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碎石化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963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062833.6

    申请日:2023-08-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碎石化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土建工程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离荷载中心不同预设距离的测量点的破碎后弯沉值并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破碎后当量弯沉值;根据测量点的破碎后当量弯沉值及破碎前当量弯沉值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当量破碎度;根据每个测量点的预设距离、破碎后当量弯沉值和破碎前当量弯沉值分别构建破碎后当量弯沉值与距离曲线和破碎前当量弯沉值与距离曲线;计算任意相邻两个测量点之间的破碎后包络面积和破碎前包络面积,从而获得相应测量点之间的能量耗散指数;根据测量点的当量破碎度及能量耗散指数来评估路面的破碎质量。本发明能准确评价破碎后水泥路面的施工质量,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高。

    一种路面碎石化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9637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2833.6

    申请日:2023-08-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碎石化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土建工程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离荷载中心不同预设距离的测量点的破碎后弯沉值并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破碎后当量弯沉值;根据测量点的破碎后当量弯沉值及破碎前当量弯沉值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当量破碎度;根据每个测量点的预设距离、破碎后当量弯沉值和破碎前当量弯沉值分别构建破碎后当量弯沉值与距离曲线和破碎前当量弯沉值与距离曲线;计算任意相邻两个测量点之间的破碎后包络面积和破碎前包络面积,从而获得相应测量点之间的能量耗散指数;根据测量点的当量破碎度及能量耗散指数来评估路面的破碎质量。本发明能准确评价破碎后水泥路面的施工质量,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高。

    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01590.9

    申请日:2023-01-03

    IPC分类号: G01N1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沥青冷补料的试件;对试件进行动水冲刷处理;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试件的表面;选取拍摄获得的图像中的试件表面区域,并将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分析灰度矢量图的像素分布,绘制得到灰度直方图;通过灰度直方图获得灰度的统计学参数;通过统计学参数定量评价沥青冷补料的黏附性。本发明通过选取试件表面进行灰度扫描,建立灰度直方图,通过直方图获得灰度的统计学参数,以此来定量精准的评价黏附性的差异。因此,本发明还解决了目前的评价方法处理条件单一、处理方法存在局限性、评价指标主观性大、无法定量等技术问题。

    沥青混合料三轴试验柔性边界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214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020773.X

    申请日:2024-0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三轴试验柔性边界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及设备,涉及沥青混合料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制样容器中构建三维离散元模型;通过制样容器将三维离散元模型伺服至预定应力状态;在三维离散元模型外壁构建单层管状薄膜模型;将单层管状薄膜模型划分为多个矩形的壳单元,并向壳单元施加侧向围压;在三维离散元模型的顶部构建上加载板;在三维离散元模型的顶部构建下加载板;对上加载板及下加载板伺服至预定应力状态,以形成三轴试验离散元模型;对三轴试验离散元模型进行三轴加载并监测三轴加载过程中的体积应变及轴向应变,直至轴向应变达到指定轴向应变。本发明能准确模拟沥青混合料在三轴试验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再生沥青混合料拉压疲劳特性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34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1774.7

    申请日:2024-01-25

    IPC分类号: G06F30/20 G16C1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沥青混合料拉压疲劳特性预测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目标沥青混合料的目标拉伸动态模量主曲线;根据所述目标拉伸动态模量主曲线提取目标拉伸有效弹性比;将所述目标拉伸有效弹性比输入事先构建的粘弹‑拉伸疲劳曲线以生成目标拉伸疲劳特性;构建目标沥青混合料的目标压缩动态模量主曲线;根据所述目标压缩动态模量主曲线提取目标压缩有效弹性比;将所述目标压缩有效弹性比输入事先构建的第一粘弹‑压缩疲劳曲线以生成目标压缩疲劳特性。采用本发明,可大大提高疲劳特性的预测精度并降低疲劳试验量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