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49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314098.2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蓄电装置(10)具备多个蓄电单元(101)和汇流条(102)。各蓄电单元(101)具有多个正极片(111)、多个负极片(112)、正极集电板(120p)、负极集电板(120n)和层压膜(130)。正极集电板(120p)具有正极突出部(121),正极突出部(121)具有从层压膜突出的形状,负极集电板(120n)具有负极突出部(122),负极突出部(122)具有从层压膜突出的形状。多个蓄电单元(101)以一个蓄电单元的正极突出部(121)和与这一个蓄电单元相邻的蓄电单元的负极突出部(122)在一个方向上彼此对置的方式层叠。汇流条(102)具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形状,且将正极突出部(121)和负极突出部(122)连接。本发明的蓄电装置(10)能够在使集电板形状共同化的情况下应对各蓄电单元的厚度变更。

    蓄电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492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312787.X

    申请日:2022-03-28

    Inventor: 加藤真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10)具备多个蓄电单元(101)在层叠方向(H)上层叠而得到的层叠体(102、103)和收容层叠体(102、103)的收容壳体(200)。收容壳体(200)包括在层叠方向(H)上与层叠体(102、103)相对向的顶板(210)及底板(220)和在与层叠方向(H)正交的宽度方向(W)上与层叠体(102、103)相对向的侧壁(230、240)。侧壁(230、240)具有在与层叠方向(H)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伸长部(231、241)。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467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222365.1

    申请日:2019-03-22

    Inventor: 加藤真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进行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破损或焊接不良发生的技术。在此公开的电池组(1),通过母线(30)将相邻的各个单电池(10)电连接。该电池组(1)的母线(30)具备沿着排列方向X延伸的板状的基体部(32),在该基体部(32)的两端部形成有沿着电极端子(12、14)延伸的接合突起(36)、以及将电极端子(12、14)和母线(30)卡定并且将电极端子(12、14)向接合突起(36)施力的卡定施力部(38)。在此公开的电池组(1)中,电极端子(12、14)与接合突起(36)面接触,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与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被焊接。由此,能够适当进行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的焊接。

    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641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03355.3

    申请日:2020-04-17

    Inventor: 加藤真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设有防止熔敷部开裂的保护构件的二次电池,能够防止制造工序中电池性能降低。二次电池(1)具备:具有端子连接部(14)的电极体(10)、在外周缘部形成熔敷部的外装体、以及连接到端子连接部(14)的电极端子(30)。二次电池(1)具备设在外装体与电极体(10)之间的、限制外装体向宽度方向(X)的中央的收缩变形的保护构件(40)。二次电池(1)还具备限制保护构件(40)的移动的移动限制单元。例如,该移动限制单元是卡合保护构件(40)与电极端子(30)的卡合部(E)。通过该移动限制单元限制保护构件(40)向宽度方向(X)中央的移动,能够防止保护构件(40)的接触导致的电极体(10)破损,防止制造工序中电池性能降低。

    电池组和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322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162735.7

    申请日:2019-03-05

    Inventor: 加藤真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进行母线与电极端子的焊接、很好地防止单电池的破损或焊接不良的发生的技术。在此公开的电池组(1),通过沿着单电池(10A、10B)的排列方向X延伸的母线(30)将各个单电池电连接。该电池组(1)的母线(30)具备:形成有多个供各个单电池(10A、10B)的电极端子(12、14)插通的端子插通孔(34)的基体部(32);和从与基体部(32)的端子插通孔(34)相邻的区域起沿着电极端子(12、14)延伸的接合突起(36)。在此公开的电池组(1)中,电极端子(12、14)与接合突起(36)面接触,电极端子(12、14)的顶端部(12a、14a)与接合突起(36)的顶端部(36a)被焊接。由此,能够一边确认焊接状态一边进行电极端子(12、14)与母线(30)的焊接。

    阀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2821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165700.X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装置。阀装置包括:阀体,其具有装配孔;电磁部件,其作为电磁部件的一部分的第一部被插入到所述装配孔内;固定部件,其被固定在阀体上,在所述电磁部件的外周面上,于相对于轴心而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在所述电磁部件的所述第一部被插入到所述装配孔内的状态下,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中的露出于所述装配孔之外的部位上,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卡止部,所述卡止部被构成为被插入到所述卡合槽内,通过使所述卡合槽的侧壁与所述卡止部相卡合,从而对所述电磁部件的轴向上的位置进行规定,并且通过使所述卡止部与所述卡合槽的槽底相卡合,从而对所述电磁部件的围绕所述轴心的相位进行规定。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570299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510904535.6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二次电池制造方法包组装步骤,其中,具有绝缘性能的绝缘构件组装至电极体,该绝缘构件具有设置在绝缘构件的一端上的第一倾斜部分和第二倾斜部分,从而该第一倾斜部分和该第二倾斜部分面向彼此,该绝缘构件还具有设置在第一倾斜部分与和第二倾斜部分之间的间隙。在第一倾斜部分与和第二倾斜部分中,在位于面向彼此的侧上的第一倾斜部分与和第二倾斜部分的表面上形成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随着第一倾斜部分和第二倾斜部分延伸至尖侧而在第一倾斜部分和第二倾斜部分彼此分离的方向上倾斜。

    二次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2306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037333.1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备层叠型电极体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具有即使在装载于车辆时也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并且高速率充放电特性优异的集电结构。在本发明提供的二次电池所具备的层叠型电极体(50)中,层叠的正极集电体露出部(52A)和负极集电体露出部(56A)分别在层叠方向上分成两个以上的部分且各部分被捆扎,从而构成了多个集电束(80A、80B、90A、90B),并且,该多个集电束的每一个各自独立地与相同极侧的所述集电部接合,其中,正负极间隔板(58)的任一个都内包于正极集电体露出部侧的多个集电束的某一个和/或负极集电体露出部侧的多个集电束的某一个中。

    蓄电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492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312787.X

    申请日:2022-03-28

    Inventor: 加藤真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10)具备多个蓄电单元(101)在层叠方向(H)上层叠而得到的层叠体(102、103)和收容层叠体(102、103)的收容壳体(200)。收容壳体(200)包括在层叠方向(H)上与层叠体(102、103)相对向的顶板(210)及底板(220)和在与层叠方向(H)正交的宽度方向(W)上与层叠体(102、103)相对向的侧壁(230、240)。侧壁(230、240)具有在与层叠方向(H)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伸长部(231、241)。

    蓄电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49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313109.5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该蓄电装置(10)具备蓄电模块(20)、收容壳体、第1板部(28)及配置于收容壳体内的第2板部(29),在第1板部(28)形成有第1凸部(80)和第2凸部(81),第1凸部(80)及第2凸部(81)以在沿与层叠方向(H)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1交叉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第2板部(29)形成有第3凸部(82)和第4凸部(83),第3凸部(82)及第4凸部(83)以在与层叠方向(H)及第1交叉方向交叉的第2交叉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