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1438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026230.0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八田健
IPC: B29C6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相对于衬里卷绕强化纤维束而不会降低罐性能的高压罐的制造方法。在相对于旋转的衬里(11)卷绕含浸有树脂的带状的强化纤维束(F1),从而在衬里的外表面形成纤维强化树脂层(12)的高压罐(10)的制造方法中,构成为与相对于衬里卷绕带状的强化纤维束的动作并行地,以与带状的强化纤维束交叉的方式相对于衬里卷绕宽度比带状的强化纤维束窄的窄幅强化纤维束(F2)。
-
公开(公告)号:CN10477631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011915.7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53/02 , B65D25/14 , B65D81/20 , F16J12/00 , F17C1/00 , F17C1/16 , F17C2201/0109 , F17C2201/056 , F17C2203/0604 , F17C2203/0619 , F17C2203/066 , F17C2205/0305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密封性能的可靠性提高。压力容器(A)的接口结构(13)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内衬(11),构成容器主体部(12)及使容器主体部(12)的内外连通的筒状部(14);筒状的接口(15),紧贴在筒状部(14)的内周而安装;保持器(30),具有覆盖部(32)和包围筒状部(14)的周壁部(31),该覆盖部(32)覆盖筒状部(14)及接口(15)的外表面中筒状部(14)的内周与接口(15)的外周之间的界面(22)的前端所面临的区域;第一密封部件(35),配置在接口(15)与覆盖部(32)之间;以及第二密封部件(37),配置在筒状部(14)与周壁部(3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796940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280044825.2
申请日:2012-09-13
IPC: B65H57/14 , B29C70/16 , B65H57/18 , B29K1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57/14 , B65H49/18 , B65H57/18 , B65H2701/31 , B65H2701/37
Abstract: 一种筒管退绕装置(32A(32B)),具备旋转自由地支承卷绕带状纤维束(F)的筒管(B)的筒管支承轴(33)、变更从上述筒管(B)退绕的纤维束F)的行进方向的固定导引器(35)、以及配置在上述筒管(B)与上述固定导引器(35)之间的辅助辊(34),上述固定导引器(35)使该固定导引器35)的轴心与上述筒管支承轴(33)的轴心大致正交地配置,上述辅助辊(34)使该辅助辊(34)的轴心与上述筒管支承轴(33)的轴心平行或者大致平行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18861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180046463.6
申请日:2011-09-21
IPC: B29C70/16 , B29K1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3/8016 , B29C53/602 , B29C5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相邻的纤维束引导器的间隔最合适化的技术。在具备多个呈放射状地设置有沿与套筒(1)的旋转轴(Ra)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纤维束引导器(91(92))的螺旋头(43(44))、通过使上述套筒(1)边旋转边经过上述螺旋头(43(44))将纤维束(F)卷绕到该套筒(1)的外周面(1S)上去的单纤维卷绕装置(100)中,设置了调节与上述套筒(1)的旋转轴(Ra)正交、与设置在一个上述螺旋头(43(44))上的纤维束引导器(91(92))的引导口(91a(92a))相交的假想平面(Pf),以及与上述套筒(1)的旋转轴(Ra)正交、与设置在另一个上述螺旋头(43(44))上的纤维束引导器(92(91))的引导口(92a(91a))相交的假想平面(Pw)的间隔的间隔调节机构(50)。
-
公开(公告)号:CN10477631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11915.7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53/02 , B65D25/14 , B65D81/20 , F16J12/00 , F17C1/00 , F17C1/16 , F17C2201/0109 , F17C2201/056 , F17C2203/0604 , F17C2203/0619 , F17C2203/066 , F17C2205/0305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密封性能的可靠性提高。压力容器(A)的接口结构(13)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内衬(11),构成容器主体部(12)及使容器主体部(12)的内外连通的筒状部(14);筒状的接口(15),紧贴在筒状部(14)的内周而安装;保持器(30),具有覆盖部(32)和包围筒状部(14)的周壁部(31),该覆盖部(32)覆盖筒状部(14)及接口(15)的外表面中筒状部(14)的内周与接口(15)的外周之间的界面(22)的前端所面临的区域;第一密封部件(35),配置在接口(15)与覆盖部(32)之间;以及第二密封部件(37),配置在筒状部(14)与周壁部(3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68471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80051112.3
申请日:2013-10-15
IPC: B29C70/16 , B65H63/06 , B29K1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3/602 , B29C53/8016 , B29C2053/8025 , B65H59/32 , B65H63/061 , B65H27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多根纤维束同时缠绕到套管上的单纤维卷绕装置中,使张力检测部和张力调整部结构紧凑,降低张力检测部和张力调整部的成本,同时使容易地配置张力检测部和张力调整部成为可能。其是具备统一调整从多个筒管(B)退绕的多根纤维束F的张力的张力调整部(110)、以及对每个筒管(B)分别单独地检测筒管(B)处的纤维束(F)退绕不良的退绕不良检测部(130)的单纤维卷绕装置(100)。
-
公开(公告)号:CN103370184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80067460.0
申请日:2011-09-22
IPC: B29C70/16 , B29K105/08 , B29L22/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54/00 , B29C53/602 , B29C53/8041 , B29C63/24 , B29C70/32 , B29C70/382
Abstract: 提供一种长丝络纱装置,简单地修正衬筒的圆顶部上的纤维层的端部位置。该长丝络纱装置为,将纤维束(F)卷绕在衬筒(1)表面上,具备控制部(51),该控制部(51)为,将用于在衬筒(1)上卷绕纤维束(F)的一系列的动作存储为由多个工序构成的卷绕数据,并且在衬筒(1)的圆顶部(1B)上卷绕纤维束(F)而形成纤维层的情况下,控制根据卷绕数据来卷绕纤维束(F)的基本动作以及根据实测值和设计值来修正纤维层的端部位置的修正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228426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80054923.X
申请日:2011-09-22
IPC: B29C70/16 , B29K1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59/387 , B29C53/602 , B29C53/8016 , B29C2053/80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单纤维卷绕装置,防止纤维束的卷绕速度变动引起的纤维束的过量退绕。具备环向卷绕装置(30)的单纤维卷绕装置(100)中,环向卷绕装置(30)具备卷挂台(34)、筒管支承部(50)、制动部(51)、松弛消除部(60)、检测部(67)和控制部(90)。松弛消除部(60)中吸收纤维束(F)的卷绕速度(V1)与纤维束(F)的退绕速度(V2)的速度差引起的松弛。检测部(67)检测松弛消除部(60)中吸收的松弛在规定量以上还是不足规定量。控制部(90)根据来自检测到松弛在规定量以上的检测部(67)的检测信号,使制动筒管(70A)的旋转的制动部(51)的制动力增大,根据检测到松弛不足规定量的检测部(51)的检测信号,使制动筒管(70A)的旋转的制动部(51)的制动力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691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705830.5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八田健
IPC: B29D2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纤维强化塑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合模工序,将使用了纤维材料的基体配置于模具的内部的基体容纳部,并将模具闭合;树脂存积工序,从闭合后的模具的树脂供给口供给树脂材料,并使该树脂材料存积于设置在连通树脂供给口与基体容纳部的树脂供给路的树脂存积部,其中,在使在树脂供给路中设置于比树脂存积部靠近基体容纳部的位置并能够调节开度的浇口部成为全闭的状态下,将树脂材料存积于树脂存积部;以及填充工序,在使浇口部成为预先决定的第一开度的状态下,对存积于树脂存积部的树脂材料进行加压,来将树脂材料向基体容纳部供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