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81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36239.7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4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38 , C12R1/01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菌剂技术领域,是一种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包括将香茅醇假单胞菌、巴基斯坦鞘氨醇杆菌、嗜麦寡养食单胞菌三种菌种混合培养得到菌悬液;将三种菌种通过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固定后得到微生物固定化菌剂。本发明采用改性生物炭结合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对三种菌种处理,可以帮助微生物抵制外界环境的毒性干扰,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氧气和水分子的传递速率,增强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及降解相关酶活性,提升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在新环境中的竞争力,增强菌剂的吸附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6239.7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N11/14 , C12N11/10 , C12N11/084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38 , C12R1/01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菌剂技术领域,是一种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包括将香茅醇假单胞菌、巴基斯坦鞘氨醇杆菌、嗜麦寡养食单胞菌三种菌种混合培养得到菌悬液;将三种菌种通过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固定后得到微生物固定化菌剂。本发明采用改性生物炭结合吸附‑包埋固定化方式对三种菌种处理,可以帮助微生物抵制外界环境的毒性干扰,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氧气和水分子的传递速率,增强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及降解相关酶活性,提升微生物固定化菌剂在新环境中的竞争力,增强菌剂的吸附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2053766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20190447.9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克拉玛依市三达检测分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所述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包括处理筒、顶盖、支撑架和加药组件;在支撑架上装有处理筒,处理筒的顶部设有筒口,筒口处装有顶盖;在顶盖上设有进药口,进药口处装有加药组件;加药组件包括加药槽本体、加药槽挡板和联动架,加药槽本体固定设置在进药口处的顶盖上端;加药槽本体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药槽挡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水洗装置,可自动使粉末药剂分为若干粉,均匀分散的进行添加,不仅可避免一次直接进行粉末药剂的添加造成粉末药剂出现结块的现象,还可降低工作人员在进行加料时的劳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41566.7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从石油污染物中分离与纯化寡磷石油烃降解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石油污染物,加水制备悬浮液进行震荡培养;制备寡磷液体培养基,将所述寡磷液体培养基与培养后的悬浮液进行混合震荡培养;利用含有原油的寡磷液体培养基对混合培养后的培养液进行驯化培养;制备原油‑寡磷固体培养基,将所得驯化后的培养液进行稀释,将稀释液涂布于所述原油‑寡磷固体培养基上并进行静置培养,从石油污染物中分离得到了寡磷石油烃降解菌。采用Ca3(PO4)2寡营养培养基分离与纯化可耐受难溶性磷的石油烃降解菌,有益于寡磷营养型石油烃降解的分离、筛选,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在寡营养环境下的适应性,促进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34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21647.0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修复药剂及应用。其中,该修复方法包括:将过氧化脲和碳酸钠按照质量比1:1‑2:1的比例与石油烃污染土壤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水混匀后进行石油烃降解反应,完成土壤修复。通过利用清洁环保的过氧化脲与碳酸钠协同催化降解石油类污染物,通过过氧化脲分解出H2O2和碳酸根的激活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6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5269.2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12Q1/02 , G01N21/64 , C12N15/75 , C12N15/78 , C12N15/74 , C12N15/65 , C12R1/385 , C12R1/125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荧光标记的微生物实时可视化监测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采用荧光蛋白标记石油烃降解菌,获得含有荧光质粒的微生物;再将含有荧光质粒的微生物培养至稳定期后投加到饱和多孔介质中,通过便携式激发光源结合发射光滤波,可肉眼直接观察标记后的微生物在土壤介质运移过程,还可以采用普通相机或手机拍摄,实现微生物在土壤介质运移的实时原位可视化,对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等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51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0043.1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类污染物浓度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目标点位多个敏感环境因子的数值,利用预先建立的所述多个敏感环境因子与石油类污染物浓度间的关系,确定目标点位在对应监测时刻的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其中,敏感环境因子为石油类污染物浓度的敏感环境因子,所述多个敏感环境因子的数值是设置于目标点位的传感器在对应监测时刻监测到的。该方法能够基于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敏感环境因子实时确定石油类污染物浓度,可以便捷的实现对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过程的快速估算和长期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57898.3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EDTA及其络合金属离子溶液的检测方法,属于溶液中多离子检测技术领域。所示方法包括:向含EDTA及其络合金属离子溶液加入沉淀剂,混合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稀释后,进行离子色谱仪检测,得含有EDTA和各金属EDTA络合物的离子色谱图;所述含EDTA及其络合金属离子溶液来源于EDTA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液。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溶液中硫离子(S2‑)、氯离子(Cl‑)、EDTA及多种重金属络合物等多种离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9317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531167.X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耐受型高活性解磷菌分离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将石油烃污染样品加入第一培养基培养获得第一培养液;将第一培养基与稀油混合后加入所述第一培养液培养获得第二培养液;将第一培养基与稠油混合后加入所述第二培养液培养获得第三培养液;将第一培养基与稀油混合后加入所述第三培养液培养获得第四培养液,将第一培养基与稠油混合后加入所述第四培养液培养获得第五培养液,循环培养富集获得最终培养液;将所述最终培养液与原油混合培养分离得到石油耐受型高活性解磷菌。通过无机磷培养基和稀油混合液、无机磷培养基与稠油混合液交替培养的方法进行筛选解磷菌,可显著提高解磷菌的石油耐受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09769.5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18 , C12Q1/04 , C12Q1/689 , C12Q1/6895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毒性指标的炼化废水水质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水样,测试理化指标,检测所述水样中的生物急性毒性、遗传毒性指标,鉴定所述水样中主要致毒环境因子类别,并筛选敏感致毒环境因子指标;测序确定所述水样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所述敏感致毒环境因子指标与微生物群落结构间相关性,识别核心致毒环境因子指标;分析所述核心致毒环境因子指标与微生物群落中优势物种之间的响应关系。本发明首次同时将生物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检测指标用于炼化废水水质表征,基于生物毒性指标探明了炼化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主要致毒物质的响应关系,促进了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优化升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