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9536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1102095.3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级储热系统充热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储热装置的充热状态;判断第一储热装置是否完成充热;若第一储热装置完成充热,则控制第一储热装置对应的旁路通道打开将第一储热装置旁路;获取第二储热装置的充热状态;判断第二储热装置是否完成充热;若第二储热装置未完成充热,则将加热器的出口温度调节至与第二储热装置对应的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该方案通过实时获取不同储热装置的充热状态,将最先完成充热的储热装置旁路,并对未完成充热的储热装置的上一级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以使未完成充热的储热装置进口温度在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内,不仅提高了梯级储热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而且延长了储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02095.3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 F28D20/00 , F28D2020/006 ,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级储热系统充热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储热装置的充热状态;判断第一储热装置是否完成充热;若第一储热装置完成充热,则控制第一储热装置对应的旁路通道打开将第一储热装置旁路;获取第二储热装置的充热状态;判断第二储热装置是否完成充热;若第二储热装置未完成充热,则将加热器的出口温度调节至与第二储热装置对应的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该方案通过实时获取不同储热装置的充热状态,将最先完成充热的储热装置旁路,并对未完成充热的储热装置的上一级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以使未完成充热的储热装置进口温度在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内,不仅提高了梯级储热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而且延长了储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703908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10770521.X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相变储能换热器的朗肯循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串接的过热换热器,热功转换设备,冷凝换热器和泵,所述热功转换设备与发电机相连;所述系统还包括相变储能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所述相变储能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预热换热器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过热换热器相连;所述预热换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泵。本发明提供的朗肯循环系统将相变储能换热器与现有的朗肯循环技术相结合,保证循环中工质蒸发阶段与传热介质的传热温差较小,并传热温差保持不变,减小了系统火用损。
-
公开(公告)号:CN10631832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404769.4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杨岑玉 , 赵波 , 徐桂芝 , 王乐 , 杨士慧 , 金翼 , 宋鹏翔 , 朱毅 , 赵鹏程 , 彭傊 , 祁欢欢 , 刘海军 , 宋洁 , 肖宇 , 牛萌 , 田鑫 , 周哲 , 刘宗烨 , 冷光辉 , 丁玉龙
IPC: C09K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蛭石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按质量份计的15~38份膨胀蛭石、50~72份相变材料和10~15份石墨组成。将原料分别烘干和破碎后与2~5份的水混合,均化,成型,干燥和烧结。本发明制备的储热材料具有不同形状的定型结构(图1),储热密度>400kJ/kg(图2)、导热>1/(m·K)、使用温度范围广、腐蚀小、安全可靠、成本低和使用寿命长。可应用于太阳能、风力发电储热换热系统,以及工业余热利用和移动储热车或移动储热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90285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417218.6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冷液化空气的储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电能将气态空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液态空气,并收集所述液态空气,并收集该转化过程中释放的热能,被收集的所述热能用于为步骤2提供高温条件;步骤2:将收集到的所述液态空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为气态空气,并收集该转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被收集的所述冷能用于为步骤1提供低温条件;通过将比热容大于空气的混合工质与液态空气进行混合后一同进入气化环节,使得液态空气在气化环节吸收的热能更多,吸收热能的速率更快,并且有提升了气态空气的焓值,在气化后在膨胀发电环节则能够获得更快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效率,提升气态空气在膨胀发电环节的效率与动态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4460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81142.8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7/04 , B01D46/00 , B01D53/04 , F01B23/10 , F17C13/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冷液化空气储能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压缩装置、液化存储装置、加压装置、气化装置、蓄冷装置和膨胀发电装置;压缩装置、液化存储装置、加压装置、气化装置和膨胀发电装置依次连接,气化装置通过蓄冷装置连接液化存储装置;蓄冷装置包括绝热壳和多个蓄冷罐,多个蓄冷罐均位于绝热壳内部,蓄冷装置结构紧凑,蓄冷罐内部填充蓄冷介质,提高蓄冷效率,且占地面积小;本发明中仅设有一个绝热壳,大大减小了蓄冷装置与外界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蓄冷装置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减少了能量损失,提升了高品质冷能的储存时间;本发明中的蓄冷装置储存容量大,蓄冷品质高,制造安装容易实现,相对投资较小,能够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113461.3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冷热电联供的电能替代方法及冷热电联供系统,属于电能替代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用于冷热电联供的电能替代方法,为将环境空气纯化压缩并存储压缩产生的热能用于制冷和/或制热;然后将压缩的洁净空气液化并存储液态洁净空气;再使液态洁净空气蒸发、膨胀发电,并将蒸发和膨胀产生的冷用于液化以及制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制冷制热技术在制冷制热的同时增加电网峰值负荷的问题,同时兼具了清洁供暖、供冷和电网调峰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40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417341.8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层储冷装置和一种利用分层储冷装置的深冷液化空气储能系统,所述分层储冷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储冷器,相邻所述储冷器之间借助输冷通道串联,至少一个所述储冷器和冷能的输出端相连接;在储冷过程中,前一级所述储冷器储冷过程中溢出的冷能借助所述输冷通道进入后一级所述储冷器中,为后一级所述储冷器预冷,前一级储冷器中释放的尾气仍包含一定的冷能,再对后一级储冷器预冷后,尾气中的冷能能够较大限度的交换给储冷器中的储冷介质,从而较大程度的提高冷能的存储率,避免冷能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50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423622.4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余热增压型的深冷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其利用深冷液态空气储能系统中再热后导热油中的低品位热(一般约为122℃,53.082kg/s,导热油)和膨胀机组7在膨胀发电做功过程中排气携带的低品位热(一般约为120℃,23.888kg/s,干空气)带动次级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进行循环发电,从而使得深冷液态空气储能系统中的余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费,提高了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069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47406.5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 Y02E60/145 , Y02E70/30 , F28D20/02 , F28D20/00 , F28D2020/0065 , F28F3/00 , F28F9/007 , F28F21/04 , F28F21/08 , F28F22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热装置的支撑结构,包括储热体,在储热热体中设置至少两个储热支架,储热支架并排设置,在每个储热支架中纵向设置多层换热板,在每层换热板上铺设多块储热砖构成储热层,在一块或多块相邻的储热砖之间安装支撑片,相邻的储热层之间存在间隙形成热风通道层。本发明通过在储热体中设置储热支架和换热板从而加强储热体的支撑强度,使得储热体的支撑结构更加坚固,并且热风通道层可以强化换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