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647533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2426612.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安科兴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M11/04 , E21F17/18 , F16M11/12 , F16M11/18 , H05K5/02 , G01L5/00 , G01B21/22 , G01R27/0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用新型定向定位式应力计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安装杆、第三连接管、角度传感器组件,所述角度传感器组件包括角度传感器本体、密封壳体,所述角度传感器本体设置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所述角度传感器本体与所述密封壳体的偏转角度一致,所述角度传感器本体连接上位机,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所述安装杆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密封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安装杆分别位于所述密封壳体的两端,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矿用新型定向定位式应力计安装装置在长距离钻孔中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偏转角度,使应力计能够准确安装、应力计的监测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23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874894.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科岳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3/0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煤矿矿震事件震源机制预测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震源机制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煤矿矿震事件的预设个数采样点的波形数据;对波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波形数据;根据处理后的波形数据,利用震源机制预测模型,确定目标煤矿矿震事件的震源机制的高斯分布预测曲线;其中,震源机制预测模型是利用训练数据集对震源机制初始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震源机制初始预测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和全卷积神经网络;根据震源机制的高斯分布预测曲线,确定目标煤矿矿震事件的震源机制;震源机制为每个高斯分布曲线中最高概率值对应的角度。本申请提高了震源机制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7060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22119.6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科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孔应力计数据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属于钻孔应力计数据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监测钻孔应力计在采动影响下,受到矿山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后,数值是否上升来判断数据有效性的。本发明方法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可验证仪器性能,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特定品牌仪器的失效率,判断数据的可信程度,从而管理潜在风险,且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更好地理解仪器的失效机制,从而改进设计,提升未来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2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9786.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珠海市泰德企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煤矿矿震烈度的辅助监测方法,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用于连接外置煤矿的安装结构;传感器模组,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至少三组传感器单元,分别用于检测所述安装结构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加速度信号,X轴、Y轴、Z轴相互垂直,各传感器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加速度计,各加速度计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各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用于接收各传感器单元的检测信号,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上传至外置的上位机。本发明能够全面监测外置煤矿的安装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81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27113.5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巷道喷浆装置及方法,应用于煤矿掘进技术领域,所述喷浆装置包括:喷浆机、喷浆管和喷头,其中,所述喷浆机设置在第一巷道中,所述喷头设置在第二巷道中,所述第一巷道与第二巷道之间设有连通的管道钻孔;所述喷浆管通过所述管道钻孔一端连接所述喷浆机,另一端连接所述喷头。在第一巷道中铺设轨道,方便将喷浆料运输至需要喷射水泥砂浆的地点,喷浆过程中,需要不断延接轨道保障喷浆作业。喷浆机上料在第一巷道的一侧操作,喷浆料通过管道钻孔中的喷浆管对第二巷道中的喷射地点进行喷浆。这种喷浆方式节省了工作面铺设轨道、运喷浆机及运输喷浆料的时间,提高了工作面喷浆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5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5089.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山东科岳科技有限公司 ,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矿震监测台站检测能力的方法,属于矿用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依据矿震事件目录中的震源位置信息和台站信息目录中的台站位置信息,通过计算各震源到台站的距离,根据各个台站的距离和能量属性确定矿震事件的检测概率。本方法采用客观的历史数据作为计算素材,通过统计各台站是否参与了真实矿震事件定位。相比利用理论估计台站检测能力,本方法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更高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5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5871.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王超 , 蔡武 , 齐俊铭 , 王方方 , 李士栋 , 边疆 , 周涛 , 赵西坡 , 张勇 , 孔震 , 袁腾飞 , 钟磊磊 , 周广飞 , 于春雨 , 陈广振 , 高旭 , 宋淑浩 , 李泽城 , 杨勇
IPC: G01V1/28 , G06F30/27 , G06T11/00 , G06N3/0464 , G01V1/30 , G01V1/36 , E21F17/1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被动双源联合震动波CT反演方法及冲击地压预警方法,1、构建震动波纵波和/或横波的概率非均匀初始速度分布模型、工作面初始网格模型;2、进行走时层析成像正演,计算理论纵波和/或横波的理论走时及残差;3、求解走时残差的目标函数的梯度;4、进行震动波走时层析成像反演,通过对震源和震动波纵波和/或横波的速度参数的迭代调整,使残差及RMS残差达到稳定状态,输出最终的震源参数和波速;5、通过主动CT数值仿真、被动CT数值仿真、主被动双源联合CT数值仿真实验检验反演模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使反演得到的工作面波速分布更加精准,提升震动波CT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2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8518.7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山东科岳科技有限公司 ,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13 , G06F18/23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震监测台网数据清洗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矿震监测台网数据清洗领域,方法包括:根据矿震台网中的监测台站的空间位置扩充矿震目录,生成扩充后的矿震目录;对所述扩充后的矿震目录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标准化后的矿震目录;根据所述标准化后的矿震目录中每项特征,随机生成隔离树,构建隔离森林;以每个矿震事件在所述隔离森林中所有隔离树上的平均路径长度为基础,计算每条矿震监测数据的异常分数;根据所述异常分数,筛选并清洗异常矿震监测数据以及所述异常矿震监测数据对应的矿震事件。本发明能够提高清洗后的矿震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193645.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安科兴业矿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量综合指标的煤矿工作面合理推采速度确定方法,涉及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拟定并筛选与工作面推采速度关联性高的微震指标;拟定并筛选与工作面推采速度关联性高的应力指标;根据筛选出的微震指标和应力指标,分析各指标对推采速度变化的响应规律,制定各项指标的预警阈值;根据各项指标的预警阈值,采用多因素耦合的方法建立工作面推采速度的动态调整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精确度高,通用性好,可有效降低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风险,并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52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45089.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山东科岳科技有限公司 ,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矿震监测台站检测能力的方法,属于矿用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依据矿震事件目录中的震源位置信息和台站信息目录中的台站位置信息,通过计算各震源到台站的距离,根据各个台站的距离和能量属性确定矿震事件的检测概率。本方法采用客观的历史数据作为计算素材,通过统计各台站是否参与了真实矿震事件定位。相比利用理论估计台站检测能力,本方法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更高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