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67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760052.9

    申请日:2021-07-06

    Inventor: 竹林义友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正极具有: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合剂的正极合剂层、以及未形成所述正极合剂层的正极合剂层未形成部,负极具有:形成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合剂的负极合剂层、以及未形成所述负极合剂层的负极合剂层未形成部。所述正极合剂层未形成部和所述负极合剂层未形成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基本上由溶胀性树脂构成的树脂部,所述溶胀性树脂具有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溶胀的性质。

    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7519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1006158.X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执行利用充电装置(210)的外部充电前、二次电池(100)的高速劣化正在发展的情况下,电子控制单元即ECU(300)执行调整SOC以使得二次电池(100)的SOC包含于预定范围内的SOC调整处理。预定范围是与SOC处于预定范围外的情况相比、伴随二次电池(100)的充放电的二次电池(100)的负极的膨胀收缩变化小的范围。并且,在SOC调整处理执行后,ECU(300)执行用于使高速劣化缓和的处理,在使高速劣化缓和后执行外部充电。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863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10580465.3

    申请日:2015-09-11

    Inventor: 竹林义友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正极活性材料层含有正极活性材料和无机磷酸盐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的BET比表面积为0.3m2/g到1.15m2/g。无机磷酸盐化合物在化学式中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和氢原子中的至少一种。在正极活性材料层中无机磷酸盐化合物的含量为每基于正极活性材料的BET比表面积的单位表面积0.02g/m2至0.225g/m2。锂离子二次电池允许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升高至以金属锂为基准的4.3V或更高。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和电池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3889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675736.9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合适地防止电极体内部的非水电解液不足并将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维持在合适状态的技术。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20)和非水电解液(30)。该电极体(20)具备非水电解液(30)在该电极体(20)的内外流通时的流路即电解液流通路(20d)。将负极合剂层54中与电解液流通路(20d)接触的区域作为阻止部(54a),并将比阻止部(54a)靠中央侧的区域作为保液部(54b)时,阻止部(54a)含有与保液部(54b)所含的负极活性物质相比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的电位高、且与SOC增减相伴的膨胀收缩率大的负极活性物质。由此,在阻止部(54a)膨胀的充电状态下能够利用阻止部(54a)封闭电解液流通路(20d),所以能够抑制非水电解液(30)的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