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1110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101141.3
申请日:2012-04-09
IPC: H02J3/00
Abstract: 针对辐射状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规划无序、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典型环型配电网不同变电站所供电区域若闭环运行会造成短路电流过大等电磁环网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环型网架的城市中压配电网合环供电系统,由开闭所之间“手拉手”形成环型结构,变电站变压器分列运行、10kV开闭所分段运行,形成一个由开闭所Ⅰ母和开闭所Ⅱ母各自独立成环的环型网架合环供电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2611106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091495.4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环型供电中压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方法。这种评估方法基于潮流跟踪理论,确定变电站出线潮流与主导开闭所定量关系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曲线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型供电中压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目标函数,考虑城市电网供电安全的“N-1”准则要求,以网络的功率平衡、线路的热稳定极限、母线电压、出力节点和负荷节点的功率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目标函数即的最优解,即环型供电中压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61110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1495.4
申请日:2012-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环型供电中压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方法。这种评估方法基于潮流跟踪理论,确定变电站出线潮流与主导开闭所定量关系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曲线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型供电中压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目标函数,考虑城市电网供电安全的“N-1”准则要求,以网络的功率平衡、线路的热稳定极限、母线电压、出力节点和负荷节点的功率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目标函数即的最优解,即环型供电中压配电网的最大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29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531879.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数据篡改攻击下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电压控制策略,包括如下步骤:1)判断系统状态:收集各节点电压数据,检测系统是否遭到攻击,利用事件触发阈值进行判断;2)设备关键值评估:进行节点电压测量与漏洞风险指标评估,通过风险指标阈值判断系统中各节点电压超过阈值,对关键区域的电压进行调节;3)调压器变比计算:根据目标函数计算调压器变比,通过有载调压器调节出现问题的节点电压。本发明根据调压模型提出基于OLTC以及事件触发机制的电压调节策略,在更宽的电压调节范围以及能够更及时触发的条件下,针对网络攻击造成的电力系统电压越限问题,给出更合理的方案,并进行算例仿真来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29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31879.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数据篡改攻击下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电压控制策略,包括如下步骤:1)判断系统状态:收集各节点电压数据,检测系统是否遭到攻击,利用事件触发阈值进行判断;2)设备关键值评估:进行节点电压测量与漏洞风险指标评估,通过风险指标阈值判断系统中各节点电压超过阈值,对关键区域的电压进行调节;3)调压器变比计算:根据目标函数计算调压器变比,通过有载调压器调节出现问题的节点电压。本发明根据调压模型提出基于OLTC以及事件触发机制的电压调节策略,在更宽的电压调节范围以及能够更及时触发的条件下,针对网络攻击造成的电力系统电压越限问题,给出更合理的方案,并进行算例仿真来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86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1574325.5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
Inventor: 朱勇 , 陶用伟 , 李泽群 , 徐坤 , 王常沛 , 蒋宏荣 , 蒋友权 , 杨键 , 郑华 , 邓钦 , 张韵 , 刘岑俐 , 周川梅 , 肖彬 , 肖浩宇 , 李明宏 , 时敏 , 杨琼 , 潘光俐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优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自决策型三相自平衡负荷切换开关及其应用方法,提供一种自决策型三相自平衡负荷切换开关,包括开关主体、底座和智能处理系统,所述开关主体通过螺纹结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智能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整个切换开关动态的单片机、电流传感器、磁保持继电器、若干个换相开关,所述单片机与电流传感器、磁保持继电器均电连接,所述磁保持继电器与若干个换相开关电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实现不同相之间的无扰动换相,换相时间小于20ms,能够确保负荷的连续供电不受影响,该自决策型三相自平衡负荷切换开关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改善配电台区三相不平衡问题,具有雷击等故障警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349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83236.X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
IPC: G06F16/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基于多维度时空分析的网损数据清洗方法,包括:(1)数据性质定位:根据数据的历史接入时间判定规则对其进行新上测点或历史测点的性质划分;(2)异常数据辨识:包括新上测点的异常数据辨识和历史测点的异常数据辨识,其中新上测点应用基于电压电流法的短期数据异常辨识,历史测点应用基于回归分析法的中长期异常数据辨识;(3)异常数据修正:针对前一步骤辨识出的异常数据,利用多重线性插值法进行异常数据修正;(4)修正数据检验:采用电量还原法重新计算网损,以网损高低验证修正数据准确度。优点:能够应用于网损计算系统中多类型接入电量数据的清洗和筛查,提供准确可靠数据源,实现科学有效的网损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5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83220.9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
Inventor: 朱勇 , 陶用伟 , 李泽群 , 徐坤 , 王常沛 , 蒋宏荣 , 蒋友权 , 杨键 , 郑华 , 邓钦 , 张韵 , 刘岑俐 , 周川梅 , 肖彬 , 肖浩宇 , 李明宏 , 时敏 , 杨琼 , 潘光俐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自决策型三项自平衡负荷过零投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统计;线路抗阻计算;低压潮流仿真;负荷预测;自决策控制策略制定;三相平衡;该自决策型三项自平衡负荷过零投切方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降低三相不平衡度,提高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水平,能够使电网供电质量有显著提高,实时提高功率因数,并可有效治理因三相不平衡导致的电力系统谐波,使电压波动也得到良好的控制,延长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改善电网供电质量使其满足国家标准,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供电系统,同时起到节能降耗,节省大量国家资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2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09972.5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凯里供电局 , 南京软核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勇 , 陶用伟 , 李泽群 , 何静 , 王常沛 , 石祖昌 , 蒋友权 , 杨键 , 郑华 , 邓钦 , 张韵 , 韩旭华 , 张林曼 , 徐坤 , 潘云 , 刘豪 , 王朝明 , 马春生 , 刘岑俐 , 刘琼 , 时敏 , 张英 , 杨琼 , 潘光俐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调度辅助决策及故障分析系统,包括:底层操作系统和商用数据库;实时数据库,通过CIM导入/导出模块与电力管理系统PMS以及第三方软件实现数据传输与交换,并通过数据库API模块与外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数据传输与交换;软件总线/通讯服务子系统,并通过通讯/事件记录模块与配电智能终端实现数据传输与交换;图形子系统,采用2D和/或3D显示模式,用于整套系统的图形图像的处理和显示;电力系统算法分析库,用于提供后台算法支撑。本发明通过数据采集、计算能自动控制配电网做出最优选的运行方式且还有自动检查并排除故障的能力,该系统功能强大,能够与现有设备联网使用,具备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79935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052557.0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凯里供电局 ,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系统,包括设置于输电线路处的监测设备,设置于监控室的服务器、和同时设置于输电线路处和监控室的相互配合使用的无线收发装置,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粗糙处理模块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块,数据粗糙处理模块,包括信息完备性处理单元、数据离散化处理单元和属性约简处理单元;人工神经网络模块,包括应用模型单元和模型算法优化单元。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气象分析法和图像分析法相结合(图像分析法起验证气象分析法计算结果的功能),并引进人工智能原理进行学习和推理,实现计算模型不断优化,从而准确计算覆冰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