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75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77955.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纤维单向分布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硅灰5.84~27.27份、粉煤灰11.76~72.73份、细集料117.6~200份、减水剂1~2.1份、水20~38份,还包括体积掺量0.8~1.6%的钢纤维;除了钢纤维以外的组分混匀后的拌合物扩展度不小于707mm。本发明在产品的钢纤维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抗拉强度提高了7~27%;达到相近抗拉强度,钢纤维体积掺量减小了0.1~0.3%。同时,解决了现有单向分布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浆体需振捣配合磁场完成钢纤维定向分布的问题(通过规定拌合物扩展度不小于707mm来实现,即让拌合物的工作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677955.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纤维单向分布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硅灰5.84~27.27份、粉煤灰11.76~72.73份、细集料117.6~200份、减水剂1~2.1份、水20~38份,还包括体积掺量0.8~1.6%的钢纤维;除了钢纤维以外的组分混匀后的拌合物扩展度不小于707mm。本发明在产品的钢纤维掺量一定的条件下,抗拉强度提高了7~27%;达到相近抗拉强度,钢纤维体积掺量减小了0.1~0.3%。同时,解决了现有单向分布钢纤维增强混凝土浆体需振捣配合磁场完成钢纤维定向分布的问题(通过规定拌合物扩展度不小于707mm来实现,即让拌合物的工作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6034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11692.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电性和机敏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硅灰21.4~37.5份、钢渣粉21.4份~112.5份、细集料142.8~250份、减水剂2~3.75份、水25.7~45份,体积掺量1.5~2.0%的钢纤维。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材料的机敏性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中引入导电颗粒钢渣粉,使其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已有的钢纤维形成导电通路,弥补超高性能混凝土孔溶液极少、无法形成完整的导电网络的缺陷,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对导电颗粒钢渣粉的最低含铁量及最低掺量进行限制,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14659.4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双掺彩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硅灰5.84~35.3份、矿物掺合料8.08~100份、细集料105.16~258.83份、减水剂1~3份、颜料10~20份、水19.86~47.06份,还包括体积掺量0.8%~1.2%的钢纤维和0.05%~0.2%的玄武岩纤维。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1)干料拌合:将水泥、硅灰、矿物掺合料、细集料、固体减水剂及颜料按重量比称取后混合并拌匀;(2)加水拌合:待干料混匀后,在搅拌条件下将水加入干料中,拌匀;(3)加入纤维:在搅拌条件下加入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搅拌均匀至混合物稳定,即得。
-
公开(公告)号:CN21499281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1444408.X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C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面侧向支撑构件,属于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路面侧向支撑构件无法按照曲线段的弧度紧密布置的问题。本路面侧向支撑构件,包括形状为长方体的构件本体,构件本体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上下延伸的弧形槽,弧形槽的延伸长度等于构件本体的高度,构件本体的另一个端面设有与弧形槽相配合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下端面与构件本体的下表面平齐,弧形凸起的上端面与构件本体的上表面平齐。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相邻构件本体端部紧密配合的前提下,实现了通过灵活调节相邻构件本体的接触角度来契合道路曲线段弧度,提高了曲线段道路边缘的整体稳定性与耐久性,保护路面不受侵蚀性物质的危害,降低了施工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629037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444418.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道路预制构件,属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支撑构件在拼接轨道交通道路时存在无法按照曲线段路面的弧度紧密布置的问题。本轨道交通道路预制构件,包括形状为长方体的构件本体,构件本体的一端设有上下延伸的弧形槽,构件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弧形槽相配合的弧形凸起,构件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沿构件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槽,导轨槽的一端贯通弧形槽设置,导轨槽的另一端贯通弧形凸起设置。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灵活调节相邻构件本体的接触角度来契合道路曲线段弧度,提高了曲线段道路的整体稳定性与耐久性,保护路面不受侵蚀性物质的危害,降低了施工复杂性;而且在导轨槽内设置了安装孔,方便了轨道的固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