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78256.8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衬砌拱顶纵向灌注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灌注前准备步骤:在二衬台车上的端部安装环形堵头板和引导钢端模,引导钢端模设置在二衬台车对应隧道拱顶区域的位置处,引导钢端模上设置有引导通道,引导通道内有送砼管,送砼管沿隧道纵向深入在隧道初支与二衬台车之间;隧道两侧灌注步骤:对隧道两侧的非拱顶区域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拱顶灌注步骤:送砼管连接混凝土输送泵,送砼管朝向引导杆端沿纵向移动,采用以上方式,随着送砼管沿纵向的移动,使得混凝土内的浮浆位于前方,使浮浆能够更有效地集中排出的同时,更易于将二次衬砌灌满混凝土,减少脱空情况的出现,进而避免混凝土层不紧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3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26966.6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通风散热风道装置的隧道二衬施工台车包括门架、顶模、侧模、进风系统和通风散热风道装置;门架包括立柱、中部横梁和顶部横梁,进风系统的新风管穿过门架;通风散热风道装置包括吸风口部件、抽风机、纵向风道件和射流出风构件;吸风口部件设置在第一侧;多个纵向风道件沿隧道的环向布置并覆盖操作空间;纵向风道件具有设有纵向出风口;多个射流出风构件沿纵向布置在纵向风道件上,射流出风构件上具有射流出风口,射流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节。本发明能在满足施工人员工作环境需求的同时满足隧道回风速度需求,有效解决台车阻碍回风、高温作业环境以及有害气体积聚等的施工通风和安全管控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178256.8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衬砌拱顶纵向灌注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灌注前准备步骤:在二衬台车上的端部安装环形堵头板和引导钢端模,引导钢端模设置在二衬台车对应隧道拱顶区域的位置处,引导钢端模上设置有引导通道,引导通道内有送砼管,送砼管沿隧道纵向深入在隧道初支与二衬台车之间;隧道两侧灌注步骤:对隧道两侧的非拱顶区域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拱顶灌注步骤:送砼管连接混凝土输送泵,送砼管朝向引导杆端沿纵向移动,采用以上方式,随着送砼管沿纵向的移动,使得混凝土内的浮浆位于前方,使浮浆能够更有效地集中排出的同时,更易于将二次衬砌灌满混凝土,减少脱空情况的出现,进而避免混凝土层不紧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7735508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940488.6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通风散热风道装置的隧道二衬施工台车包括门架、顶模、侧模、进风系统和通风散热风道装置;门架包括立柱、中部横梁和顶部横梁,进风系统的新风管穿过门架;通风散热风道装置包括吸风口部件、抽风机、纵向风道件和射流出风构件;吸风口部件设置在第一侧;多个纵向风道件沿隧道的环向布置并覆盖操作空间;纵向风道件具有设有纵向出风口;多个射流出风构件沿纵向布置在纵向风道件上,射流出风构件上具有射流出风口,射流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可调节。本实用新型能在满足施工人员工作环境需求的同时满足隧道回风速度需求,有效解决台车阻碍回风、高温作业环境以及有害气体积聚等的施工通风和安全管控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13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125968.1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四川皓德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杆施工坑槽预留装置的施工方法,锚杆施工坑槽预留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主体模、侧边模和弹簧拉杆螺栓,主体模在第一方向的端壁上设有拆卸部,主体模沿第一方向贯穿地设有滑槽。两个侧边模沿着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并围成容置槽,主体模设在容置槽内,侧边模沿第一方向贯穿地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件。弹簧拉杆螺栓安装在滑槽内,弹簧拉杆螺栓包括螺栓主体、弹簧和卡片,螺栓主体的固定端穿过滑槽后与侧边模固定连接,弹簧和卡片均套设在螺栓主体上,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卡片和螺栓主体靠近固定端处,卡片与滑槽滑动配合并与滑槽的底壁限位配合。该装置实现了整体隧道初期支护表面平顺,不留后期防排水的质量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4060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1350799.3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底部变形监测装置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隧底浇筑监测基桩并设置监测水平板、测点桩、搭接套管和测点桩弯钩;进行混凝土施工,使得监测水平板及搭接套管均埋于混凝土内,搭接套管上部及测点桩上部均凸出混凝土表面;在混凝土上绑扎仰拱钢筋并安装模板;安装测杆、保护套管、测点安装套、监测桩测点及保护盖,测杆与测点桩连接,保护套管与搭接套管连接,测点桩弯钩能带动测点桩、测杆及监测桩测点同步移动,保护盖盖合在测点安装套上;浇筑仰拱及仰拱填充,使得保护套管和测点安装套均埋设在仰拱及仰拱填充内,且保护盖能取下。本发明通过深埋于隧底围岩内的监测装置,对深层进行变形监测,监测数据更可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810767157.5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包括提供一种隧道通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包括泄水洞、左线、右线、平导、总进风巷、总回风巷、多个左横道和多个右横道,总进风巷连接右线和泄水洞,总回风巷连通左线,左道连通平导和左线,右道连通平导和右线;总进风巷和右线的连通处布置有风室;方法包括:对平导的第一开挖面、左线的左开挖面和右线的右开挖面施工,平导的第一开挖面相对于左线的左开挖面和右线的右开挖面超前施工预设距离;在两个左横道之间布置连通平导和左线的左道,在两个右横道之间布置连通平导和右线的右道;前风墙往前移动以延长风室。风室分阶段地往前延长,缓解一次性长距离通风的压力,提高通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2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0171.9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华控智能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车辆自动避让提示方法、计算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多辆车辆的车载传感器,根据多个车载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确定轻车的位置以及重车位置,接收轻车的行驶路线数据以及重车的行驶路线数据,从而根据上述数据确定将与重车相遇的轻车,向将与重车相遇的轻车发送避让指令。本发明能够实现隧道内的轻车避让重车,引导重车优先通过,使得重车能更快速地回到隧道口,减少隧道内车辆相遇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本发明还提供实现上述隧道车辆自动避让提示方法的计算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67157.5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通风系统及隧道通风方法,包括提供一种隧道通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包括泄水洞、左线、右线、平导、总进风巷、总回风巷、多个左横道和多个右横道,总进风巷连接右线和泄水洞,总回风巷连通左线,左道连通平导和左线,右道连通平导和右线;总进风巷和右线的连通处布置有风室;方法包括:对平导的第一开挖面、左线的左开挖面和右线的右开挖面施工,平导的第一开挖面相对于左线的左开挖面和右线的右开挖面超前施工预设距离;在两个左横道之间布置连通平导和左线的左道,在两个右横道之间布置连通平导和右线的右道;前风墙往前移动以延长风室。风室分阶段地往前延长,缓解一次性长距离通风的压力,提高通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01960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658352.0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铁路隧道仰拱施工的模架及其施工方法,模架包括桁架梁和用以支撑所述桁架梁两端的端部支撑结构,所述桁架梁底端可拆卸的连接若干仰拱模板,所述仰拱模板之间铰接成为一个整体;所述桁架梁由若干桁架梁单元沿纵向拼装而成,根据隧道仰拱的施工长度选取合适数目的所述桁架梁单元来调整所述仰拱模板的长度。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隧道仰拱施工效率低,模板稳定性差及模板下混凝土难振捣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