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0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34136.7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1F23/237 , B01F23/2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超重力技术的CO2溶解灌溉一体化方法及系统,CO2气体和含有纳米多孔材料的初始水溶液进入超重力反应器内,在超重力反应器转动下形成CO2水溶液,在超重力反应器转动所形成的超重力环境强大的剪切力下将形成CO2纳微气泡,被纳米多孔材料吸附,同时由于初始水溶液的矿化度较高,改变了初始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纳米多孔材料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进而CO2纳微气泡被纳米多孔材料吸附,CO2纳微气泡可以稳定分散在水中。利用超重力技术实现CO2在碱性灌溉水中的快速溶解分散和输送,实现节水、CO2增施增产,改良盐碱地。
-
公开(公告)号:CN10501813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50865.6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10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原油中硫化氢的方法,包括:按照标准工况下10:1~400:1的气液体积比将液态原油和吹脱气体一起输入超重力旋转床装置充分混合逆流接触,从而使液态原油中的硫化氢被吹脱气体带离,实现液态原油中硫化氢的脱除。本发明采用超重力技术实现了原油中硫化氢的脱除,其中无需任何脱硫剂或催化剂,安全环保,而采用的吹脱气体廉价易得,成本低廉,对硫化氢的脱除效率高,且不会对原油体系造成破坏,同时采用的超重力旋转床装置设备较之传统设备还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85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0633.5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重力法三甘醇天然气脱水系统,该系统中过滤分离器的出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侧端进口连接,第一超重力机的上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第一超重力机的下部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换热器的出口与缓冲罐的进口连接,缓冲罐的出口与第二超重力机的上部进口连接,第二超重力机的上部出口与闪蒸罐的进口连接,闪蒸罐的出口与泵的入口连接,泵的出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上部入口连接。该系统利用超重力机强化吸收反应的特点,并结合三甘醇的高效性,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成撬、操作弹性大、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针对海上平台天然气中水分脱除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4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22429.7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平台脱除低含量硫化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从侧向进入超重力机,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体中硫化氢含量≤300ppm,脱硫药剂从超重力机中央进入,通过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表面;在超重力机内部,脱硫药剂由填料的内环向外环流动,原料气由外环向内环流动,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沿径向做逆向接触,充分反应,硫化氢转入液相被脱硫药剂中的胺基吸收,净化后的原料气直接由出口离开超重力机。该工艺省去了脱硫药剂的再生环节,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节省了占地面积。该技术利用超重力机强化吸收反应的特点,并结合有机胺脱硫剂的高效和选择性,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成撬、操作弹性大、脱硫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针对海上平台天然气中低浓度硫化氢的脱除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804038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10031366.5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至少将三氯氧磷与通式为ROH的有机羟基化合物输入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混合并经酯化反应生成通式为OP(Cl)m(OR1)x(OR2)y(OR3)z的酯化产物;(2)将步骤(1)所获酯化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通式为OP(OH)m(OR1)x(OR2)y(OR3)z的磷酸酯,其中,R、R1、R2、R3均为有机基团,所述有机基团包括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烃基,m为0~2中的任一整数,且m+x+y+z=3,x、y、z均选自0~3中的任一整数。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9485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490633.5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重力法三甘醇天然气脱水系统,该系统中过滤分离器的出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侧端进口连接,第一超重力机的上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第一超重力机的下部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换热器的出口与缓冲罐的进口连接,缓冲罐的出口与第二超重力机的上部进口连接,第二超重力机的上部出口与闪蒸罐的进口连接,闪蒸罐的出口与泵的入口连接,泵的出口与第一超重力机的上部入口连接。该系统利用超重力机强化吸收反应的特点,并结合三甘醇的高效性,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成撬、操作弹性大、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针对海上平台天然气中水分脱除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3756743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722429.7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苏州海基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平台脱除低含量硫化氢原料气中的硫化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从侧向进入超重力机,所述含硫化氢原料气体中硫化氢含量≤300ppm,脱硫药剂从超重力机中央进入,通过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表面;在超重力机内部,脱硫药剂由填料的内环向外环流动,原料气由外环向内环流动,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沿径向做逆向接触,充分反应,硫化氢转入液相被脱硫药剂中的胺基吸收,净化后的原料气直接由出口离开超重力机。该工艺省去了脱硫药剂的再生环节,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设备,节省了占地面积。该技术利用超重力机强化吸收反应的特点,并结合有机胺脱硫剂的高效和选择性,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成撬、操作弹性大、脱硫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针对海上平台天然气中低浓度硫化氢的脱除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80403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1366.5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苏州(相城)研究院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至少将三氯氧磷与通式为ROH的有机羟基化合物输入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混合并经酯化反应生成通式为OP(Cl)m(OR1)x(OR2)y(OR3)z的酯化产物;(2)将步骤(1)所获酯化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通式为OP(OH)m(OR1)x(OR2)y(OR3)z的磷酸酯,其中,R、R1、R2、R3均为有机基团,所述有机基团包括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烃基,m为0~2中的任一整数,且m+x+y+z=3,x、y、z均选自0~3中的任一整数。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46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9904.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宏微观组合分散强化的液液非均相超重力反应器装置,包括液体分配器一和液体分配器二、宏观混合器、外壳和旋转填料,所述液体分配器一和液体分配器二的一端分别设有液体进料口一和液体进料口二,所述液体分配器一和液体分配器二内部均设有液体分配支管,所述宏观混合器由聚焦管、扰流挡板以及混合管组成,所述旋转填料位于外壳内部,所述旋转填料的表面具有锯齿型凸起结构,所述旋转填料在同一位置径向上对称设置个凸起结构。本发明液液两相预混过程得到强化,实现均匀的宏观混合;液液两相微观混合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能量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6803.3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耦合微波干燥生产天然橡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超重力溶碳反应;S2:静置凝固;S3:脱水造粒;S4:微波干燥。本发明采用超重力溶碳技术使天然胶乳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凝固,后经短暂微波干燥形成天然生胶的工作模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生产天然生胶的效率更高,操作更为安全绿色,所产天然生胶物理性能更为优异,所制得生胶的门尼粘度在80‑86,塑性保持率≥95%,扯断伸长率≥730%,拉伸强度≥24MPa;为天然橡胶加工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