散路径和增强了复合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利用水热方法制备得到前驱体材料,并对其进行高温煅烧,最终得到弹簧状片层结构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50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55664.6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师范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状片层结构的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碳片层以及分散在碳片层表面的三氧化二钒纳米颗粒。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状片层结构的铝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复合正极材料采用碳片层作为支撑骨架,并复合三氧化二钒纳米颗粒,降低了铝离子的扩散路径和增强了复合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利用水热方法制备得到前驱体材料,并对其进行高温煅烧,最终得到弹簧状片层结构的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204368.X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结构硫化铟微米球负载硫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硫电池正极及锂硫电池。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水热法获得硫化铟,在球状硫化铟表面先后包裹二氧化硅和碳,得到多层微米球状结构,然后水热碱洗刻蚀去除中间的二氧化硅层,最后通过熏硫的方式负载硫颗粒,最终获得硫化铟微米球负载硫的核壳型结构复合材料。该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呈现核壳型结构,独特的核壳结构可负载更多硫颗粒,缓解充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降低多硫化物的不可逆损失,提高电池性能。并且,实验过程简单,原料价廉易获取,对实验仪器要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30426.9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安徽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源、钴源、硫源、氟化铵和尿素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经水热反应得到Co3S4/CuS纳米球;(2)将所述纳米球、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水混合,加入含氮有机聚合物前体后加入聚合物引发剂,得到聚合物包覆的纳米球;(3)对所述聚合物包覆的纳米球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简便的水热反应和退火工艺制备了一种复合材料,Co3S4和Cu2S晶体之间的异质界面可以诱导内部电场以加速离子扩散动力学,提高电导率并为钠储能提供丰富的反应位点。此外,碳基体缩短了电子/离子的路径并减轻了体积变化的应变。
-
公开(公告)号:CN11280255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130020.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南京中科格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G16C10/00 , G16C20/50 ,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子模拟预测用于盐湖提锂的共价有机框架性能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Ⅰ)设定包含水分子、镁离子和锂离子的水盒子,将水盒子与COF分离膜组合并构建COF盐水模型盒子,对COF盐水模型盒子的结构进行优化后,按照实际的盐水密度设定COF盐水模型盒子的密度;(Ⅱ)对设定好的COF盐水模型盒子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束后统计镁离子和锂离子在COF分离膜的孔道内的传递速度,根据镁离子和锂离子的传递速度计算分离因子。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预测镁锂分离性能的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的判断出一种COF镁锂分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8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96912.0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元掺杂二氧化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硫酸铵和金属盐溶于第一溶剂中进行第一混合得到溶液A,将碳纳米管和锰盐溶于第二溶剂中进行第二混合得到溶液B;(2)将步骤(1)所述溶液B滴加入溶液A中进行第三混合得到反应产物前驱体;(3)对步骤(2)所述反应产物前驱体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所述三元掺杂二氧化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两步合成法,对目标掺杂元素、产物的结构可以做到严格选择,用本发明中制备的三元掺杂二氧化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充当正极活性物质,所组装的锌离子电池可以达到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0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280282.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南京中科格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包括淀粉、甘油、聚乳酸和木质素改性纳米云母的组合;利用纳米云母具有纳米尺寸效应的特点,且限定其为木质素改性纳米云母,提升了所述纳米云母与其他组分之间的相容性的同时还利用其将他组分进行了桥联,构建了“砖‑泥”结构,进而显著提升了最终得到的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机械性能、耐水性和耐热性;同时,所述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还具有低成本、高效、过程绿色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811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042209.4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南京中科格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非均相电催化阴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盐或其配合物溶解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进行湿法共纺,之后经凝固浴得到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2)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复合纤维组装、还原,得到所述石墨烯基非均相电催化阴极。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基非均相电催化阴极催化活性高、循环稳定性佳,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81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80282.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 南京中科格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包括淀粉、甘油、聚乳酸和木质素改性纳米云母的组合;利用纳米云母具有纳米尺寸效应的特点,且限定其为木质素改性纳米云母,提升了所述纳米云母与其他组分之间的相容性的同时还利用其将他组分进行了桥联,构建了“砖‑泥”结构,进而显著提升了最终得到的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机械性能、耐水性和耐热性;同时,所述淀粉基生物可降解塑料还具有低成本、高效、过程绿色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18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417415.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科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掺杂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砜溶于有机溶剂中,而后将聚砜溶液涂于无纺布表面,然后浸入水中形成凝固相,得到支撑层;(2)将间苯二胺溶于水中,而后向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及任选的TpPa‑1,然后调节pH值,得到水相溶液;(3)将均苯三甲酰氯溶于正己烷中,然后向其中加入任选的TpPa‑1,得到油相溶液;(4)将支撑层浸入水相溶液中,然后再浸入油相溶液中,烘干,得到所述共价有机框架掺杂聚酰胺反渗透膜;其中,所述水相溶液和/或油相溶液中分散有TpPa‑1。本发明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在保证具有较高截留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水通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