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4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63832.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质量份数计,该橡胶的原料包括:丁腈橡胶100份,医用口罩20~50份,WS22~20份,炭黑60~100份,纳米氧化锌2~6份,偶联剂0.4~2份,促进剂0.5~3份,防老剂1~4份,软化剂0.2~3份,硫化剂0.5~3份;其中,所述医用口罩含有无纺聚丙烯纤维;所述WS2负载于所述无纺聚丙烯纤维上。本发明所得到的橡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低压变和高耐磨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4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933887.4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J15/3204 , F16J15/3284 , F16J15/3296 , B29C4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橡塑密封件及其成型方法和应用,包括智能密封模块,智能密封模块包括密封块本体,密封块本体内设有相连接的检测元件和快速插接头。本发明通过检测元件,可实现密封多参数状态监测,增强了功能性;通过快速插接头,解决了检测元件出线问题,实现了信号的顺利采集和传输,提高了智能密封件的可安装性;将各检测元件和插接头集成为智能密封模块,体积较小,操作方便,可实现精确定位和固定,提高了安装质量和成品率;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智能密封件功能单一、集成度低、传感无法传递、可制造性差、可安装性差等问题,能够实现密封件的多参数自我状态感知和信号传输,且结构简单,易制造、易安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3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85138.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8L27/12 , B29C39/02 , B29C39/26 , B29C39/38 , B29C39/44 , C08L75/04 , C08L27/18 , C08K7/06 , C08K3/04 , B29L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机密封用高性能氟橡胶组合物、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计,该氟橡胶组合物包括以下组成:端羟基液体氟橡胶100份、过氧化苯甲酰4‑8份、三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7‑13份、喷雾炭黑10‑15份、吸酸剂1‑2.5份、聚四氟乙烯0‑8份、石墨0‑3.5份、碳纤维4‑8份、石墨烯4‑8份、增塑剂3‑6份、防焦剂2‑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橡胶组合物制备的密封圈。本发明制备的密封材料导热系数升高,耐低温性提高,唇口油脂润滑状态摩擦系数降低,加工成型工艺显著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外观质量提高,密封的生产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8248.3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密封元件成型方法及密封系统,其中,密封元件成型方法包括:对密封设置在固定件和运动件之间的密封件的表面开设凹槽;将磨损感知件贴设在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凹槽位置贴设熟胶片以裹覆所述磨损感知件;对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磨损感知件采用柔韧型高强度胶黏剂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处理,以形成所述密封元件。本发明所述的成型方法能解决难以将监测电路成型在密封件上的难题,进而保证密封系统在进行磨损监测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85138.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8L27/12 , B29C39/02 , B29C39/26 , B29C39/38 , B29C39/44 , C08L75/04 , C08L27/18 , C08K7/06 , C08K3/04 , B29L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掘进机密封用高性能氟橡胶组合物、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计,该氟橡胶组合物包括以下组成:端羟基液体氟橡胶100份、过氧化苯甲酰4‑8份、三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7‑13份、喷雾炭黑10‑15份、吸酸剂1‑2.5份、聚四氟乙烯0‑8份、石墨0‑3.5份、碳纤维4‑8份、石墨烯4‑8份、增塑剂3‑6份、防焦剂2‑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橡胶组合物制备的密封圈。本发明制备的密封材料导热系数升高,耐低温性提高,唇口油脂润滑状态摩擦系数降低,加工成型工艺显著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外观质量提高,密封的生产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2048.0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J15/3224 , F16J15/3296 , F16J15/3284 , F16J15/32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补偿机构及主驱动密封装置,包括:状态监测结构,用于在密封件与配合件之间的密封状态异常时生成密封补偿指令;密封补偿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配合件上;驱动结构,用于根据所述密封补偿指令驱动所述密封补偿结构移动至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配合件之间。本发明通过驱动结构根据密封补偿指令驱动密封补偿结构移动至密封件与密封滑道之间进行密封补偿,从而能在密封件与配合件之间密封状态异常时通过自动密封补偿将密封状态调节为较佳的状态。本发明通过在密封跑道上安装密封补偿机构,利用密封补偿机构在密封跑道与密封件之间密封状态异常时进行密封补偿,从而满足密封跑道与密封件之间的密封需求,保证主驱动装置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09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412038.4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J15/3204 , F16J15/40 ,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掘进机主驱动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驱动密封结构。主驱动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跑道和油脂环,油脂环和密封跑道围成有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密封条和密封隔环;油脂环的端部固定有密封压环,密封压环和密封跑道之间围成有迷宫腔;油脂环上设有迷宫腔注脂通道和密封腔注脂通道,密封压环上设有连通迷宫腔注脂通道和迷宫腔的迷宫腔分散孔,密封隔环上设有连通密封腔注脂通道和密封腔的密封腔分散孔;迷宫腔内设有旋转环,旋转环包括轴向板段和径向板段,径向板段固定在密封跑道上,轴向板段与密封压环转动密封配合;轴向板段上设有连通迷宫腔分散孔和迷宫腔的迷宫腔连通孔,径向板段上设有连通密封腔和迷宫腔的密封腔连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852609.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掘进机主驱动密封油脂随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测距装置,其用于测量主驱动的迷宫间隙中两相对内壁之间的距离;分配器,其用于将油脂泵泵送的油脂通过注脂孔输送至迷宫间隙内;计数装置,其用于记录分配器的齿轮旋转圈数;阀件,其用于调控进入分配器的油脂量;油脂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迷宫间隙中两相对内壁之间的距离计算获得油脂理论需求量以及根据分配器的齿轮旋转圈数计算获得油脂实际注入量,并通过比较油脂理论需求量与油脂实际注入量,对油脂的实际注入量进行调节。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油脂密封系统迷宫磨损、间隙增大而引起的油脂注入量不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9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7544.1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27/06 , F16J15/3232 , F16J15/3284 , F16J15/3268 , G01N27/22 , G01N33/28 , G01M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驱动密封进渣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密封装置和监测装置;其中,密封装置,用于对主驱动进行密封;密封装置上设有油脂孔,外部的油脂依次通过所述油脂孔注入主驱动,经过主驱动迷宫挤出以阻止外部渣石侵入主驱动;监测装置,用于在油脂注入主驱动后,监测主驱动内油脂的进渣程度。本发明可以对主驱动密封系统进渣情况进行监测,判断进渣位置及油脂的进渣程度,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避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792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5572.6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J15/3232 , F16J15/3296 , F16J15/3284 , F16J15/3268 , F16J1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掘进机主驱动密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布置在掘进机的主驱动装置的外侧旋转环件和内侧固定环件之间,掘进机主驱动密封系统包括沿掘进机的掘进方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双向密封圈和至少一道单向密封圈,内侧固定环件对应双向密封圈的位置处设有压力监测模块和辅助支撑结构。本发明中的双向密封圈能够对主轴承起到较佳的保护作用,前端单向密封圈失效后,双向密封圈仍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阻止外界杂质进入主驱动的内部,有效避免了在对失效的密封圈进行更换时外界杂质已经进入到主驱动内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