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6727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93154.5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北京润禾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环境因子控制方案形成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实验用设施农业;2)利用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环境因子控制方案形成的方法,对所选择的设施农业中的植物进行监测种植,利用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环境因子控制方案形成的方法,包括设施农田监测设备终端和监测预警平台;设施农田监测设备终端包括主控数据采集设备和若干被控数据采集设备,主控数据采集设备由通讯模块、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组、无线收发模块和供电模块构成;每个被控数据采集设备与主控数据采集设备结构相似,还包括无线发送模块;3)采集植物整个生长季的数据,获得该地域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的方案。本发明能实时监控设施农田环境,指导设施大棚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农事活动,可以广泛在设施农田应用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85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93032.6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北京润禾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设施蔬菜农田环境监测与标准化生产系统,它包括设施农田组网监测控制设备和监测预警平台;设施农田组网监测控制设备将网内监测到的设施农田环境参数及相应视频文件经3G网络或以太网传输至监测预警平台,对设施农田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本发明采用由主控数据采集设备和若干被控数据采集设备构成的物联网,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经3G网络或以太网传输至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设施农田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预警平台内,根据实时监测到的设施农田环境参数可以有效指导设施大棚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农事活动。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设施农田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202817817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408158.9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北京润禾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它包括集热板和蓄电池组,所述集热板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后传输至所述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外部还设置有保温箱(ip65的防护等级),由保温箱控制所述蓄电池组温度。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在蓄电池组外部设置有保温箱,由保温箱控制蓄电池组的温度,使其一直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因此,确保了使用安全,并有效地延长了蓄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并能适应各种环境和各个地区的应用,适用范围较广。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太阳能供电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0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93567.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G16C20/10 , C05F17/00 , G16C20/70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86 , G06F18/243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堆肥配方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模型预测优化的堆肥配方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待优化堆肥配方的堆肥原料数据;根据待优化堆肥配方的堆肥原料数据,通过堆肥质量数据预测模型,预测得到待优化堆肥配方的堆肥质量数据;根据待优化堆肥配方的堆肥原料数据和堆肥质量数据,利用多种群并行进化策略根据多个预设优化目标对待优化堆肥配方进行优化,得到多个预设优化目标对应的最佳堆肥配方。本发明充分考虑堆肥配方的多种影响因素,有效优化堆肥配方方法,提高堆肥配方的准确性和适应性,为堆肥技术的推广和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82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84919.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nventor: 谷佳林 , 邹国元 , 刘善江 , 杜连凤 , 赵同科 , 魏丹 , 孙昊 , 田野 , 戴丽娜 , 侯迎军 , 梁丽娜 , 秦金生 , 田壮 , 李吉进 , 杨金凤 , 刘建斌 , 李顺江 , 杜颖 , 孙焱鑫 , 陈益山 , 徐森 , 王悦 , 李鹏 , 薛文涛 , 李新荣 , 马良 , 周志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土壤原位搬迁的加底装置及加底方法。装置包括底座和土壤盒体转移装置,底座包括底板固定部分、铲头搁置部分和盒体转移装置本体固定部分,几部分依序相连设置;土壤盒体转移装置包括本体部分和铲头,本体部分包括座体和顶出模块,顶出模块的顶出头设于铲头后方,顶出头在被驱动时顶出铲头上的土壤盒体,顶出模块的固定部分设于座体上;本体部分的座体上设有定位块,底座的盒体转移装置本体固定部分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对定位块进行定位与支撑;铲头搁置部分设有轨架,加底时铲头放置于轨架上,底板固定部分上设有底板支架和边部止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打包土块的装置及方法,以保障土块在转移过程中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5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84918.8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nventor: 谷佳林 , 邹国元 , 刘善江 , 杜连凤 , 赵同科 , 魏丹 , 孙昊 , 田野 , 戴丽娜 , 侯迎军 , 梁丽娜 , 秦金生 , 田壮 , 李吉进 , 杨金凤 , 刘建斌 , 李顺江 , 杜颖 , 孙焱鑫 , 陈益山 , 徐森 , 王悦 , 李鹏 , 薛文涛 , 李新荣 , 马良 , 周志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土壤原位搬迁的土块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移动铲部分,包括:铲头,设有前端和后端,前端包括板状平铲;移动导条,与所述铲头的后端连接,能够往复移动;本体部分,包括:轨道,与所述移动导条相适配,固定设于所述本体部分的底部;导条驱动,与所述移动导条连接,以驱动所述移动导条运动,固定设于所述轨道上方。本发明带有可移动的铲头,适于将物体尤其不方便工具装载的物体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一个地方,其铲物功能强大灵活,且适于吊装,而且还便于将物体卸下,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54834.1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开环固土移苗器,包括控制环、两根控制杆和一对铲壳,控制环包括两个半环结构,两个半环结构的一端铰接,两个半环结构的另一端为可开合的自由端,两个半环结构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座,每一个连接座与一个控制杆铰接,在每一控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铲壳,两个铲壳之间形成用于移苗的容纳腔。本发明可以方便地实施移苗,具体地,操作两根控制杆使其相对于连接座转动,从而驱使两个铲壳下端分离,进而使容纳腔打开,待容纳腔包围作物苗后,操作两根控制杆相对于连接座反向转动,即可驱使两个铲壳下端靠拢,从而合拢容纳腔,之后便可进行移苗。
-
公开(公告)号:CN1288116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3153942.4
申请日:2003-08-2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用保水缓释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比的组分:保水剂∶包膜缓释肥料或低溶解度缓释肥料∶水淬渣=1-4∶1-6∶1-5;所述包膜缓释肥料为氮、磷、钾单质、二元、三元树脂包膜肥料,或含有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钼的氮、磷、钾单质、二元、三元树脂包膜肥料;所述低溶解度缓释肥料为脲甲醛、脲乙醛或脲异丁醛。本发明的肥料,养分可缓慢溶出,不会导致土壤溶液盐分浓度过高对保水剂性能产生影响。而且在各组分的相互作用下,能提高土壤对水分、养分的缓冲容量,防止水分、养分流失,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91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278124.6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农业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施土壤高温闷棚强化抗生素/雌激素消减的方法,包括:S1、清除设施大棚内的蔬菜残体,检修温室设备;S2、将番茄秸秆粉碎后撒施,旋耕机旋翻后旋耕,获得耕沟;S3、在所述耕沟中填埋地温监测探头,铺设滴灌管道,封闭棚膜后进行滴灌;S4、在设施大棚内的土壤上覆盖黑色地膜并灌水,直至设施大棚内的水量达到预设条件;S5、关闭设施大棚的放风口后进行高温闷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土壤耕作层达到较高的温度,对耕层进行消毒杀菌。通过添加番茄秸秆改变土壤碳氮比,促进微生物降解抗生素/雌激素;调控土壤含水率和有效闷棚时长,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高温下抗生素/雌激素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9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1571239.0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IPC: B01J20/24 ,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B01D53/0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高效吸附材料制备及使用方法。对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70%)。可以通过调整吸附层厚度及曝气量满足对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吸附,吸附材料由秸秆、生物炭、蛭石按照质量比例5:1:1配比而成,通过储液池池底安装高压微泡曝气+吸附材料的吸附作用,使该方法对抗生素达到最大吸附效果。本发明具有吸附效果好、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回收处理简单、环境效益好等优势。
-
-
-
-
-
-
-
-
-