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6563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880008431.5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 B03C3/12 , B03C3/49 , B03C3/74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3/01 , F01N2470/00 , Y02T10/20 , Y10S5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电绝缘性的中空筒状壳体;配置于上述中空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部的筒状的外周电极;保持在上述外周电极的中心轴上的棒状的中心电极;及配置于上述外周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金属制中空筒体,上述金属制中空筒体被绝缘,并且具有多个孔,以使流入的粒子状物质能够不堆积而透过。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71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873626.8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1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4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9/00 , F01N9/002 , F01N2240/04 , F01N2240/28 , F01N2240/38 , F01N2250/08 , F01N2590/08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装置。本发明的废气净化装置(10)具备流动产生装置(16)和处理装置(18)。流动产生装置(16)具备被配置在筒状的外壳(12)的内侧的放电用电极(20),所述外壳(12)形成包含颗粒状物质的废气的流道,并且该放电用电极(20)被构成为,通过电压施加而使从该放电用电极侧朝向所述外壳侧的流动产生。处理装置(18)在该流动产生装置(16)的放电用电极(20)与外壳(12)之间具备放电部件(30)。放电部件(30)具备至少一部分被电介质(30e)覆盖的第一电极(30d)。处理装置(18)能够通过对于第一电极(30d)的电压施加从而在外壳(12)内的电介质(30e)的外侧处使臭氧等的促氧化成分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636563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80008431.5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 B03C3/12 , B03C3/49 , B03C3/74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3/01 , F01N2470/00 , Y02T10/20 , Y10S55/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电绝缘性的中空筒状壳体;配置于上述中空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部的筒状的外周电极;保持在上述外周电极的中心轴上的棒状的中心电极;及配置于上述外周电极和中心电极之间的金属制中空筒体,上述金属制中空筒体被绝缘,并且具有多个孔,以使流入的粒子状物质能够不堆积而透过。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7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873626.8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1 , B03C3/41 , B03C3/49 , B03C2201/04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9/00 , F01N9/002 , F01N2240/04 , F01N2240/28 , F01N2240/38 , F01N2250/08 , F01N2590/08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净化装置。本发明的废气净化装置(10)具备流动产生装置(16)和处理装置(18)。流动产生装置(16)具备被配置在筒状的外壳(12)的内侧的放电用电极(20),所述外壳(12)形成包含颗粒状物质的废气的流道,并且该放电用电极(20)被构成为,通过电压施加而使从该放电用电极侧朝向所述外壳侧的流动产生。处理装置(18)在该流动产生装置(16)的放电用电极(20)与外壳(12)之间具备放电部件(30)。放电部件(30)具备至少一部分被电介质(30e)覆盖的第一电极(30d)。处理装置(18)能够通过对于第一电极(30d)的电压施加从而在外壳(12)内的电介质(30e)的外侧处使臭氧等的促氧化成分产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