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其电压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2343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898537.8

    申请日:2017-09-28

    IPC分类号: H02M3/06 H02M3/158 G09G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其电压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开机时,会出现像素边缘闪白后缓慢消失的现象,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问题。该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单元,其第一端与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单元,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预定电压端连接;电压控制电路还包括补偿电阻单元和控制单元,补偿电阻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补偿电阻单元的第二端通过控制单元与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补偿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是否与第二电压输入端之间导通。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控制电路用于调节电压。

    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其电压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2343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898537.8

    申请日:2017-09-28

    IPC分类号: H02M3/06 H02M3/158 G09G3/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压控制电路及其电压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开机时,会出现像素边缘闪白后缓慢消失的现象,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的问题。该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单元,其第一端与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单元,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预定电压端连接;电压控制电路还包括补偿电阻单元和控制单元,补偿电阻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输入端连接,补偿电阻单元的第二端通过控制单元与第二电压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补偿电阻单元的第二端是否与第二电压输入端之间导通。本发明提供的电压控制电路用于调节电压。

    电平转移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6211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0862059.X

    申请日:2018-08-01

    IPC分类号: G09G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平转移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该电路包括:电平转移子电路和开关控制子电路,开关控制子电路与驱动信号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电平转移子电路连接。开关控制子电路在驱动信号端无驱动信号输入时,控制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与电平转移子电路关断。也即是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无法向电平转移子电路输入电源信号,电平转移子电路不产生静态电流。相对于在无驱动信号输入时,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向电平转移子电路输入电源信号,电平转移子电路产生静态电流。本发明的电平转移子电路静态电流减小,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的放电时间延长,残留电荷可以有效释放,改善了横纹现象。该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9124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542550.X

    申请日:2017-07-05

    IPC分类号: G06F3/01 G06F3/0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光致形变层和触控感应结构,位于光致形变层与触控感应结构之间的多个发光器件以及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遮光结构;当触控感应结构感应到有触控发生时,与触控位置对应的遮光结构用于将发光器件照射至遮光结构所在的区域的光反射至光致形变层。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及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发生触控时通过触控感应结构确定触控发生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向遮光结构施加电压,使其处于遮光状态,从而控制与触控位置对应的遮光结构使发光器件照射至遮光结构所在的区域的光反射至光致形变层,使光致形变层产生形变,给用户以感官上的触控反馈,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方法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912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42550.X

    申请日:2017-07-05

    IPC分类号: G06F3/01 G06F3/0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光致形变层和触控感应结构,位于光致形变层与触控感应结构之间的多个发光器件以及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遮光结构;当触控感应结构感应到有触控发生时,与触控位置对应的遮光结构用于将发光器件照射至遮光结构所在的区域的光反射至光致形变层。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及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在发生触控时通过触控感应结构确定触控发生的位置,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向遮光结构施加电压,使其处于遮光状态,从而控制与触控位置对应的遮光结构使发光器件照射至遮光结构所在的区域的光反射至光致形变层,使光致形变层产生形变,给用户以感官上的触控反馈,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电平转移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6211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62059.X

    申请日:2018-08-01

    IPC分类号: G09G3/20

    CPC分类号: G09G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平转移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该电路包括:电平转移子电路和开关控制子电路,开关控制子电路与驱动信号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电平转移子电路连接。开关控制子电路在驱动信号端无驱动信号输入时,控制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与电平转移子电路关断。也即是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无法向电平转移子电路输入电源信号,电平转移子电路不产生静态电流。相对于在无驱动信号输入时,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向电平转移子电路输入电源信号,电平转移子电路产生静态电流。本发明的电平转移子电路静态电流减小,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的放电时间延长,残留电荷可以有效释放,改善了横纹现象。该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507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80000391.0

    申请日:2020-03-25

    摘要: 一种显示基板(100)和显示装置(400)。显示基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10)、第一栅极层(130)、第二栅极层(140)和第一导电层(150);第一栅极层(13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复位信号线(131)和第一电极块(CE1),第二栅极层(140)包括第二电极块(CE2),第二电极块(CE2)被配置为与第一电极块(CE1)形成存储电容,第一导电层(150)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电源线(151),复位信号线(131)与电源线(151)具有第一交叠区域(351),第二电极块(CE2)与电源线(151)具有第二交叠区域(352),位于第一交叠区域(351)的电源线(151)的宽度小于位于第二交叠区域(352)的电源线(151)的宽度,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由此,显示基板(100)可降低复位信号线(131)的负载,从而可提高像素驱动电路的充电时间,进而提高该显示基板(100)的显示效果。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30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80000489.6

    申请日:2020-04-08

    IPC分类号: G09G3/3266

    摘要: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10a)、布线区(10d)、至少一个通孔区(10b)和至少一个盲孔区(10c),布线区(10d)围绕至少一个通孔区(10b)和至少一个盲孔区(10c),显示区(10a)围绕布线区(10d),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100);驱动电路层(200),其形成在衬底基板(100)上,驱动电路层(200)包括位于显示区(10a)、布线区(10d)和盲孔区(10c)的层间介质层(203),其中,布线区(10d)包括在层间介质层(203)上围绕通孔区(10b)和盲孔区(10c)设置的多条信号线,并且多条信号线不遮挡通孔区(10b)和盲孔区(10c),显示基板在盲孔区(10c)透光。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466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80003174.7

    申请日:2020-12-02

    IPC分类号: H10K59/10 H10K50/844

    摘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显示面板;切割剩余区,所述切割剩余区位于所述过孔的周边,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封装层;至少一圈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位于所述切割剩余区的所述封装层和所述衬底基板之间,至少一圈所述凹凸结构呈依次环绕所述过孔分布,第一凹凸结构到所述过孔外边缘的最小间距为0微米‑30微米,至少一个所述凹凸结构具有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以及与所述表面连接的侧面,其中,所述表面、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者呈凹凸状,所述第一凹凸结构为距离所述过孔中心距离最小的所述凹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