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6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251110.5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型的CO2混合工质冷电联产系统,包括:工质泵、气体加热器、膨胀机、发电机、压缩机、背压阀、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冷冻膨胀阀、冷藏膨胀阀、分液冷凝器、一级储液罐、二级储液罐、三级储液罐、一级出液阀、二级出液阀、三级出液阀。系统采用CO2混合工质作为循环工质。通过分别调节一级出液阀、二级出液阀和三级出液阀分配进入发电回路、冷藏回路和冷冻回路的工质流量,使冷电具备大范围配置调节的能力,并可根据制冷需求改变制冷模式。通过调控一级出液阀、二级出液阀、三级出液阀、压缩机和膨胀机的工作状态,实现冷藏模式、冷冻模式、冷冻冷藏模式、发电模式、冷电模式五种运行模式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83887.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油气平台余热辅热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海水泵、换热组件、蒸发器、分离器、回热器、发电装置、混合器、冷凝器、第二海水泵,所述换热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分离器相连,所述分离器的第一子出口端通过工质管道与所述发电装置相连,所述分离器的第二子出口端与所述回热器相连,所述回热器、发电装置均与所述混合器的入口端相连,所述混合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所述第二海水泵的海水出口端通过海水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海水入口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海水出口端通过工质泵与所述回热器相连,所述回热器还与所述蒸发器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7916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711416170.8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中能绿色精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信荣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品质热源的无泵发电系统及其发电方法。本发明采用多个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连接预热装置与预冷装置的管路中设置涡流机,通过阀门控制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工作,利用高温热源对预热装置传递热量,低温热源对预冷装置传递冷量,使得产生温度差,从而工质从预热装置流向预冷装置,带动涡轮机做功发电;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独立轮流,以错开运行时间的方式可实现趋于稳定持续的电能输出;利用高度差实现工质的再次利用,整个过程不需要使用工质泵,一定程度减少了能耗,提高了低品位热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7701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711107106.1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山西大学
IPC: F01K2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RC智能工质混合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ORC存在的发电效率低和中低温热源回收利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ORC智能工质混合器,包括工质系统、ORC发电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其中:所述ORC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膨胀机、换热器、中低温热源进口、中低温热源出口、工质泵和冷却器;信号处理系统包括智能工质混合控制器、冷却控制器、工质控制器和若干温度、压力和流量传感器和控制阀。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工质混合箱的液位控制;2)混合工质的饱和蒸发温度控制;3)ORC系统的发电功率控制。本发明具有将余热资源高效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发电效率高和符合能源高效清洁发展要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85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47366.4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混合工质的双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涉及高温高压的混合介质发电领域,系统包括能量释放系统,能量释放系统的混合工质出口连接有混合透平发电机组,混合透平发电机组的介质出口连接于逐级换热系统的高温气体进口,逐级换热系统具有低温排水口、低温进水口和高温气体出口,高温气体出口连接于蒸汽透平发电机组;本发明能够通过混合工质发电、混合工质发电单元尾气的热能来促使蒸汽发电,增加单位原料发电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利用换热降温分离混合工质,得到纯净度较高的CO2,实现二氧化碳的捕捉,为二氧化碳储存和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便后续工序的直接储存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14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800942.8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 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化天然气的冷能梯级耦合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分别用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的一级冷能发电子系统、二级冷能发电子系统和三级冷能发电子系统,用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或者冷库制冷及制冰的四级冷能利用子系统及用于直接气化膨胀发电的五级冷能发电子系统。一级冷能发电系统、三级冷能发电系统、四级冷能利用系统与五级冷能发电子系统逐级横向并联,二级冷能发电系统与一级冷能发电系统纵向串联,以实现LNG冷能的梯级耦合回收与利用。所述系统将低温段LNG冷能用于发电,将高温段LNG冷能用于发电或者冷库制冷及制冰,且上一级循环为下一级循环提供部分冷量,从而降低换热过程温度差和损失,提高LNG冷能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565375.4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LNG冷能的BOG燃气轮机、卡琳娜、有机朗肯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BOG燃气轮机系统、卡琳娜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和天然气直接膨胀系统;将BOG用于冷却有机朗肯循环工质,然后作为燃气轮机系统的燃料,燃气轮机出口烟气再作为卡琳娜循环的热源,实现对BOG的高效回收利用;采用LNG作为有机朗肯循环和卡琳娜循环的冷源,再将吸热气化后的天然气用于直接膨胀发电,实现对LNG冷能的梯级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BOG和LNG冷能的高效互补利用,显著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和发电效率;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廉、节能高效、实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340474.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F01K25/06 , F01K25/10 , F01D13/00 , F01D15/10 , H01M8/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方法及系统,涉及发电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上述发电方法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步骤和阿拉姆循环发电步骤,阿拉姆循环步骤利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步骤产生的工艺气体为原料来进行发电。上述发电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气体压缩装置、燃烧装置、第一膨胀发电装置和分离装置,气体压缩装置、燃烧装置、第一膨胀发电装置和分离装置依次连通,并且气体压缩装置的进气口与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艺气体出口连通;分离装置的出气口与燃烧装置的进气口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7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492299.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逆化学反应的低品位热能驱动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以及第三循环回路,包括分解反应器、膨胀机、发电机、回热器、合成反应器和换热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系统的工作方法,反应物在分解反应器中吸收热量后分解,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膨胀机中做功并推动发动机运转发电,做完功的乏气回热后进入合成反应器发生合成反应并溶于传送液体形成溶液,经液力回收装置中加压泵升压后回到分解反应器,完成循环。本发明通过利用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化学反应实现低品位热能驱动发电,循环工质为自然工质,经济环保,通过设置回热器、换热器和液力回收装置等余能回收装置实现对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减少系统能耗、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511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113192.3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成都佳灵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加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零碳冷力发电机,包括能量采集系统、冷凝‑蒸发器、变温装置和朗肯循环汽轮发电机系统,能量采集系统采集环境热能,供给冷凝‑蒸发器液态工质,液态工质吸收热能后转为低温蒸汽;变温装置将低温蒸汽转为高温热能,传递给朗肯循环汽轮发电机系统,同时将汽态工质转为液态工质返回冷凝‑蒸发器;朗肯循环汽轮发电机系统将变温装置产生的高温热能转为电能,同时将产生的乏气送到冷凝‑蒸发器进行能量转移后形成低温液体,所述低温液体经加压后与变温装置的高温蒸汽进行热交换后形成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朗肯循环汽轮发电机系统进行热能电能转换的连续循环。本发明还提供发电方法。本发明可实现冷,热水、电、暖气、工业蒸汽五联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