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47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75328.0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光大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回收系统及方法,该回收系统包括:烟气净化单元,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第一冷却单元,与烟气净化单元连接,用于对来自烟气净化单元的烟气进行冷却;沸石转轮,包括吸附区、再生区和冷却区,吸附区的入口与第一冷却单元连接,吸附区用于吸附来自第一冷却单元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区吸附的二氧化碳在再生区脱附;碳酸氢钠生成单元,与沸石转轮的再生区的出口连接,用于将来自再生区的包含二氧化碳的气体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根据本申请的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回收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回收净化后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生成的碳酸氢钠可以用于干法脱硫装置,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72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575328.0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中国光大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收净化后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回收 成的碳酸氢钠可以用于干法脱硫装置,实现了减系统及方法,该回收系统包括:烟气净化单元,用 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效果。于去除烟气中的污染物;第一冷却单元,与烟气净化单元连接,用于对来自烟气净化单元的烟气进行冷却;沸石转轮,包括吸附区、再生区和冷却区,吸附区的入口与第一冷却单元连接,吸附区用于吸附来自第一冷却单元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区吸附的二氧化碳在再生区脱附;碳酸氢钠生成单元,与沸石转轮的再生区的出口连接,用于将来自再生区的包含二氧化碳的气体与(56)对比文件CN 105709563 A,2016.06.29CN 106582203 A,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5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52405.X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光大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碳管理系统,其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至少一个项目的项目基础数据和核算参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项目基础数据和所述核算参数计算碳排放量、基准线和碳减排量;预测模块,用于预测未来预设时间内所述碳排放量、所述基准线和所述碳减排量中的一者或多者的变化趋势;碳交易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项目对应的当前碳交易价格,根据所述当前碳交易价格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计算的所述碳减排量,计算所述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当前碳资产。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碳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碳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82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52538.7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光大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垃圾填埋的碳排放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不同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并得到监测结果;核算模块,所述核算模块通过核算因子以及入场垃圾信息核算垃圾填埋点的碳排量并得到核算结果,其中所述核算因子为核算过程中输入的经验参数;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对比所述监测结果和所述核算结果并修正所述核算模块的核算因子。本申请具有对比监测值与核算值并对核算模型进行完善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8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88944.X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光大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碳排放计量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待核算区域内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各碳排放类别的碳排放基础数据;根据碳排放基础数据,计算待核算区域内的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碳排放量;根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各碳排放类别对应的碳排放量计算待核算区域内的碳排放总量;当碳排放总量未达到预设值时,则根据技术因子、政策因子及基础数据,返回执行计算碳排放量的步骤,直到碳排放总量达到所述预设值。通过在计算待核算区域内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各碳排放类别的碳排放量时考虑技术因子和政策因子,并全面地考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零碳规划建设中不同层面的碳排放,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核算碳排放,更加符合政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1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17737.2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国光大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焚烧项目碳排放核算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检测样品,所述待检测样品包括入厂垃圾混合样和入炉垃圾混合样中的一个,其中所述入炉垃圾混合样采样自发酵垃圾,所述入厂垃圾混合样采样自新鲜垃圾;基于物理组成对所述待检测样品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所述待检测样品进行干燥并得到各组分的干基样品,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对各组分的所述干基样品分别进行破碎制样;混合破碎制样后的各组分干基样品,制取干基混合样并对所述干基混合样进行检测以获取碳排放数据。本申请具有检测数据更充分满足碳核算方法学对于参数的要求的效果,且使得碳排放核算结果更贴近垃圾焚烧项目的实际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4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32198.X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核算体系要求,从预先构建的排放源公式库中选择对应的排放源公式,从预先构建的排放因子库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排放因子,根据排放源公式和目标排放因子从预先构建的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库选择对应的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根据目标温室气体核算公式和目标活动数据核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本申请提供了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模型持续更新的特征数据库、灵活可配置的工具模型,为研究人员制定统一规范的、覆盖各地区和全生命周期的垃圾处理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工具模型和特征数据库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601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562056.6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别分选方法和类别分选系统。该类别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成分对混合物料进行随机编号;基于所述随机编号中从小到大的顺序,利用多个分选模式对各个成分进行分选;基于分选结果,对所述各个成分进行重新编号;以及基于所述重新编号的顺序,利用调整后的分选模式对下一批混合物料进行分选。本发明在满足分类要求的前提下将分选设备运行时间控制在最小值,从而实现分选设备效率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48524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191416.0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其压头段设于换热管的外侧,其中第一折边的顶端与换热管的顶端圆弧连接,且与换热管的管壁的夹角不小于180°,第二折边设于换热管的管壁与第一折边之间,其底端与第一折边的底端圆弧连接,且与第一折边的夹角不大于30°,压头金属贴合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的内壁设置;衔接段包括设于换热段的底部的套管,套管的内孔与换热段过盈配合;防震段设于套管的外侧,其中第三折边的底端与套管的底端圆弧连接,其底部与套管轴向平行,顶部内壁与套管的外壁密封连接,中部向外凸起,防震头贴合第三折边和套管的内壁设置。本发明具有防腐、密封、稳固、即装即用、即坏即换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560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562056.6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 , 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别分选方法和类别分选系统。该类别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成分对混合物料进行随机编号;基于所述随机编号中从小到大的顺序,利用多个分选模式对各个成分进行分选;基于分选结果,对所述各个成分进行重新编号;以及基于所述重新编号的顺序,利用调整后的分选模式对下一批混合物料进行分选。本发明在满足分类要求的前提下将分选设备运行时间控制在最小值,从而实现分选设备效率的最大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