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70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312272.0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交通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的状态及行车环境参数;对车辆的状态及行车环境参数进行数据预处理;进行安全性特征指标量化;利用单因素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标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安全性预估模型;根据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安全性预估模型建立预警策略。本发明融合了车辆状态信息和行车环境信息,构建了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安全性预估模型,并基于安全性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系统,实现了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有效辨识与预判,预警准确率高,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了公路交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0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12272.0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交通安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车辆的状态及行车环境参数;对车辆的状态及行车环境参数进行数据预处理;进行安全性特征指标量化;利用单因素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标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安全性预估模型;根据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安全性预估模型建立预警策略。本发明融合了车辆状态信息和行车环境信息,构建了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安全性预估模型,并基于安全性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车辆状态及行车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系统,实现了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有效辨识与预判,预警准确率高,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保障了公路交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11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551610.4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雾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交通气象预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的至少三个时间点所采集公路沿线的气象数据,所述气象数据包括能见度数据和/或大气温度数据;根据获取的气象数据,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是否出现波动;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出现波动,预测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出现浓雾,所述浓雾为能见度小于预设能见度值的雾。本发明提高了浓雾预测的准确度。本发明用于公路沿线的浓雾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13197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520734.6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待采集路段包括的多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每个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采集数据包括原始路面温度、采集时间和采集点与该采集点所属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根据子路段的里程桩号,修正该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根据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的第二路段距离、修正后的第一路段距离,确定子路段的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根据采集开始时间、采集结束时间、第一修正温度、第二修正温度和平均温度,修正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根据每个子路段的修正后的标记点的平均温度,确定待采集路段的路面温度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1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51610.4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雾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交通气象预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的至少三个时间点所采集公路沿线的气象数据,所述气象数据包括能见度数据和/或大气温度数据;根据获取的气象数据,判断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是否出现波动;若所述第一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出现波动,预测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出现浓雾,所述浓雾为能见度小于预设能见度值的雾。本发明提高了浓雾预测的准确度。本发明用于公路沿线的浓雾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5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83550.7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8G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0112 , G08G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预警方法和装置,属于交通管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过第一监测位置的至少一个车辆的速度和身份标识;根据至少一个车辆的速度以及第一距离获取至少一个车辆中每个车辆的预定时刻;根据至少一个车辆的身份标识确定至少一个车辆中是否存在任一车辆未在预定时刻通过第二监测位置;在存在任一车辆时,确定第一监测位置和第二监测位置之间发生了停车事件。本发明通过车速来预测每个车辆通过预设位置的时间,并在车辆未按时通过预设位置时,确定发生了停车事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停车事件的判断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对于停车事件的判断的准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464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527935.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显示限速信息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公路交通领域。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环境监测传感器组件、控制子系统、LED显示屏、太阳能供电子系统、第一传感器的系统中,太阳能供电子系统向系统中的其他部件供电,该方法包括:环境监测传感器组件向控制子系统上报其检测到的环境信息;控制子系统根据该环境信息确定交通道路的限速值以及环境事件;第一传感器在检测到有车辆通过时,向控制子系统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子系统根据该触发信号开启LED显示屏,控制LED显示屏在第一时长内周期性显示限速值以及该环境事件对应的提示信息。本公开达到了降低LED显示屏的耗电量、限速值合理制定、限速值及时调整以及扩大LED显示屏应用范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319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520734.6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路面温度分布规律的方法,属于交通路面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通过移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待采集路段包括的多个子路段的采集数据,每个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采集数据包括原始路面温度、采集时间和采集点与该采集点所属子路段的起点之间的第一路段距离;根据子路段的里程桩号,修正该子路段包括的每个采集点的第一路段距离;根据子路段包括的每个标记点的第二路段距离、修正后的第一路段距离,确定子路段的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根据采集开始时间、采集结束时间、第一修正温度、第二修正温度和平均温度,修正每个标记点的平均温度;根据每个子路段的修正后的标记点的平均温度,确定待采集路段的路面温度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5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474405.4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区安全行车智能引导系统以及引导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能见度检测仪、多个主动发光诱导设施以及控制器,主动发光诱导设施以一定的间隔沿道路设置,在控制器控制下以不同模式发光,能见度检测仪将检测到的能见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基于能见度信息控制主动发光诱导设施以特定模式工作。该方法包括:检测道路区域的能见度;在能见度小于第一阈值但大于第二阈值时,启动第一模式使主动发光诱导设施以第一频率闪烁,在能见度小于第二阈值但大于第三阈值时,启动第二模式使主动发光诱导设施以第二频率闪烁。本发明能够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可靠地引导车辆安全行驶,实时地提供安全车距的警示,有效防止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78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5824.2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杭州博达伟业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地磁感应路标以及车辆动态尾迹显示系统和方法,太阳能地磁感应路标包括至少一个地磁传感器、发光体、处理器以及电源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地磁传感器、所述发光体以及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太阳能地磁感应路标中的其它模块提供电能,所述地磁传感器能够检测到车辆经过时引起的地磁扰动,并向处理器输出检测结果,所述处理器在确定有车辆从所述太阳能地磁感应路标所在的位置经过时将所述发光体点亮并持续一段时间。通过本发明的太阳能地磁感应路标,能够针对每个车道有效检测车辆的瞬时通过,并对车道占用进行有效的标识,从而能够在低能见度环境下按车道显示车辆的行驶尾迹,由此为后方通行车辆提供有效的引导和警示,进而有效地防止低能见度环境下交通事故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