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81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36239.7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4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38 , C12R1/01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菌剂技术领域,是一种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包括将香茅醇假单胞菌、巴基斯坦鞘氨醇杆菌、嗜麦寡养食单胞菌三种菌种混合培养得到菌悬液;将三种菌种通过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固定后得到微生物固定化菌剂。本发明采用改性生物炭结合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对三种菌种处理,可以帮助微生物抵制外界环境的毒性干扰,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氧气和水分子的传递速率,增强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及降解相关酶活性,提升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在新环境中的竞争力,增强菌剂的吸附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6239.7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4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38 , C12R1/01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菌剂技术领域,是一种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包括将香茅醇假单胞菌、巴基斯坦鞘氨醇杆菌、嗜麦寡养食单胞菌三种菌种混合培养得到菌悬液;将三种菌种通过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固定后得到微生物固定化菌剂。本发明采用改性生物炭结合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对三种菌种处理,可以帮助微生物抵制外界环境的毒性干扰,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氧气和水分子的传递速率,增强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及降解相关酶活性,提升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在新环境中的竞争力,增强菌剂的吸附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0697813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20425615.8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场地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的药剂箱装置系统,包括药剂箱,药剂箱外部连接有空压机、加液泵和三缸泵,药剂箱内部为密闭中空腔室且水平方向分为独立的生物药剂腔、化学药剂腔和清水腔,药剂箱外壁包括保温层和水浴层;通过控制电动球阀、三缸泵、加液泵实现三缸泵、加液泵的自动开机和停机,可以使各腔体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实现多种药剂同时配置需求,人工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配药效率及整体污染场地的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0550088U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20098446.1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筒,所述加药筒外部的下方套设有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增压组件;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滑动连接的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气囊的两侧分别设有连通的排气管和进气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加药装置,可对粉末药剂施向外喷射的作用力,使粉末药剂瞬间向外喷落的范围更加均匀分散,进而可降低在进行粉末药剂添加时,药剂直接堆积在含油污泥上造成药剂结块出现混合不均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2053766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20190447.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所述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包括处理筒、顶盖、支撑架和加药组件;在支撑架上装有处理筒,处理筒的顶部设有筒口,筒口处装有顶盖;在顶盖上设有进药口,进药口处装有加药组件;加药组件包括加药槽本体、加药槽挡板和联动架,加药槽本体固定设置在进药口处的顶盖上端;加药槽本体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药槽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可自动使粉末药剂分为若干粉,均匀分散的进行添加,不仅可避免一次直接进行粉末药剂的添加造成粉末药剂出现结块的现象,还可降低工作人员在进行加料时的劳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1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20828.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盐条件下有效降解苯系物与烷烃的菌株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所述菌株命名为SJBP16,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780。菌株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作为微生物源;制备含碳源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调pH值至7.0‑7.4,高温灭菌;将土壤在超净台下接种到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在恒温摇床中进行富集培养;重复培养多次后,在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平板上反复划线培养直至分离出单菌株,将单菌株接种入上述液体无机盐培养基内驯化;重复上述划线、分离、驯化操作3‑5次即可。本发明菌株具有高盐条件下高效降解苯系物与石油烃物质的特性,可应用于含这些石油污染物的土壤环境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720827.4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降解石油类物质的菌株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该菌株命名为SJAW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779;获取方法如下:采集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作为微生物源;制备含烷烃或多环芳烃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调pH值至7.0‑7.2,高温灭菌,待温度降低后将土壤接种,在恒温摇床培养箱中进行富集培养;重复富集培养多次后,在固体无机盐培养基平板上反复划线培养,直至分离出单菌株,将单菌株接种入液体无机盐培养基内驯化;重复上述划线、分离与驯化3‑5次即可。本发明菌株具有在高盐与重金属条件下,高效降解烷烃与多环芳烃物质的特性,可应用于含此类污染物(如石油类物质)的环境治理与土壤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273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56808.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湿生植物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本发明的修复方法在现有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基础上,采用湿地植物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本发明的修复方法适用性好、成本低廉、不破坏生态环境、能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结构和肥力状态,对土壤修复的同时也美化了周围环境,且植物残体容易处理,无二次污染,环境友好。因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94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1303738.4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K17/40 , B09C1/08 , C05G3/00 , C05G3/8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药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药剂,其包括:组分A:按重量份计包括10~15份的尿素、10~15份的磷酸二氢钾系磷钾复合肥,5~8份的硫酸钾镁肥和100份的水;组分B:腐烂水果的粉液;组分C:果树落叶和/或阔叶树落叶的粉碎物;组分D:包括木料锯末和农作物秸秆,且二者重量比为1:1~1:2;组分E:包括微米活性炭粉、罗门哈斯1124分散剂和水,且三者重量比为10~15:5~10:180~220。上述药剂为环境友好型药剂,在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时无二次污染,绿色环保,可达到快速、高效、稳定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53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337781.8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2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烃污染清除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独立分装的过硫酸盐和铜纳米颗粒(CuNPs)胶体溶液。采用DNA模板制备的铜纳米颗粒,粒径在23±8nm,其制备方法简便、快速。过硫酸盐与DNA-CuNPs胶体溶液的质量浓度比为0.1g/L:(10-20)当量。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新型过硫酸盐氧化体系,可在温和的室温条件下,即可实现石油烃中难降解污染物组分多环芳烃芘的高效降解。中性偏碱性的pH范围几乎不产生化学污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均相催化体系中铁泥难于处理及大量使用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