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869644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055245.9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压缩空气储能地下硐室的快速激光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水平角度调节装置、垂直角度调节装置、控制箱和支撑架,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及旋转驱动电机和陀螺仪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旋转驱动电机的配合可连续测量所述测量轮盘到硐室切面的距离,从而获得硐室某个切面的360度轮廓线数据,利用陀螺仪传感器可实时获取测量装置的水平角度信息和垂直角度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当角度信息大于或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分别控制水平角度调节装置和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对测量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自动调平及自动垂直硐室走向的功能,增强检测准确性和精度,提高效率,降低现场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20207458U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20056777.4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洛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硐室储气库岩体裂隙的监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控制柱、旋转装置和支撑架,所述旋转装置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控制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旋转装置的顶端,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贯穿连接在所述控制柱的上部,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实时获取硐室储气库岩体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得到硐室储气库岩体裂隙的发育状况;通过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旋转角度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以得到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影测量外方位元素,通过无线终端模块DTU将控制模块运算、处理后的信息发送至上位机,可减少操作人员频繁进入硐室储气库容易引发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2399.1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潮汐能发电系统,包括:基体,基体具有腔体、水口以及出气口,腔体沿基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水口位于基体的底部且和腔体的下部连通,水口用于在涨潮退潮过程中使水体进出腔体,出气口和腔体的上部连通;涡轮发电装置,涡轮发电装置具有涡轮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涡轮腔中的涡轮位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第一进气口连通涡轮腔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用于连通涡轮腔和外界;控制阀,控制阀设于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之间,控制阀用于控制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两者的通断;压力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腔体内的压力;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涡轮发电装置、控制阀以及压力监测装置。其能够提高涡轮的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6331.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天津滨海雷克斯激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熔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2m长油套管的内壁全域激光熔覆系统,包括:激光器;激光头;送粉系统,用于使熔点在1300℃‑1400℃温度范围、粒度在53μm‑150μm的球形镍基合金粉末输送至所述激光头并激光熔覆在管件的内壁;工件旋转系统,用于控制待熔覆管件的旋转速度为25°/s‑55°/s,旋转速度精度达到0.5°/s;激光头行走系统,用于控制激光头在管件的内部沿轴向移动;水冷却系统,用于对激光器、光缆、激光头进行充分的冷却;本发明的系统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激光扫描速度在100mm/s‑150mm/s范围,连续稳定工作20小时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0655.4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气库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库压缩机集群控制方法和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预测和排列,制定优化调节方案,合理控制储气库压缩机集群,可以实现对压缩机的优化调度和负载均衡,避免了不必要的能耗浪费。同时,该控制方法还能根据气体需求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压缩机的数量和运行状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发明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实时获取压缩机集群的运行信息,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气体需求变化,并迅速响应调整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12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648579.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气储能的地下人工硐室储热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主要包含多级压缩机、多级透平机、空气过滤装置、电动机和发动机等,地下部分包含高温储罐换热器、低温储罐换热器、高温储热罐、低温储热罐、人工硐室储气室和阀门等。采用高温高压热水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储热系统的投资,同时可以保持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有较高的效率。采用高温热水进行储热,为确保高温热水处于液态,本发明通过将常规的地面储热罐改为地下的高温高压储热罐,充分利用地下围岩的强度,使得储罐的抗压能力显著提高,从而使得储热介质的温度提高显著,增加了储热的能力。同时将储热放置在地下,提高了储热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635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22649.0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隧洞爆破周边孔不耦合装药棒及其装药方法,该装药棒用于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的圆形隧洞的爆破工作中,圆形隧洞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周边孔,该装药棒将炸药便于推入周边孔内,该装药棒包括:手柄、至少一个刷白段和至少一个刷黑段;该方法用于上述的隧洞爆破周边孔不耦合装药棒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周边孔的装药效率,经测算,一个熟练操作工人对一个周边孔进行装药,平均只需要短短的2分钟,而传统绑扎竹片方法最少需要8分钟,至少可以提高功效4倍;所花费的制作成本极其低廉,且可反复使用,摊薄到一定的时段,其成本几乎为零。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75742.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云 , 万明忠 , 赵耀华 , 彭威 , 李峻 , 商浩亮 , 纪文栋 , 李景翠 , 张文静 , 程少振 , 胡巍 , 万继方 , 利奕年 , 牟今容 , 郝猛 , 程文韬 , 虞海兵 , 石少华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盐穴型储库选址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地下盐穴型储库选址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预选盐穴所在区域:S2:在预选盐穴所在区域内进行盐穴预处理,获取预处理数据;S3:根据预处理数据和预选盐穴所在区域内的历史数据进行盐穴稳定性评估和参数设计,获取预设盐穴的预设参数数据;S4:对预设盐穴的预设参数数据进行密封性评估,本发明可实现针对已有溶腔进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盐穴型储库的有效选址。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798726.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拟压气储能储气库围岩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地质物理模型模块、储气库模拟模块和过程监测模块,储气库模拟模块中的气体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内部,气体供应模块设置在所述地质物理模型模块的外部;过程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气体供应模块对气体接收模块的充气和放气过程中,气体接收模块周边围岩的变形过程。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所占空间适中,易于操作和调整,试验现象和结果直观明了,且经济性高,实现了室内条件下模拟压缩空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在充放气过程中循环荷载对于储气库围岩的变形破坏作用影响,以及极端条件下储气库围岩破坏失效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8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406331.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天津滨海雷克斯激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熔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2m长油套管的内壁全域激光熔覆系统,包括:激光器;激光头;送粉系统,用于使熔点在1300℃‑1400℃温度范围、粒度在53μm‑150μm的球形镍基合金粉末输送至所述激光头并激光熔覆在管件的内壁;工件旋转系统,用于控制待熔覆管件的旋转速度为25°/s‑55°/s,旋转速度精度达到0.5°/s;激光头行走系统,用于控制激光头在管件的内部沿轴向移动;水冷却系统,用于对激光器、光缆、激光头进行充分的冷却;本发明的系统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激光扫描速度在100mm/s‑150mm/s范围,连续稳定工作20小时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