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杆菌在制备聚羟基脂肪酸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2596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011588459.X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杆菌在制备聚羟基脂肪酸酯中的应用。本发明海杆菌(Marinobacterium)应用于制备聚羟基脂肪酸酯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包括用含有碳源的培养基发酵培养上述的海杆菌,得到发酵产物;从所述发酵产物中得到所述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本发明海杆菌能利用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源进行快速生长且积累聚羟基脂肪酸酯。采用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源有助于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乙酸或丁酸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605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38588.2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乙酸或丁酸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本发明中,具有聚羟基脂肪酸酯生产能力的海神单胞菌能够利用乙酸或丁酸为碳源,在无需灭菌的开放条件下,积累大量的聚羟基脂肪酸酯,聚酯所占细菌干重的比例最高可达69%,以丁酸为碳源的得率最高可达理论得率的40%。该方法以丁酸或乙酸这两种不常见的碳源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发酵过程无需灭菌,能够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950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1004270.9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菌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受体菌进行下述A1‑A6的改造,得到所述重组菌;A1、敲除所述受体菌的核酮糖磷酸异构酶基因;A2、敲除所述受体菌的丙酮酸氧化酶基因;A3、敲除所述受体菌的乙酸激酶基因;A4、增加所述受体菌中木酮糖裂解酶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量;A5、增加所述受体菌中磷酸转乙酰酶编码蛋白质的表达量;A6、增加所述受体菌中双功能乙醛乙醇脱氢酶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量;所述受体菌为含有所述核酮糖磷酸异构酶基因、所述丙酮酸氧化酶基因基因和所述乙酸激酶基因的细菌或真菌。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菌能够提高利用木糖产生乙醇的效率。

    一种盐弧菌及其应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88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70728.8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李正军 陶观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弧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盐弧菌为Salinivibrio kushneri,其菌株号为TGB‑1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229。本发明所述的盐弧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2)制备用于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品。本发明菌株能够利用糖类原料(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等)为碳源或糖类原料和丙酸为混合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本发明能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成本,对推动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的盐弧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65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571752.3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李正军 陶观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的盐弧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盐弧菌为Salinivibriokushneri,其菌株号为TGB‑4,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05。本发明所述的盐弧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2)制备用于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品。本发明盐弧菌能够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原料(乙酸、丁酸等)为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在加入丙酸后,所述菌株能产生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本发明利用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源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能够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肋生盐弧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653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71791.3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李正军 陶观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肋生盐弧菌及其应用。本发明肋生盐弧菌Salinivibrio costicola,其菌株号为Salinivibrio costicola.‑TGB‑10,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04。本发明所述的肋生盐弧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2)制备用于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品。本发明所述菌株能够利用糖类原料或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并够利用糖类原料和丙酸为混合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本发明能降低PHBV的发酵成本,获得多种3‑羟基戊酸单体含量聚羟基脂肪酸酯,对推动工业化生产PHBV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利用乙酸或丁酸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6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138588.2

    申请日:2020-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乙酸或丁酸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本发明中,具有聚羟基脂肪酸酯生产能力的海神单胞菌能够利用乙酸或丁酸为碳源,在无需灭菌的开放条件下,积累大量的聚羟基脂肪酸酯,聚酯所占细菌干重的比例最高可达69%,以丁酸为碳源的得率最高可达理论得率的40%。该方法以丁酸或乙酸这两种不常见的碳源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发酵过程无需灭菌,能够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的盐弧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653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71752.3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李正军 陶观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挥发性脂肪酸的盐弧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盐弧菌为Salinivibriokushneri,其菌株号为TGB‑4,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05。本发明所述的盐弧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2)制备用于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品。本发明盐弧菌能够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原料(乙酸、丁酸等)为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在加入丙酸后,所述菌株能产生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本发明利用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源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能够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盐弧菌及其应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884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70728.8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李正军 陶观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弧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盐弧菌为Salinivibrio kushneri,其菌株号为TGB‑1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229。本发明所述的盐弧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2)制备用于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品。本发明菌株能够利用糖类原料(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等)为碳源或糖类原料和丙酸为混合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本发明能降低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发酵成本,对推动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肋生盐弧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653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571791.3

    申请日:2021-05-25

    Inventor: 李正军 陶观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肋生盐弧菌及其应用。本发明肋生盐弧菌Salinivibrio costicola,其菌株号为Salinivibrio costicola.‑TGB‑10,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04。本发明所述的肋生盐弧菌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1)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2)制备用于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的产品。本发明所述菌株能够利用糖类原料或挥发性脂肪酸为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并够利用糖类原料和丙酸为混合碳源快速生长并积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本发明能降低PHBV的发酵成本,获得多种3‑羟基戊酸单体含量聚羟基脂肪酸酯,对推动工业化生产PHBV具有重大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